专栏名称: 凤凰网军事频道
凤凰网军事频道,是凤凰军事唯一官方公众号。掌握最新的防务新闻,解读最透彻的军事情报,为读者展现全方位的国防评论。领先的话题源自于独立视角,通俗的内容源自于专业精神。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真会吃!意大利军粮里面都有啥? ·  昨天  
解放军报  ·  军营观察丨解读“知兵笔记”内容新变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网军事频道

狙击实战战例档案:五指山斩首

凤凰网军事频道  · 公众号  · 军事  · 2016-12-29 11:19

正文

100次命中靶心,也不代表能在战场上狙杀目标。狙击的真正魅力,只有在实战战例中才能领略。作为一种作战方式,狙击是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战斗中发挥了作用,打出了威风,成为现代战争中最有效的歼敌手段。为此,我们选取了近年来一些中外狙击手的实战战例,汇集成《狙击实战战例档案》系列,以飨读者。


在这个系列的开篇,选取一个中国军队的狙击战例最好不过。中国军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手很晚,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南疆自卫反击战,解放军中才有了配备狙击步枪的狙击手。由于那场战事已经过去了30多年,加之当时的条件所限,我们能找到的详细介绍当时狙击作战情况的材料不多。其后至今,解放军狙击手始终没有获得在战场上一显身手的机会。


与解放军狙击手缺少实战机会不同,公安和武警系统在反恐怖、反劫持的行动中,经常要使用狙击手参与实战,完成对恐怖分子的一枪毙命。从狙击的条件看,警察狙击手与战场狙击手无法相比,然而武警海南总队在1993年进行的一次潜伏狙击,却是个例外……




狙击任务:1993年2月22日子夜,五指山深处。一支全副武装的精干分队,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向昌江县王下乡方向运动。他们是武警海南总队派出的一个潜伏小组,准备潜伏接近当地犯罪团伙头目的秘密暂住地,寻找时机将其击毙。


看到这儿,人们恐怕会产生一个疑问:公安机关和武警部队打击一个犯罪嫌疑人,需要派特种小组潜伏狙击吗?


这要从狙击的目标——刘进荣说起。刘进荣,彝族人,当过兵,会打枪,并且参加过南疆自卫还击战,有实战经验。他行事果断,手段凶狠,在互联网上被网民们列为中国十大悍匪之一。关于刘进荣的凶狠,有这样一件事可见一斑:一次,刘进荣发现了同村的刘进明是公安机关安排在他身边的卧底。刘进荣逼刘进明投降未果,便让人将其捆在麻袋里,投进了河里。在与公安和武警的对抗中,刘进荣毫不手软。1991年10月,公安部就将刘进荣团伙的案件列为海南省的头号大案,但是由于刘进荣狡猾老练,并且活动在150平方公里的山区,公安部门始终无法将其擒获归案。


刘进荣的团伙在当地很有势力,其骨干成员有三四十人,拥有各种长短枪20余枝,并且藏有手榴弹、无线通讯电台等军用装备。他们熟悉当地地形和住户情况。如果潜伏小组暴露、或是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目标击毙,就要面对刘进荣团伙的武装反扑。可以预计,携带各种装备并且有密拍记者随行的潜伏小组,在茫茫热带山林中几乎是无法摆脱刘进荣团伙追击的。因此,这次潜伏狙击与警方狙击手经常面对的狙击任务不同,实际上是一次狙击手的敌后斩首行动。狙击手的表现,直接决定了行动的成败。行动总指挥、时任武警海南总队参谋长的张宝光对狙击手的要求是八个字:“首发命中,一枪毙命。”


狙击兵力及武器:潜伏小组的带队指挥员是时任武警海南总队训练处处长的张玉臣。小组由一名狙击手、一名第二射手和五名突击队员组成。狙击手使用的武器为79/85式狙击步枪,第二射手使用的枪械为81式突击步枪,其他五名突击队员分别使用81式突击步枪和79式轻型冲锋枪。考虑到一旦狙击未能毙敌,潜伏小组要下山追击进行捕歼战斗,潜伏小组还特别带上了一条警犬。此外,为了记录整个潜伏和狙击过程,两名中央电视台的摄像记者也随同潜伏小组一同行动。




狙击阵地:潜伏小组选择了位于王下乡对面的433高地潜伏了下来。从433高地可以俯瞰王下乡全貌,对潜伏小组更具意义的是,433高地的植被非常茂盛,便于潜伏小组九人一犬潜伏待机。实战中,他们在433高地上成功潜伏了60多个小时,没有被山下的刘进荣团伙和王下乡村民发现。


433高地作为潜伏和狙击阵地,也有其不利的方面。经过测量,433高地距离刘进荣在王下乡住所的直线距离为380多米,处于79/85式狙击步枪的有效射程之内,但第二射手使用的81式突击步枪在这个距离上,射击精度将打折扣。此外,433高地位于莽莽五指山的原始森林内,各种毒虫和毒蛇较多,有各种野兽出没,对指战员构成了骚扰。


狙击过程:1993年2月25日下午14时许,目标出现在村头的小桥上。潜伏小组经过慎重辨认,在向目标呼名确认后,开始了狙击。从现场记录的电视画面可以看到,当目标走过小桥后,狙击手射击了。“啪”的一声,子弹在目标身边溅起了尘土。目标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吓了一跳,横着跳了起来。第二射手的反应很快,一个四发点射打了过去,目标身前身后都激起了一人多高的尘土。这时,又听到了狙击步枪的声音。“啪!”这声枪响过后,目标横着踢了一下右小腿。不等他右脚落地,又是一个三发的短点射,那是第二射手的81式突击步枪射出的。狙击手和第二射手的前两次开火突然、猛烈,让目标猝不及防,但是随后,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具有实战经验并且警惕性极高的刘进荣并没有像人们预想中那样,在遭到攻击后迅速逃遁。



其实,当时刘进荣是有条件躲避狙击火力的。他的右侧两三米处是一座独立屋,冲到屋角就进入了狙击火力的射击死角,而由于潜伏小组的火力不够准确,没有击中目标的要害,他当时是完全有能力躲开的。但是,刘进荣接下来做的动作居然是,站在当地,低下头,仿佛在寻找什么东西。随后,突击步枪的枪声大作,都是两到三发的点射,目标仿佛突然醒悟,在枪弹激起的尘土中一瘸一拐地向433高地对面的灌木林跑去。潜伏小组立即携带警犬,开始追击目标。至此,行动由狙击转为捕歼。


狙击分析:整体看来,这次行动最终将目标消灭,完成了任务,但是从狙击的角度说,这次行动不能不说是有瑕疵的,因为狙击手没有当场将目标消灭。此次狙击行动,狙击手做到了指挥员要求的“首发命中”,但没有完成“一枪毙命”。以毙敌性命为目的的狙击作战,即便有再多的客观因素,狙击手没能将目标击毙,狙击行动便谈不上成功。


“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曾经有过一篇分析此次狙击行动的文章,其中对狙击手没有做到一发毙命的原因,作了这样的分析:“从当时拍摄下的录像和后来的相关资料看,射手违背精确射击基本原则的行为是导致狙击失败的直接原因。使用79狙击步枪的一号射手采用立姿射击,左手握住一根酒杯粗细的树干,并将步枪架设在左手手腕上。如果不考虑掩体等情况,立姿虽然暴露面积最大,危险性最高,但也是动作方便受限最少、反应速度快的射姿,因此拥有最大的火力压制范围;但它的稳定性,尤其是无依托射击也是所有射姿中稳定性最差的,即使是射手采取各种办法弥补之后也是如此——比如将支撑的手臂收拢,把肘部靠紧在胸廓表面。实际上除了运动过程中或者是正在进行自卫还击等应急情况,立姿无依托射击都是很少见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