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紫苏的幸福课
以TalBen Shahar的幸福课为载体,希望将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与你们一起探讨。共同成长,共同寻找人生的一种信仰和希望! Become Happier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澳珠商品選購資訊】測試14款手持式花灑效能 ·  14 小时前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澳珠商品選購資訊】測試14款手持式花灑效能 ·  14 小时前  
爱猫之和高Y家打官S版  ·  我寻思着铲屎官能有多宠溺猫咪,看完后震惊:这 ... ·  昨天  
爱猫之和高Y家打官S版  ·  我寻思着铲屎官能有多宠溺猫咪,看完后震惊:这 ... ·  昨天  
掌上平度  ·  平度“萌宠经济”火热升温! ·  3 天前  
掌上平度  ·  平度“萌宠经济”火热升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紫苏的幸福课

你愿意让别人了解你多少?

紫苏的幸福课  · 公众号  ·  · 2018-08-13 07:30

正文

12

8

这是紫苏连续第11/100天的笔记和感悟



你愿意让别人了解你多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包括真实线下的和网络线上的。和朋友聊天,在朋友圈分享都是我们人际关系中亲和或亲密需求的表达:意思是我们希望寻求和保持许多温暖的、积极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在这个过程中,沟通和增加双方的互相了解就变得尤为重要。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效应,叫做: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指的是: 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积极的一种现象。


以朋友圈为例,就是说你发朋友圈发得越多,人们见到你的次数越多,越有可能对你产生积极的态度,更喜欢你。


当然,它有它的局限性, 一般是针对刚开始 就喜欢你或者对你持中性态度的人有效 ;如果对一开始就不太喜欢你的人,发得越多反而会造成反效果。但如果认清楚我们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所以这一条也就无所谓了。


曝光效应 跟人际关系中的 “熟悉性” 也很相似,我们常常对跟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有好感。而这是有一定的 进化意义的 ,Bornstein

(1989)认为, 人类经常以小心的方式去应对不熟悉的物体或情景,这种针对不熟悉情境的谨慎又加强了我们的生物适应性。

比如:不会游泳的人看到水就觉得可怕,不敢往深处走,这就是不熟悉的情境。如果慢慢的在教练带领下学习游泳,在不断熟悉下,学会了游泳。那么对水就很熟悉了,水就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了,因此对它的好感也上升了。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 人脸识别的实验 :由于我们往往是通过镜子来认识自己的脸的,其他人则是通过客观的直接观察我们的脸来认识我们的。因此,“镜子中的照片”我们更熟悉,曝光得更多,“客观照片”其他人会更熟悉,曝光更多。


于是,打印出某人A的一堆照片,对部分照片经过镜面调整,让A和他的朋友们对“镜子中的照片”和“客观照片(经过镜面调整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会更喜欢“镜子中的照片”,占到68%,A的朋友们则会更喜欢“客观照片”占到61%。


曝光效应很好,那你愿意曝光多少呢?


发展亲密关系中有一个社会渗透理论,它指的是人们关系多好的程度,可以从他们互相曝光的程度来预测。(比如:从刚见面的聊天气,到一起吃饭时的聊工作,到最后单独约的聊感情,这证明他们的关系在变得越来越好)


同时这个理论还可以帮助我们 预警 :当一个人想退出关系时,他很有可能从选择 不再和你曝露更多有关他深层的消息 开始。


所以,我们愿意曝光多少,曝光的频率是多少?并没有简单的好和不好,受到很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我觉得重要的在于了解更多的相关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以后想达到一个目的时,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方法。我每天更新的公众号,也是利用了曝光效应哦~哈哈!
(如果你想追一个女孩,多出现在她面前,的确是一个经过科学论证的好方法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