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项关于口服降糖药物(OAD)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多中心、观察性登记研究显示
[1]
,起始胰岛素治疗时,患者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水平为 9.6%,一半以上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时 HbA
1c
≥ 9%,患者平均空腹血糖为 11.6 mmol/L,且平均病程达 6.4 年,超过三成患者至少存在 1 种并发症,由此可见,我国多数 T2DM 患者存在胰岛素起始时间过晚的问题
[1]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不足以及剂量调整不充分,也是 T2DM 血糖管理的困境
[1]
。
当新诊断的 T2DM 患者其 HbA
1c
≥ 9.0% 或 空腹血糖(FPG)≥ 11.1 mmol/L,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或正在接受降糖药物治疗持续 3 个月以上,患者出现血糖明显升高、血糖波动较大或出现高血糖症状甚至酮症时,应适时采取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2]
。这一治疗方案可通过快速解除高糖毒性,发挥促进 β 细胞功能恢复并改善靶器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可帮助患者实现血糖快速达标和改善预后
[2]
。
但 T2DM 患者经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又该如何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呢?《2 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21 年版)》指出,基础胰岛素联合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GLP-1 RA)治疗可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并能够减少胰岛素的剂量
[2]
。且研究表明,基础胰岛素联合 GLP-1 RA 在胰岛素使用剂量更低或相同的情况下,降糖效果优于基础胰岛素,并且能减少低血糖风险,避免胰岛素治疗带来的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3]
。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作为联合了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与 GLP-1 RA(利拉鲁肽)两种药物的联合制剂,进一步简化了治疗方案,与此同时,还能提高 HbA
1c
达标率,可为 T2DM 患者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带来多重获益
[4]
。那么:
T2DM 患者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都有哪些治疗方案?
当患者选择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时,有哪些获益?
此外,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的适用人群还包括哪些?如何正确应用?
2024 年 7 月 10日 19:00~21:10,「控糖大咖说」栏目即将开启会议直播,为您一一解答上述临床疑问。本次直播,由
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谢晓竞教授
担任会议主席,
上海长征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郑骄阳教授
将为我们全方位解读《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孙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林东平教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蒋晓红教授
将从临床病例出发,分享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等人群中的临床应用经验与思考启示,以期为临床更新 T2DM 诊治新理念,拓宽临床诊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