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是调休的一天。关于调休的问题,我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说腻了。今天不说调休了,说说年假吧——虽然我们调休多,但是我们年假少啊!
我们的年假是真的少。以我为例,我工作八年在四五家公司干过,所有政策都是第二年起有5天,干满五年为10天。最关键的是不能跳槽,一跳槽就不累加,得从头算起。我不知道国企和公务员是啥政策,但我说的绝对是大多数打工人最普遍的条件。
比较一下国外的,问了一下我在国外的朋友,韩国的朋友15天年假——英国的朋友25天年假——澳洲的朋友四周年假——都是刚工作一两年左右的,就怕货比货啊。
刚从意大利回来,在米兰见了一位工作9年的朋友,他的带薪假期是15天暑假+30天年假。如果干满10年后,暑假将会增加到25天,年假也等比例增加。
还有一位朋友,刚刚在日本找到工作,假期是20天年假+10天暑假+10天黄金周(还有其他元旦等法定节假日),他们这个10天黄金周是不用调休的。可见即便在东亚,跟日韩比我们也比不了。(图1-图5)
非要说我拿发达国家说事,我们也可以比一比发展中国家,越南法定年假是12天(图5)。
再看看墨西哥,《财经》杂志两个月前刚好出了一篇关于中资企业在墨西哥建厂的报道,因为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这几年间许多中国企业选择在墨西哥投资,来享受北美自贸区的相关政策,但是这些企业就被墨西哥打工人好好上了一课,直接引用新闻原文:
人力成本低是中国企业对墨西哥最深的误解。在中国企业最集中的新莱昂州,普通工人平均工资约为4000元人民币,最贵的下加利福尼亚州,约为4400元人民币。但他们每周固定工作时间48小时,最多不能超过57个小时。这只是基本工资,还有社保、2倍乃至3倍的加班费和其他福利成本。
在墨西哥,法定最低工资每年要上浮20%,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意味着企业每年的用工成本涨幅也接近20%,如果营收没有相应增长,利润缺口会越来越大。墨西哥法律还规定,企业盈利后每年要拿出10%的利润给所有员工分红。2024年5月,一位华富山家电厂的负责人本着激励员工的目的给每人分了相当于一两个月工资的红利,但隔日的员工出勤率却大跌。
“中国企业是用着全世界最好的劳动力成长起来的,管理的短板被掩盖了。”一位中资企业人士说,哪怕市值几百上千亿元,许多企业的国际化能力还是“草台班子”。
不得不说,对资本家来说“全世界最好的劳动力”,那么反过来对无产阶级来说,那不就是最惨的吗?
我再举一个国内的例子,胖东来员工年假是三十天起的——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分享会上表示:“现在胖东来上班时间是7个小时,每周要按8个小时工作制来算,其实我们的上班时间是实现双休了,双休是104天,我们有年休假30天到40天,再加上春节5天闭店休息,我们的休假基本上就在140天了。”
我说欧美假期多,有人说东亚内卷文化圈;
我用日韩举例子,有人说人家是发达国家;
我说越南、墨西哥假期也不少,有人说中国特殊国情;
那我就举出胖东来的例子,不知在座的各位精神资本家们有何高论?
去年疫情一结束,国家就开始有意识、有步骤、有规划地扶助地方旅游产业。先是淄博,然后是哈尔滨冰雪节,再然后是甘肃天水麻辣烫,现在扶持力度最大的是借游戏东风起飞的山西文旅。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工业产能过剩、无法在提供更多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就业岗位的前提之下,第一要靠持续的产业升级,第二就是必须诉诸于第三产业是必然选择。而旅游业无论从带动地方经济、增强国民认同感和凝聚力、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最完美的选择,我是非常支持国家这一大战略的。
但是呢,这其中有个微小的bug,就是很多人——尤其是绝大多数年轻人,没有假期、没有钱去旅游。本身我们假期就少,还要调休,放了假哪哪都人多,还不如在家躺着呢。即便去旅游,也只是“特种兵”式的蜻蜓点水,不一定会为地方带来多少的消费增长。
试想,如果每人都有充足的年假,或者叫带薪休假,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避开旅游高峰,慢慢享受旅途;对于旅游地方来说,可以把接待能力摊平到全年,不至于黄金周爆满溢出了,平时冷冷清清赚不到钱。
我在《“996”是民族复兴的最大动力》 【重发】“996”是民族复兴的最大障碍 这篇文章里讲过这个道理: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就严查考勤、增加劳动者工作时间,整个的思维模式与归因就已经错误了。企业不景气,是因为市场消费需求不旺盛;市场消费需求不旺盛,企业营收就下行,财报不好看,融资市场就困难……
等等这些都是陈陈相因的。光指望员工加班、严查考勤有用吗?员工下班了的身份就是消费者,越加班越没消费,越没消费公司越困难,越困难越加班——越麻越跺,越跺越麻,股骨头坏死,晚期就是植物人。
所以这个问题局限于一个公司内是无法解决的,这其实也是我们高中政治历史课本所学习的资本主义根本矛盾与社会主义优越性所在: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社会化大生产的问题了,必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调节。
也可以从博弈论囚徒困境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如果全社会公司都提升劳动者福利,那么会带来消费繁荣、正向循环;但全社会公司并不是一个意志统一体,如果只是本公司单独提升福利,那么就会在竞争中落入下乘;而如果本公司拼命加班、压榨兄弟,从长期来看大家都得一起死,但至少短期能续一秒是一秒,能赚一分是一分。所以这个问题无法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所解决。
简而言之,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永远都指向一个原因——消费不足。其实“消费不足”和“生产过剩”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因为最近“境外势力”一直在炒作我们国家“生产过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嫌疑,本文避免使用“生产过剩”而使用“消费不足”来陈述,但大家要明白这本质是一样的。
那么,如何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答案就是提升无产阶级的待遇,让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有钱去消费、有时间去消费。
我们的年假是真的少。以我为例,我工作八年在四五家公司干过,所有政策都是第二年起有5天,干满五年为10天。最关键的是不能跳槽,一跳槽就不累加,得从头算起。我不知道国企和公务员是啥政策,但我说的绝对是大多数打工人最普遍的条件。
比较一下国外的,问了一下我在国外的朋友,韩国的朋友15天年假——英国的朋友25天年假——澳洲的朋友四周年假——都是刚工作一两年左右的,就怕货比货啊。
刚从意大利回来,在米兰见了一位工作9年的朋友,他的带薪假期是15天暑假+30天年假。如果干满10年后,暑假将会增加到25天,年假也等比例增加。
还有一位朋友,刚刚在日本找到工作,假期是20天年假+10天暑假+10天黄金周(还有其他元旦等法定节假日),他们这个10天黄金周是不用调休的。可见即便在东亚,跟日韩比我们也比不了。(图1-图5)
非要说我拿发达国家说事,我们也可以比一比发展中国家,越南法定年假是12天(图5)。
再看看墨西哥,《财经》杂志两个月前刚好出了一篇关于中资企业在墨西哥建厂的报道,因为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这几年间许多中国企业选择在墨西哥投资,来享受北美自贸区的相关政策,但是这些企业就被墨西哥打工人好好上了一课,直接引用新闻原文:
人力成本低是中国企业对墨西哥最深的误解。在中国企业最集中的新莱昂州,普通工人平均工资约为4000元人民币,最贵的下加利福尼亚州,约为4400元人民币。但他们每周固定工作时间48小时,最多不能超过57个小时。这只是基本工资,还有社保、2倍乃至3倍的加班费和其他福利成本。
在墨西哥,法定最低工资每年要上浮20%,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意味着企业每年的用工成本涨幅也接近20%,如果营收没有相应增长,利润缺口会越来越大。墨西哥法律还规定,企业盈利后每年要拿出10%的利润给所有员工分红。2024年5月,一位华富山家电厂的负责人本着激励员工的目的给每人分了相当于一两个月工资的红利,但隔日的员工出勤率却大跌。
“中国企业是用着全世界最好的劳动力成长起来的,管理的短板被掩盖了。”一位中资企业人士说,哪怕市值几百上千亿元,许多企业的国际化能力还是“草台班子”。
不得不说,对资本家来说“全世界最好的劳动力”,那么反过来对无产阶级来说,那不就是最惨的吗?
我再举一个国内的例子,胖东来员工年假是三十天起的——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分享会上表示:“现在胖东来上班时间是7个小时,每周要按8个小时工作制来算,其实我们的上班时间是实现双休了,双休是104天,我们有年休假30天到40天,再加上春节5天闭店休息,我们的休假基本上就在140天了。”
我说欧美假期多,有人说东亚内卷文化圈;
我用日韩举例子,有人说人家是发达国家;
我说越南、墨西哥假期也不少,有人说中国特殊国情;
那我就举出胖东来的例子,不知在座的各位精神资本家们有何高论?
去年疫情一结束,国家就开始有意识、有步骤、有规划地扶助地方旅游产业。先是淄博,然后是哈尔滨冰雪节,再然后是甘肃天水麻辣烫,现在扶持力度最大的是借游戏东风起飞的山西文旅。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工业产能过剩、无法在提供更多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就业岗位的前提之下,第一要靠持续的产业升级,第二就是必须诉诸于第三产业是必然选择。而旅游业无论从带动地方经济、增强国民认同感和凝聚力、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最完美的选择,我是非常支持国家这一大战略的。
但是呢,这其中有个微小的bug,就是很多人——尤其是绝大多数年轻人,没有假期、没有钱去旅游。本身我们假期就少,还要调休,放了假哪哪都人多,还不如在家躺着呢。即便去旅游,也只是“特种兵”式的蜻蜓点水,不一定会为地方带来多少的消费增长。
试想,如果每人都有充足的年假,或者叫带薪休假,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避开旅游高峰,慢慢享受旅途;对于旅游地方来说,可以把接待能力摊平到全年,不至于黄金周爆满溢出了,平时冷冷清清赚不到钱。
我在《“996”是民族复兴的最大动力》 【重发】“996”是民族复兴的最大障碍 这篇文章里讲过这个道理: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就严查考勤、增加劳动者工作时间,整个的思维模式与归因就已经错误了。企业不景气,是因为市场消费需求不旺盛;市场消费需求不旺盛,企业营收就下行,财报不好看,融资市场就困难……
等等这些都是陈陈相因的。光指望员工加班、严查考勤有用吗?员工下班了的身份就是消费者,越加班越没消费,越没消费公司越困难,越困难越加班——越麻越跺,越跺越麻,股骨头坏死,晚期就是植物人。
所以这个问题局限于一个公司内是无法解决的,这其实也是我们高中政治历史课本所学习的资本主义根本矛盾与社会主义优越性所在: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社会化大生产的问题了,必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调节。
也可以从博弈论囚徒困境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如果全社会公司都提升劳动者福利,那么会带来消费繁荣、正向循环;但全社会公司并不是一个意志统一体,如果只是本公司单独提升福利,那么就会在竞争中落入下乘;而如果本公司拼命加班、压榨兄弟,从长期来看大家都得一起死,但至少短期能续一秒是一秒,能赚一分是一分。所以这个问题无法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所解决。
简而言之,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永远都指向一个原因——消费不足。其实“消费不足”和“生产过剩”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因为最近“境外势力”一直在炒作我们国家“生产过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嫌疑,本文避免使用“生产过剩”而使用“消费不足”来陈述,但大家要明白这本质是一样的。
那么,如何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答案就是提升无产阶级的待遇,让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有钱去消费、有时间去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