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孙俪晒出了一条自己找到新工作的微博,原来是她接下了新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将在其中饰演吴家少奶奶周莹。
孙俪对于周莹曾有过很高的评价:这是个让她一见钟情的角色,好像冥冥之中有种缘分在牵引。
这个周莹究竟有何魅力,能让演过娘娘的孙俪如此一见钟情?
周莹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她是清末陕西三原人,17岁嫁入泾阳吴家,18岁丧夫守寡,独自掌家,振兴家业,从商25载建立起庞大的吴家商业帝国,成为一代陕西女首富,民间还有“女商圣”之说,更有一品诰命夫人和钦赐“护国夫人”金匾的荣耀。
或许就是周莹这样传奇的人生经历打动了孙俪,让她一见钟情。
时隔一年,《那年花开月正圆》已拍摄完成,并在近日曝出一款“花开”版主题预告,从这款预告中我们就已经能感受到周莹作为女首富的商业实力和传奇从商经历。
在这款短短两分多钟的预告中,周莹就“换”了14套衣服,而且件件精致。
再看这张海报,周莹的这件天丝碎花衫全部用蕾丝织就,而在19世纪末,蕾丝是十分难得的织物,欧洲贵族也只是用来做衣领、袖口的装饰,由此可见周莹财富实力非同一般。再看她头上的簪花点翠,胸前垂挂的珠玉翡翠,傲然而视的目光,处处都显露出她女首富的气质和作为执掌豪门、叱咤商海的少奶奶的自信与英武。
除了服装,片中更暗藏了周莹广阔的经商轨迹。
向西,她自泾阳延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将吴家的货物运至迪化,再由迪化分销至西域的中亚、东欧各国,恰同今日之一带一路。
梁柱、地砖,泛黄城墙的高度与厚实程度,建筑穹顶,都能看出明显的西域风情。
向东,她在上海这座新兴的繁华都市中再设总号,扩大经商领域。
并敢为人先的积极与洋人贸易,将吴家的货物通过一艘艘邮轮远销欧美,使吴家的商业版图不仅扩大到西域更延伸至海外!
除此之外,在那个新旧交替、思想巨变的年代,周莹勇于求新求变,拥有比现代企业家更大胆的敢于冒险、改革的探索精神。她接受西方最先进的经商理念和科学技术,顶住压力,不惜花费重金创办了陕西第一家机械织布局。
周莹从商25年,到她去世时留下的商号遍布全国,涉及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包含:盐、粮、棉、铁、茶、布、糕点、酒楼、珠宝、典当、钱庄、土产、木材、杂货等等。
吴家商业帝国之大,经营领域之多,商业版图之广,商号之密集,在当地百姓中留下了:“吴家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的说法。
不仅经商才能奇高,周莹也深具秦商“厚重质直、忠义仁勇”的大义品质。历史上,周莹为纾国难曾累计捐银达80万两,在她去世后她的养子吴怀先也继承了她的大义精神,在1930年泾阳连续天灾时,吴家天天施粥使全县三年无一人饿死,还于1936年捐产于国,1937年为培养青年干部的安吴青训班也开班于吴家大院。
除了深明大义,周莹更极赋善心,乐善好施。早在经商之初她就将吴家1000多亩地减免租金交于佃户耕种,并签订合同20年不变。此外周莹建文庙,办义学,捐银打井,引水修渠,善举不断,后来受过恩惠的乡亲在渠岸边为她建庙,奉为“水娘娘”。
看过周莹的传奇经历后不得不对她心生敬佩,也难怪孙俪会对她一见钟情了。或许是深受周莹经商故事的感染,孙俪在接拍《那年花开月正圆》之初也开始了自己的经商之旅,经营起两个小店铺,体会到经商的不易。
并学习周莹乐善好施的大义精神,更加热心公益事业,将“等花开”店铺的所有收入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子的读书。
在戏里,怀揣着对周莹的一份敬意,为了把她演得更好,孙俪不仅在开拍前亲自到陕西泾阳采风,实地探访周莹故居。
更在长达220天、辗转五省一市的拍摄中,更加认真研读剧本,积极与导演探讨演技的提升,沉浸在周莹的角色之中,这敬业的精神让邓超都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