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美行业观察
为你解读医美行业观点、趋势、资讯、案例。合作VX:yimei0001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场面惊险!黄山风景区紧急公告 ·  4 小时前  
岚山发布  ·  起猛了!一夜之间,岚山变“花海”! ·  2 天前  
岚山发布  ·  起猛了!一夜之间,岚山变“花海”! ·  2 天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童强:从士族到进士——古代艺术家 ...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1979年河南教师平整土地,挖出九千年前国宝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美行业观察

横亘在医药领域的“集采药品质量差”争议,为医美行业敲响了警钟

医美行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5-02-17 19:30

正文


2025 1 月上海两会,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等 20 位上海市政协委员提交的一份关于药品集采的提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甚至郑民华主任在采访中直指集采药“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病人不睡、肠道准备的泻药不泻或者量不够”。


被媒体总结为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因为太形象,加上之前媒体和自媒体报道的铺垫,瞬间引爆网络。


从2018年起国家开展实施“药品集采”行动开始,药品价格大幅下降。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已开展了多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数百个品种,平均降价超过50%。许多企业在集采中面临巨大的价格压力,甚至因此陷入困境。


医美作为医疗的分支,虽然目前还谈不上“集采”,但是行业和用户对产品效果的看法是一致的。


被集采的药品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仿制药,而在医药领域,仿制药的反义词可以被认为是“创新药”或者叫“原研药”。


被抵制的根源在于

有效性和安全性


正如郑民华主任提出的“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现象,这些集采药其实并不是“假药”,是在原研药的专利保护期结束后,由其他厂商生产的具有相同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药品。


即便如此,它们显示出的效果依然参差不齐。


医美行业还没有仿制药这一概念,产品隐患一方面来自有效性的参差,同一材料或同一适应症有多款产品,即便是合规产品带来的效果也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假货、水货泛滥的隐患。所以医美领域的“问题产品”不仅仅是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其带来的安全隐患非常严重。


根据沙利文联合原肌美塑发布《2024年中国轻医美产品行业白皮书》显示,市面流通的医美针剂正品率仅35%,合规医美场所的医美针剂正品率为90%,非法医美场所的医美针剂正品率为30%。


相比于医药行业,医美行业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监管力度也有待提高,超范围使用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平替”是在一些非法医美场所常用的话术,二类产品被用来注射却称产品是某某合规大牌产品的“平替”。


除此之外,医美行业频发的假冒事件当属“肉毒素”,在过往的报道中,一些生物制品公司实际上并不具备药品生产资质,却生产“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拥有非常隐蔽的贩卖网络。


所以医美行业首先要解决“假药”问题,同时还要兼顾产品有效性,也就是产品在临床阶段做到严格的试验和审查。




没看够?加入医美行业交流群,直接开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