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4.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59.09万元,同比增长4.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6502.67万元,同比增长18.59%。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76.65万元。
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2.04亿元,同比下降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36万元,同比增长8.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916.03万元,同比增长7.27%。
评论
1、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展现稳健的财务业绩。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4.45%,其中传统铁路车辆检测相关业务营收2.16亿元,比2022年增长5.29%,核工业相关业务营收5.44亿元,比2022年增长3.11%,营收占比最高的智能仿真测试及微系统业务营收6.13亿元,较2022年略有上升。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率为20.70%,比2022年的20.04%有所上升。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59.09万元,同比增长4.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6502.67万元,同比增长18.59%,子公司轩宇空间在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领域表现突出,为公司的整体业绩提供了有力支撑。费用方面,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4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6.99%,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28.01%,主要原因是平均贷款规模较大,利息费用增加。
2、
2024Q1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4Q1公司实现收入2.04亿元,同比下降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36万元,同比增长8.57%。由于平均贷款规模减少,财务费用95.90万元,同比下降41.69%;由于长账龄应收款项回款较好,信用减值损失223.10万元,同比下降65.89%,报告期期内毛利率也有较大提升,达到26.01%。
3、
研发投入加大,募投项目助力科研成果产业化。
公司一体化协同创新迈上新台阶。2023年,公司获批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断加大高端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8396 万元。公司有多个项目正在逐步投产建设当中,顺义航天产业园卫星应用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承诺使用募集资金2.36亿,预计今年年底交付使用。公司高质量完成多项宇航重大项目,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微处理器及微系统领域持续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向产品转化,多款高性能芯片转入评估鉴定、批投产阶段,随着多项目的落地投产,有望保证公司产品的成长性。
4、
乘卫星互联网产业爆发东风,仿真及微系统或将迎来爆发。
子公司轩宇空间凭借在测控仿真技术领域的多年深耕,重点布局在我国复杂航天器系统测控仿真领域,具有平台化、通用化、小型化、模块化等特点。公司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控制系统地面仿真测试、嵌入式计算机地面测试及测试数据管理等领域。考虑到“GW星链”与“G60星链”带来2万颗卫星市场需求,公司或将直接受益于行业爆发。
5、
在手订单充裕,积累优质客户资源,加速开拓新兴市场。
2023 年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公司仍然保持战略定力,全员市场,尽力寻求更多战略合作。其中,与国铁各铁路局签订多个重大项目订单,全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大幅增长,为业务企稳回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司多款处理器和微系统模块被多家客户选型应用,并成为多个重大客户的供应商;控制系统部组件产品进一步扩大新市场领域,在低成本高性能细分市场取得新进展,获得多家单位合同订单,其中,在商业航天市场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资源。公司在深耕既有业务的基础上,融合不同应用场景复合机器人任务需求,以技术为牵引加速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先发优势,奋力打造新业务增长点。成功获得三废处理等领域机器人订单,并参与了多个特种应用场景的项目论证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