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微网
集微网,半导体、手机行业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使用帮助请发送help。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哎咆科技  ·  iOS 18.4 首测发布,AI 支持中文了! ·  5 小时前  
EETOP  ·  原厂培训通知:LabVIEW ... ·  14 小时前  
EETOP  ·  芯片巨头,人均年薪65万元! ·  14 小时前  
哎咆科技  ·  Deepseek给出未来五年房价上涨最多的城 ... ·  15 小时前  
哎咆科技  ·  iPhone 16e 正式发布,这价格疯了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微网

IDC:5.5 寸智能手机已成市场主流,会越变越大;大陆面板全球份额2020年将上看41%;Micro LED高效率 有钱景

集微网  · 公众号  · 硬件  · 2017-06-01 07:34

正文

1.IDC:5.5 寸智能手机已成市场主流,会越变越大;

2.大陆面板全球份额2020年将上看41%;

3.柔宇科技柔性显示屏被评为2017“十大黑科技”;

4.Micro LED高效率 有钱景;

5.Google 携手夏普研发 VR 用液晶面板;

6.像素变形技术可以将显示分辨率提高200%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 阅读原文 ”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IDC:5.5 寸智能手机已成市场主流,会越变越大;


集微网消息,据市调机构 IDC 估计,5.5 寸屏幕智能手机今年预估出货量将达到 5.93 亿部,较 2016 年的4.47 亿部增长33%。 IDC 预期 2021 年,5.5寸机种出货量将进一步扩增至 7.31 亿部。


5.5 至 6寸的大屏幕平板手机也越来越好,2021年出货量预估来到 7.49 亿部,将超越 5.5寸机种,意谓着智能手机持续朝更大屏幕发展。


引领平板手机风潮的三星,最新旗舰机 Galaxy S8 / S8+ 均搭载 5.5寸以上屏幕,已顺应这股趋势。 某三星官员周一曾透露,S8 双机在南韩销售速度是前版的两倍快。


在此同时,4寸以下机种市场持续萎缩,IDC 预估今年出货量大约与 2016 年持平在 1880 万部,但 2019 年将衰退至540万支,2020 年出货规模更将缩小到微不足道的程度。



2.大陆面板全球份额2020年将上看41%;


集微网消息,中国光电显示及半导体行业的专业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CINNO估计随着中国面板新产能陆续开出,预期2019年中国面板产能全球份额率来到35%,2020年冲上41%,逐渐争取全球市场地位。 随着中国进入面板产业,产能放大供应全球市场,使得显示器行业将进入转折点,CINNO寄望与中、台、日业者合作共创三赢。


据CINNO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大陆地区手机面板出货面积首度超越韩国和台湾成为全球之冠,全球市占率达38%;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市占率也进一步提升达到25%,逐渐争取全球重要供应链地位。


中国面板厂目前产线为28条,在面板厂陆续竞相投产之下,预计后续将再增加14调新产线,届时产能将增加至42条,且由于厂商竞相投入10代线等大尺寸产能,导致新增产能远高于8.5代线,陆系面板厂私下担忧2019年后供需失衡,继续终端新应用有效去化产能。


除了供给增加外,传统液晶面板正面临其他显示技术竞争市场的影响,CINNO指出,随着终端电子产品多元化发展促使显示器随着变化,去年OLED在小尺寸领域应用日趋成熟,今年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柔性显示特性使得OLED在新应用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而新起的Micro LED也受到业界重视,由于与OLED同为自发光,Micro LED的特殊性质与未来发展引起产业上下游与投资圈关注,许多国际大厂更已默默耕耘Micro LED,随着研发应用提升,预期今年底至明年将有更多概念产品陆续展出,显示技术伴随终端多元发展出现多重技术竞争。



3.柔宇科技柔性显示屏被评为2017“十大黑科技”;



深圳2017年5月31日电 /美通社/ -- 5月27日,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发布了2017“十大黑科技”评选榜单,柔宇科技自主研发的0.01毫米全球最薄柔性显示屏与中国光量子计算机、中兴通讯黑盒化物联终端等十大科技成果上榜,并成为新型显示行业唯一入选的企业。


柔宇科技柔性显示屏被评为2017“十大黑科技”

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5月26日-29日在贵阳市举行,它聚焦大数据的探索与应用,展示大数据最新的技术创新与成就,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化和产业化的高端专业平台,吸引了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京东等全球知名企业参展。


“黑科技”是指具有隐藏性、突破性和开拓性,超越现有科技水平的创新型科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科技产品,不仅要有理论支撑,还要有被实践所证明的成熟的产品。此次“黑科技”评选主要针对影响并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新技能、新产品、新成果。


本届数博会从全球范围媒体报道、中科院和各大院校推荐,以及参展企业参会的黑科技技术和产品中优选出50个项目,再在50个项目优选出28个,最终优中选优,评选出10项黑科技技术和产品,分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智能工业和创新创意4个类别。其中,柔宇科技的柔性显示屏是“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类别的三个获奖企业之一。


柔宇科技创造了打破世界纪录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其厚度仅有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其中涵盖新型电子材料的开发、高性能高稳定度的微纳米电子器件结构设计与工艺开发、新型显示背板工艺及生产流程优化、柔性电子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控制系统开发等多项交叉领域。


因其超薄、轻便且富有柔性,柔宇科技的柔性显示屏可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运动时尚、建筑装饰等多种领域,仅消费电子领域就可用于新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5月27日下午,柔宇科技代表现场领取了2017 “十大黑科技”奖项,并演示了获奖成果 -- 柔性显示屏,吸引多家媒体现场采访。近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科技网、中国日报、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深圳特区报等多家媒体对柔宇科技的柔性显示屏进行了报道。


4.Micro LED高效率 有钱景;



面板背后功臣LED受到自发光OLED侵蚀市占,LED厂转而投入Micro LED。 中国光电显示及半导体研究机构CINNO资深分析师张嘉弘表示,由于Micro LED省去封装与打线,预计成本将较传统LED节省三至四成,因此,LED厂愿意投入新技术夺回显示器背光市占地位,而且是LED成本降低最佳解决方案。


张嘉弘分析, LED产值快速下滑部分因素在于技术演进光效快速拉升,导致电视背光应用颗数减少。 尽管Micro目前面临制程量产各环节难题,但磊晶芯片端微缩可快速克服,但随着磊晶尺寸微缩至10奈米,导致转移(Transfer)制程出现难度,如真空吸嘴最小孔洞为80奈米,而未来Micro LED势必走向3奈米持续微缩,目前巨量转移制程面临困难。


由于Micro LED各制程环节均须因应推出新机台,势必增加Micro LED制造成本,导致量产时程无法在近期内见到,张嘉弘表示,尽管成本大幅增加十倍以上,但LED厂仍竞相投入市场,主要因产品高效率特性将可迎合应用端需求。 目前OLED打入智能手机,但由于OLED效率低,「以面积换取效率」,增加手机厂设计瓶颈。


张嘉弘指出,相较OLED占据手机大量设计空间,而Micro LED高效率占用空间少,且省电、高亮度、反应快的特性均符合消费端产品需求,也因此各家品牌厂包含苹果(Apple)等都鸭子划水私下投入产品研发。 而外界普遍担忧Micro LED成本过高难以拿下市占,但与高阶市场应用的OLED或LED成本差距不大。 经济日报


5.Google 携手夏普研发 VR 用液晶面板;


日经新闻 30 日报导,Google 虚拟实境(VR)研发负责人于日前在美国加州举行的 SID 上表示,该公司正与日本夏普(Sharp)携手研发 VR 设备用新型液晶面板。今后一旦研发有进展,预估将使用至 Google 所推出的 VR 设备等产品上。


报导指出,VR 设备目前主要使用 OLED 面板,不过因 OLED 面板生产商仅有三星等少数几家业者,加上来自智能手机的需求扩大,让 OLED 供应恐短缺,因此 Google 期望借由携手夏普研发液晶面板,稳定 VR 设备所需的面板来源。


据报导,夏普目前液晶面板主要供应给智能手机、电视、汽车等产品使用,而今后若能扩大供应给需求看俏的 VR 设备使用、就有望扩大夏普面板事业。TechNews



6.像素变形技术可以将显示分辨率提高200%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从标准液晶显示器中挤出三倍分辨率的技术。根据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论文显示,该技术改变了通过显示器发送电压的方式。目前,LCD屏幕上的每个像素都是根据三个子像素点亮而着色。每个子像素是红色,绿色或蓝色。研究人员已经表明,他们可以改变这些子像素,使得每个子像素可以显示全范围的颜色。这个技巧有效地将屏幕上的像素数量增加了三倍。


该技术不仅仅是调整每个像素的电压。研究研究主管Debashis Chanda表示,这种技术它是使每个像素显示任何颜色的因素组合。这是基于单个像素的彩色显示器第一次演示。与其他需要三个像素的显示器不同,一个像素可以从红色调到绿色到蓝色,导致显示分辨率提高了前所未有的200%。这是通过表面形态诱导的,偏振相关的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以及在不同施加电压下表现出的体积和表面液晶效应的组合来实现的。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需要多年研发才能投入实用的技术,但团队坚持认为,该技术可以用于当前的显示技术。除了使用新软件更新固件之外,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或修改。该团队正在努力进一步开发未来商业应用的技术。cnbeta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