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憨爸在美国
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两男子直播吸毒还自报家门,被举报后半小时落网!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免费开放!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开源办公套件 LibreOffice ...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美女博主爆改 家用空调外机 ...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流感重症!警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憨爸在美国

憨憨小升初后我才想清楚,这才是小学生最该培养的能力

憨爸在美国  · 公众号  ·  · 2024-03-20 08:08

正文

01


憨憨已经中学了,在他小升初的时候,我们给他申请了一所挺好的私校。


在硅谷,好学校都是有一堆人申请的,因此入学都需要做个考试。


而他们考试就两部分,一部分数学,另一部分是英语。


数学对我们这些中国孩子来说没有问题,普遍都比外国同龄孩子好上不少。


唯独英语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英语里有好几个难点,其中一个就是 阅读理解。


憨憨之前做过英语测评,下面这张分数表就是当时他的评测结果。


表格右边就是答题情况,红色表示答错了,绿色表示答对了。


你看总共20道题,他错了6道, 正确率只有70%!


这一项成绩严重拉扯了他的后腿!


而当我再细细看这份评测后,我发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儿子不仅仅是阅读读少了,更是阅读技巧训练的不够,导致很多技巧项丢了分。


我们看表格左边一栏,这里罗列的都是各种阅读技巧的考核。


比如有:

  • “main idea”(中心思想)

  • “inference”(推断)

  • “organization”(组织结构)

  • ……


有些技巧憨憨还行,比如“inference”(推断)这一项,憨憨全对。


但是有些技巧憨憨错误率很高,比如“main idea”(中心思想)这一项,憨憨错了一半!


因此说白了,英语里的阅读理解, 考核的不仅仅是孩子要多读,更是需要他们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理解能力!


我其实挺庆幸的,因为在小升初之前,我给憨憨做过这类英语测评,所以问题发现的早,我们也做了针对性的训练。


后来憨憨小升初的英语测试就完全没问题,最后他也顺利被那所心仪的学校录取。


02


说出这段经历,其实就是想给爸爸妈妈们提个醒。


孩子无论是备考剑桥英语,还是准备未来的中高考,阅读理解是一定要好好练的。


而阅读理解的难点,就在 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如何训练这些阅读技巧呢?


我给憨憨是这么练的:


  • 首先是用Raz Kids (这个APP被学而思引进了,叫做ABC Reading)。

  • 其次是专门 训练阅读技巧的练习册


Raz Kids不用多说了,很多人都知道,是一款分级阅读的在线图书馆,里面有成千上万的电子书籍,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而提高阅读技巧的话,我以前给憨憨用过一套阅读理解练习册,就是下面这个——Evan-Moor出版社的练习册,那个讲得极好,介绍了很多阅读的小技巧。


Evan-Moor出版社曾经在疫情的时候,给全球家长分享过他们这套练习册的电子版。


因此我今天会 分享这套电子版 给你们,年级是从 1年级到6年级 ,每一本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需要掌握的阅读技巧。


文末会有下载方式!


03


想提高阅读能力,首先是 学会理解 ,这个理解包含5方面的技能。


1

掌握核心思想


第一条是 “main idea and details” ,也就是掌握段落的核心思想,并且能注意细节!


如果一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没能掌握的话,那么整篇文章就会理解岔了。就像上面我举的那个“计算机视觉系统”的例子一样。


我们可以看一个小例子:


像这篇文章里,出现了人物,但也出现了天气,那么孩子首先得抓它的核心思想,到底讲了啥?是讲了晴朗的天气呢,还是讲了一个人的故事?


如果这一点搞不清的话,那么读了这篇文章就会有错误的认知!


2

理清先后顺序


第二条是 “sequence” ,也就是能够理清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事情发生的顺序分两种,一种是孩子凭借经验知识去理解的,一种是文章里讲解了事情的顺序。


无论是哪种,孩子都需要在阅读的时候心里建立一条主线,什么事情发生在前,什么事情发生在后,心里都得清清楚楚。


比如下面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人起床后做事的顺序。


这个就是考验孩子的经验知识,整理出合理的顺序,这样文章阅读才会有条理。


3

掌握人物性格


第三条是 “character” ,也就是掌握人物性格。


在故事类书籍里会出现很多人物,就像《哈利波特》一样,魔法学校里人物繁多,那么孩子阅读的时候就得抓住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才能方便他们理解整个剧情。


但是这个人物性格特征往往不会用很明显的字眼告诉你,比如直接在文章里说,“A很善良”、“B很邪恶”、“C很活泼”等等,这些性格理解都需要孩子通过文字去体会。


比如下面这篇文章,介绍了Mr. Lopez每周都去图书馆、读很多书、还喜欢把书读给孩子听。


那么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孩子就得能明白,主人公一定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这也是理解后续剧情的前提。


4

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四条是 “Author’s Purpose” ,也就是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有他自己的目的和方向,就像《老鼠记者》是用老鼠的角度去环游世界,经历各种风土人情。因此孩子把握好作者的意图后,对后续理解剧情会有莫大的帮助。


比如下面这篇文章,讲的是在花园里种一朵花,需要经历三个步骤:挖洞、埋种子、浇水。


那么孩子就得明白,这篇文章作者想表达的是种花的步骤,而非讲一个故事。


5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观点


第五点是 “Fact and Opinion” ,也就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观点。


一篇文章往往会有很多句子的陈述,但是这些句子大部分都是为了表达同一个观点的例证,而孩子的任务就是需要将这些句子背后的观点给提炼出来。


比如看下面这篇文章:


这段文字花了很多篇幅在讲狗不会抛弃我们、狗总是做我们吩咐它们做的事情等等,因此孩子得从这些话后面提炼出观点——狗是人类的朋友!


04


提高阅读能力另外一个要素是—— 学会分析 ,这个分析包括6方面的技能。


1

学会推断结论


第一点是 “Inference” ,也就是从给定的故事中推断出正确的结论。


孩子读文章需要思考,它们不能仅仅是看懂文中的文字,更是要推断背后的结论。


这里举一个例子:


故事中小男孩不喜欢在浴缸中洗澡,也不喜欢洗洗刷刷。可是妈妈给他买了个玩具式浴缸,小男孩开始爱上洗澡,在浴缸中可以开心玩耍。


那么孩子读完后就得思考,为什么小男孩前后变化那么大呢?又是什么让小男孩爱上浴缸的呢?


这个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推论,是从结果入手分析出原因。


2

学会进行预测


第二点是 “Prediction” ,也就是通过给定事实和基础常识对事物做合理猜测,得到合乎常理的结论。


这一点考验的是孩子背景知识、生活常识的积累。


比如下面这篇短文,说天色阴沉,突然降温,然后发现手上滴到一点水滴。


那么孩子就得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就是基于常识的积累,而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预测。


3

学会对比和比较


第三点是 “Compare and Contrast” ,也就是对比和比较,通过两组或多组事物的对比,找出互相之间的相似处和不同点。


很多文章里面会有多个事物,孩子需要能够区分这些事物的异同点,这样才能更加方便他们理解文章内容。


而且这个技能对于阅读科普文章更加重要,科普文章里面常常有大量的数据和文字对比,这就越发需要孩子掌握这个对比和比较的技能。


下面这篇短文特别有代表性,文章说:长颈鹿和大象都是高大的动物,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大象有长长的鼻子。长颈鹿的长脖子可以让它吃到高处的树叶。大象的长鼻子可以让它喝水更方便。


这就需要孩子分析长颈鹿和大象的异同,从而能更加方便他们了解这两种动物。


4

分析因果关系


第四点是 “Cause and Effect” ,也就是分析因果关系,找出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这个技能无论是阅读故事类书籍,还是科普类书籍都很重要。孩子需要看到原因,能够找出结果,或者说看到结果,去发现原因。


比如说下面这篇文章的例子:小男孩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发现胳膊非常疼。妈妈立即带着他去看了医生,男孩的手臂被包扎了起来。那么,男孩手臂被包扎起来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需要孩子能够梳理整个故事线:


摔下自行车—摔疼胳膊—妈妈带看医生—包扎胳膊


这样的话,他才能找到这件事情发生的最初原因。


5

根据上下文猜词


第五点是 “Vocabulary in Context” ,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猜词语含义。


不管哪种语言,阅读过程中多少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这时候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情景大致猜出它的含义。


比如下面这篇文章,里面出现了一个“grab”的单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