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慧聪物联资讯
HC安防平台致力于为安防行业的生产商、代理经销商、系统集成商、工程商及行业用户,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综合性市场推广服务。传播行业动态,聆听行业声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PPSO  ·  OpenAI前CTO新公司官宣!挖来大批Ch ... ·  7 小时前  
APPSO  ·  不是微信需要 DeepSeek,而是 ... ·  2 天前  
坦克的书摊儿  ·  书友来稿——江桥日记(六)! ·  2 天前  
坦克的书摊儿  ·  书友来稿——江桥日记(六)! ·  2 天前  
剽悍一只猫  ·  一张老照片,23条创业碎碎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慧聪物联资讯

坎坷上市路,“阿里系第一股”旷视科技IPO申请失效?

慧聪物联资讯  · 公众号  ·  · 2020-02-28 19:15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物联网资讯!

前言: 自从科技递交招股书之后,IPO动态“月月更新”,针对“是否通过港交所聆讯”真假消息,经历多轮辟谣。 近日,更是被旷视科技在港股申请IPO失效的报道频频刷屏,究竟事出何因?



2月25日,旷视科技在港股申请IPO失效的报道刷屏,旷视科技方面也在第一时间对“IPO失效”进行了回应,表示: 上市进程仍在正常推进中,正在更新材料。



旷视IPO意外“翻车”?




这里,我们认为对于旷视科技此次的“IPO失效”确实也无需过度解读,毕竟上市失效并不等于上市失败,企业在港股申请IPO时,可能因为审计报告有效期满等各种原因,出现“上市失效”,拟发行人依然可以通过更新资料重新申请并激活上市程序。


虽然说IPO申请“失效”不意味着失败,但是这也无疑给本就波折不断的旷视科技IPO之路又增添了一把“谈资”。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起家于人脸识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与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并称 “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冲击IPO的第一股,旷视科技的IPO备受外界关注。



“阿里系第一股”




作为国内AI领域最负盛名的“独角兽”,旷视科技背后拥有着耀眼的“明星”创始团队,其三位创始人印奇、杨沐、唐文斌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在19年8月25日,旷视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资规模预计为10亿美元。

招股书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6月份,城市物联网业务已经占旷视科技总收入的七成以上。 也就是说,旷视科技的AI+IoT发展战略已经初见成效。 至此,以刷脸“Face++”而闻名的旷视科技,正逐步以AI为核心向各个应用领域进行赋能,它不断扩大、升级着自身的业务闭环,以实现“人、物、场”的数字化互联,未来全球范围内的AI+IoT浪潮都已经聚焦在了旷视科技身上

可以看出,旷视科技在核心技术层面拥有着雄厚的实力,这也是旷视自成立后迅速领跑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原因。



坎坷上市路




虽然提交了IPO申请,但实际上旷视科技的上市之路屡遭波折。 去年10月8日,美国商务部将包括旷视科技在内的28家中国机构和公司列入美国出口管制“实体名单”,此举对旷视科技的上市进程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当时与旷视科技同期递交招股书的企业的上市进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同年11月,有消息表示旷视科技未通过港交所聆讯,但随后该公司以“报道不实”作出回应。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或再次成为影响资本市场的不确定事件。 “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特别是投资者信心,像旷视科技选择的香港市场,与A股的逻辑不同,此时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上市时机。 但是也不排除在A股非理性氛围和旷视科技在疫情期间的概念表现下,(港交所)重新审视其IPO计划。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

旷视科技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在成立的九年时间里,旷视科技共进行过九轮投资,其中阿里系是旷视科技的大股东,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间接持有旷视科技14.33%股份,蚂蚁金服通过全资子公司间接持有旷视科技15.1%股份。

数据显示,旷视科技的收入增长迅速。 2016-2018年,该公司收入分别为6700万元、3.132亿元、14.2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8.8%。 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收入为9.49亿元,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211.1%。 据了解,当前旷视科技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大部分: 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

但旷视科技的亏损却很严重。 2016-2018年,旷视科技分别亏损3.428亿元、7.59亿元、33.51亿元。 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额高达52亿元。 旷视科技此前曾表示,亏损主要是由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持续的研发投资。 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旷视科技在2016和2017年的亏损额分别为9195万元、1.42亿元,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219万元、326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旷视科技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2016-2018年的年度研发支出分别为0.78亿元、2.05亿元及6.13亿元。 截至2019年6月30日,该公司的研发支出为4.68亿元,同比增长49.4%。



结语:

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旷视的表现,也期待深度学习开源能够让更多的开发者、从业者、爱好者们参与到中国的自主AI生态建设中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接下来这家人工智能的“独角兽”企业如何跨越IPO这道门槛,我们将拭目以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