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苏联曾建造出很多乌托邦式的科幻建筑,融合了后现代主义和时代特殊性。科幻、抽象、前卫的风格,诠释出苏式美学的力量、悲怆、意志。很多理念依旧惊叹世界!
机器人与技术控制论研究所(RTC),(1973-1987,俄罗斯,圣彼得堡)
苏式建筑代表作之一,科幻的造型和具象化的视觉冲击力,诠释了未来的乌托邦美学。钢筋混凝土的锋利边缘就如演奏的手风琴,灰色的基座和白色的墙体就像一座外星发射器,又像点缀在广袤大地上的皇冠。
大楼设计成16边形,俯瞰又像一朵绽放的郁金香,苏式美学的极致表达。虽然苏联已成历史尘埃,但它仍在矗立在这里,让人们仰视。
在夏天的圣彼得堡,在灯光的映射下,少了些许肃穆,多了一层生命感,如同在另一个星球的我们。
原子工人之家(莫斯科)
苏联时期一座生产核兵器的工厂建造,里面住的大都是职工家庭。压抑美学的代表作,没有过多的修饰,像是一块巨大的电路板,充满了科技感和巨型建筑的仰望。压制而不压抑,科幻又不梦幻。
铁喷泉iron fountain(亚美尼亚)
苏联时期大力出奇迹的代表作,整体由纯金属铸造,是亚美尼亚理工学院的地标,后来学院搬迁,这个大家伙就遗留在了老地方。犹如梦幻里的神树,在月晕中投下王座般的倒影。
冬日里的远景,远方皑皑雪山的背景,映衬出外星飞船的既视感,感觉随时都要起飞。
基辅信息研究所(Florian Yuryev,,1971,乌克兰)
造型酷似一艘飞碟,上世纪美苏天空争霸的产物,设计灵感很有时代特征。最初是设计成剧院用来演出,后来几经波折被不同机构使用过。不知道现在的环境下,是否还完好。
正面视角,迎面而来的一艘飞船,如果玻璃间的隔断拿掉应该会更真实。
贝尔格莱德ortopedic医院(1981,塞尔维亚)
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棱角分明,流线型设计显得更自然,前方凸起的建筑像鸽子的翅膀,象征着和平与圣洁。
典礼宫殿(1985,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后现代主义苏式美学建筑之一,融合了宗教风格和对外太空的想象力,不对称的设计凸显了科幻感,建成之时虚幻的“太空争霸”已接近尾声。
正面照,高耸的门廊带来看不见的心理暗示,让每一个进入的人都会不自觉地严肃起来。
反乌托邦建筑风格,在堡垒一样的巨大灰色建筑里,却上演着歌剧与芭蕾,死寂肃穆的建筑风格和热情、幻彩的芭蕾舞,浪漫与悲怆在此融合。
光线调柔和,也掩盖不住那种原始粗野的力量感。
友谊疗养院(1985,克里米亚)
设计灵感源自太空争霸,依山而建的科幻造型,空中俯瞰就像一个巨大的外星飞船。那个年代人类对于外太空充满了想象,很多灵感都有这种科幻的影子。
那个时期的建筑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大”,从建筑到雕像都设计的十分巨大,似乎这样才能体现出联盟的意志力和凝聚力。
太空征服者纪念碑(俄罗斯)
钛合金材料铸造,目的是防止腐蚀,一枚火箭冲天而起,喷射出强大的气流和尾焰。设计简单纯粹,是人类征服太空的梦想和意志的具象化表达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