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微博
这世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活过很多辈子来此生体验的,叫流浪人。一种是只活在此生就像一个游戏副本的NPC ,叫道具人。
他们看起来一摸一样。
流浪人的数量大约是5%总人口。他们当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会更敏感,在一些甚至不起眼的细节,或者,忽然会不记得自己在哪里,何年何月何日,几分钟就好了。
这个社会的主流秩序还是道具人,而流浪人大多分布在科技,宗教或艺术或者其他一些更富于创造的行业。
每一枚道具人都有四个插口接受各类思想钢印。流浪人则没有。
他们在不同的子文化情境下的表现也不很一样。
以上是科幻小说《黑域3013》的背景。我暂时编不下去了,搁置一下。不急。
记得有个说法,对现代西方文化而言,科幻即历史,科幻小说构思能力即历史情境模拟能力。而东方科幻则是武侠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然,后来也有变迁。
科幻和历史这一对镜像后面是文明。这个星球上来来往往出现过各种各种文明,道具人演绎的文明,而现代乌托邦的出现,打破了所有文明的秩序及道德。审美和人性成为弃子。历史和未来坠入时空扭曲。之后是这类文明的分叉。也叫数据编辑。
我很久以前写过一遍纪念金庸的文章。我评论说。东方武侠有一种悲桑:活过很多辈子的人才有顾忌,也才会真正舍得。为众人这身。
这种顾忌和舍得也是一对镜像,一种人性与神性的融合。这种融合推崇活得漂亮,爱得无所畏惧,这种爱不以结局论悲欢,不以失去为停顿。爱之本身即绚烂。
一种是活过很多辈子来此生体验的,叫流浪人。一种是只活在此生就像一个游戏副本的NPC ,叫道具人。
他们看起来一摸一样。
流浪人的数量大约是5%总人口。他们当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会更敏感,在一些甚至不起眼的细节,或者,忽然会不记得自己在哪里,何年何月何日,几分钟就好了。
这个社会的主流秩序还是道具人,而流浪人大多分布在科技,宗教或艺术或者其他一些更富于创造的行业。
每一枚道具人都有四个插口接受各类思想钢印。流浪人则没有。
他们在不同的子文化情境下的表现也不很一样。
以上是科幻小说《黑域3013》的背景。我暂时编不下去了,搁置一下。不急。
记得有个说法,对现代西方文化而言,科幻即历史,科幻小说构思能力即历史情境模拟能力。而东方科幻则是武侠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然,后来也有变迁。
科幻和历史这一对镜像后面是文明。这个星球上来来往往出现过各种各种文明,道具人演绎的文明,而现代乌托邦的出现,打破了所有文明的秩序及道德。审美和人性成为弃子。历史和未来坠入时空扭曲。之后是这类文明的分叉。也叫数据编辑。
我很久以前写过一遍纪念金庸的文章。我评论说。东方武侠有一种悲桑:活过很多辈子的人才有顾忌,也才会真正舍得。为众人这身。
这种顾忌和舍得也是一对镜像,一种人性与神性的融合。这种融合推崇活得漂亮,爱得无所畏惧,这种爱不以结局论悲欢,不以失去为停顿。爱之本身即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