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商业评论
《长江商业评论》(Cheung Kong Business Review,简称CKBR)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型商业评论。我们尊崇“跨界、互联、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并以此作为价值准则,努力为新兴中产阶级提供符合当代发展趋势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严重财务造假!300630,拉响退市警报! ·  2 天前  
洪灝的宏观策略  ·  洪灝:2025年最逆共识的交易(下) ...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关闭!下架!官方通报来了→ ·  3 天前  
起点财经  ·  信号!开始砸钱进场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商业评论

全球最难拿的中国绿卡:700万人的梦想,60万人申请,但他们每人还缺一个诺贝尔奖……

首席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2-23 12:11

正文


作者:朗博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


外国人想要获得一张中国“绿卡”,究竟有多难?


你打算移民海外么?


但你知道,世界哪个国家的“绿卡”最难拿到吗?


说出来,可能吓你一跳:是中国!


2004—2014年这10年间,只有7300名外籍人口拿到了中国绿卡!


前两天,中国向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颁发了绿卡,很多在中国大陆工作的老外痛苦地感慨:难道我和中国“绿卡”的距离是差一个诺贝尔奖?!


· 01 ·


曾几何时,有多少中国人想放弃自己中国国籍,想“光荣”成为一个外国人?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贫穷的国人看到国外繁华的“花花世界”,心里彻底“崩溃”了,我们耳濡目染的都是各种关于外国天堂般的美好。


当时最大的文化现象就是出国热。一批科技、文化和思想精英通过留学、定居各种方式,离开祖国,义无反顾地要去西方发展。


当时中国最红的明星都想成为“外国人”。多少女明星通过各种方式,或嫁,或留学,或打工,就想离开自己的祖国。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女影后(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前六个影后全部都是外国国籍,真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这些功成名就的中国人拿到一张国外的绿卡是多么自豪,中国国籍在自己国心目中却那么一钱不值,说放弃就放弃。


不过,来到幸福的天堂以后,她们的名字随着事业迅速的陨落,如今早就被人遗忘了。


中国的国籍难道真是“鸡肋”么?


不!中国的国籍是世界上最难拿到的!


· 02 ·


2004年8月中国出台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首次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实施“永久居留证”制度,也被人们称为“中国绿卡”。


这中国绿卡真是不好拿。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江苏舜天队著名的巴西外援长埃雷尔森,对中国充满感情,喜欢南京,希望在江苏终老,还表示过可以放弃原来的巴西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舜天也有意让他“归化”中国,他的加盟可以使球队的后防巩固,对国足来说,这样的球员也是不可或缺的。


怎奈加入中国国籍条件很高、手续繁杂、办理时间长,埃雷尔森的希望终究落空了。


网络曾经流行一个段子:比尔·盖茨、巴菲特够不够优秀?他们想来中国定居可不可以?门儿也没有!因为他们没有现行规章要求的中国工作经验!


2004年,美国核物理学家寒春从北京市公安局领到中国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她是中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杨振宁的同学,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获得中国“绿卡”时83岁,已经在华居住了56年。



2016年,新加坡籍华人陶欣伯,因为长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展教育慈善活动,才获得中国“绿卡”。



2016年,俄罗斯首席专家波波娃·莉莉娅·安纳托里耶夫娜,成为黑龙江省首个以特殊人才身份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外籍人员,也是因其长期对中国的贡献。



前不久有新闻报道: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将获得中国“绿卡”。



一位是荷兰化学家伯纳德·费林加,201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领导一个研究“自修复材料”的团队。


伯纳德•费林加


另一位获发“绿卡”的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他是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上海科技大学领导一个探析人体内G蛋白偶联受体的分子机理的研究团队。


库尔特•维特里希


这则新闻让无数在中国大陆工作的老外痛苦地感慨:难道我和中国“绿卡”的距离是一个诺贝尔奖?


老外想要得到中国“绿卡”只有四种途径:


1.在中国直接投资200万元以上、连续3年投资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


2.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4年、4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3年且纳税记录良好的;


3.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


4.亲属团聚。


2004—2014年这10年间,只有7300名外籍人口拿到了中国绿卡!


哪怕是近两年中国开始放宽管理,2016年拿到绿卡的外籍人士也勉强超过1万人。这与美国一年颁发绿卡100万张相比,中国的绿卡真是万里挑一,说是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也丝毫不为过。


· 03 ·


对于老外来说,拿到中国绿卡无异于是一种荣誉!


曾经的美国NBA著名球星来到中国,2011年率领北京队拿下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的冠军。


当马布里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时,他立刻在微博中表示:“能成为中国首都的一部分是一份真正的荣耀。”



美国福克斯体育报道这一新闻时,标题更是夸张:“斯蒂芬·马布里拿到了中国绿卡,这是多么难以置信的至高荣誉!”



在2004年之前,中国绿卡还没有出现前,外国人想在中国永久居住,就要得到永久居留资格证。这资格证更像是一种荣誉证书。


1986年,中国第一个外籍厂长、德国专家格里西先生成为中国第一位被授予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


1999年,湖北省授予日本三泰株式会社社长常川雅通永久居留资格证书。当地媒体报道称,“3年来仅有8位外国人获此殊荣,常川雅通是其中最年轻的幸运儿。”


2000年9月,为褒奖通用汽车(中国)CEO墨菲,和安达信公司中国主管澳大利亚合伙人吴港平为当地经济做出的贡献,上海政府向他们颁发了永久居留资格证书。


· 04 ·


截至2016年,在华外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突破50万,中国常住外国人口达到80万,滞留非法外国人数量超100万,留学生数量44万。


对于这样庞大的外国人群来说,拿到中国的国籍,难于上青天!


美国的盖洛普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民意测验和商业调查和咨询公司,据盖洛普统计,2013年到2016年,受调查的156国中,有700万人想移民到中国,位列全球第18名,与新西兰、俄罗斯并列,超过荷兰、巴西、韩国。


申请中国“绿卡”人数较为集中的前5个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


那么外国人为什么想移民中国呢?


2016年汇丰银行对世界外派的人员进行了调查,在其《全球外派人员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成为仅次于瑞士、新加坡的世界第三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50%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是新挑战最佳目的地,34%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的职业前景更好。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国是老外眼中充满机会的地方,美国Quora网站上大片网友提问如何才能获得中国“绿卡”。



· 05 ·


当然,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无数外国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仅2016年入境中国的外国人数就达到了1.37亿人次。


我们或许能从一个老外的来华经历中,看出外国人到中国定居的原因。


今年7月,美国人马克·力文心情格外激动,因为他拿到了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他的不少头衔可真不少:中央民族大学教师、社会学博士、美国乡村音乐人……


他能取得中国绿卡的原因主要是,他在2014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授予来华工作外国专家的国家级最高奖项。


马克最初只是听到朋友曾在中国有着不错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于是,在2005年欣然搭上了前往中国的航班。


他在教学中,发现许多中国学生都认为美国人十分富有,然而,他在美国的贫困工人组织中担任30全职志愿者,认为不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际情况来说,这都是不正确的认知。而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一直都是开放的。


于是,马克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方式为推动中美交流做些事儿。


他说:“我是个讲故事的人”,他与中国音乐人傅涵组成了“秀外慧中”组合,将二人擅长的乐器——吉他和二胡——相结合,用美国乡村民谣讲述中国故事。


他在2014年出版了专著《东游拾趣》(Stories from My Chinese Journey),用朴实简单的语言讲述他所认识和理解的中国。



正是他看到了东西文化的之间差异,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有魅力,才让他定居中国。


毋庸置疑,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也是吸引外国人的地方。


· 06 ·


当然中国吸引外国人地方还有很多。


食物便宜美味:

虽然中国食物确实有食品安全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美食小吃真的很多。对于平时吃汉堡薯条的老外来说,这可是巨大的诱惑。



生活超级便利:

中国有居民区很多便利的小卖部,而且人力成本低,电商超级发达 ,无论大小商品,可以想买就买,而老外一般每周制定个“采购清单”,然后去超市购买。很多西方国家,餐馆、商场等服务场所,通常晚上5、6点就打烊,晚上没什么地方可去;可是中国晚上夜生活很丰富。



治安好:

在中国不用考虑夜晚出去的安全问题,不用担心在偏僻的地方遇到危险,也不用在钱包里面装上20美元,以备给劫匪。更不必担心遇到枪击事件。


除此之外,公共交通超发达,严禁毒品,这些也是吸引老外在中国生活的因素。


在中国经济不断壮大、对外联系更加紧密的今天,越来越多人希望长期生活在中国。

同时,全球化竞争时代,中国也需要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人口有来有往,将更加常态。


也许,在国人眼中的一些平常的小事,对于老外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


海外的朋友,不知道故乡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呢?


本文经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号:wcweekly)授权转载,转载请与之联系。《世界华人周刊》致力于观察海外,瞭望中国,提供有广度的知识,有温度的立场和有深度的思想。


- END -


长江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