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羡慕的一个人,叫蒋甲。他6岁时,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表扬他人组织了一次活动。
每位同学都要找一位对象进行表扬,得到表扬的同学可以回到座位上。而蒋甲,是最后一个被剩下的。
“我死也不要再经历那样的时刻: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到拒绝。”
那之后,他因为害怕被拒绝而没能完成自己的梦想。拒绝是他的恶梦,困扰了他一生。直到…..他决定主动寻找“被拒绝”的体验。比如:
向一位陌生人提出借100美元
向汉堡包店店员提出“汉堡包续杯”
请求甜甜圈店帮他做个奥运五环形状的甜甜圈
捧着一束鲜花敲开陌生人家的门,问是否种到主人家的后院里去
对一位不认识的大学教授提出,想帮对方去上一堂课……
100多次被拒绝后,他终于不再惧怕“被拒绝”了。
他记录“被拒100天”经历的个人网站成为热门网站,周游美国做演讲,还登上了TED的讲台,出版了自己的书。
他的故事影响了数千万美国人,帮助他们去克服被拒绝的恐惧。
我们一定会需要他人帮忙的时刻,但很多人会惧怕这件事。
比如我第一次找一位同事帮忙,他没有很热情的回应,而是语气“冷淡”,有点“回避”,我就有种强烈的“被拒绝”的感觉。
“他是不想帮我吧”“我是不是烦到他了”“他是对我不爽吧”“他是不是……”内心的担忧奔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然后我会在心里决定一件事情:“好,下次我再也不想找人帮忙了。”
每个人特别惧怕拒绝的人,都可能有“被拒创伤”。
“被拒创伤”是遭到拒绝后形成的对拒绝行为的巨大无力感和恐惧感,它可能会导致一个人成为“拒绝敏感者”。
他人毫无意识的表情和举动,“拒绝敏感者”都会认为他是在拒绝自己。
而对于亲密的人,他们则很容易从蛛丝马迹推断或凭空想象判断对方的态度冷漠,将种种迹象解释为:对方故意拒绝自己。
大多数时候,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痛”,都和“感到被拒绝”有关。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跟别人交往时也低人一等”。
“当我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第一反应就是TA可能不会喜欢我,哦不,是他根本就不会关注到我。”
“他拒绝我,肯定是因为我不够好。”
“被拒创伤”会直接打破我们的自我价值和自尊,让人特别害怕被拒绝,让人从根本上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以及自己被爱的可能:
“我不值得被爱。”
Lauren Howe在对拒绝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中发现,那些倾向于把被拒绝的经历和自己的自我身份/自我形象联系起来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会出现以下2种后果:
● 痛苦的持续时间会格外长
被拒绝后我们会责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让人拒绝”。
而且,从此一想到拒绝自己的人时,仍然悲伤沮丧。即使那件事过去了很久很久。
在一小部分人身上,这样的影响甚至会持续10年以上。
● 对新的关系产生恐惧,开始质疑“爱”这件事本身
有一部分人单身的原因,是还没有从“被拒绝”的创伤中走出来。
当你因为被拒绝的经历开始对自我的一部分产生怀疑,你会产生对爱的恐惧,会给自己砌一堵墙,对于进入新的关系感到更加戒备:
“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关系都会再一次失败。”
有一个人只要遇到难题就会莫名其妙地头疼。通过自由联想,他回忆起小时候,只要做不出题妈妈就在后脑勺“啪”地打他一下,这个记忆一直封存在那里。
从此,只要他碰到难题或没有自信时,相同部位就会出现疼痛的感觉。
在那一刻,幼时被惩罚的感受重现了,变成了一种躯体的记忆。
所以,有些人在被拒绝和害怕被拒绝时,身体会有相应的不适反应,这是因为创伤会影响我们躯体的感受。
Romero Canyas 等认为个体在早期成长中的拒绝经验会使他们形成一种对他人会拒绝自己的焦虑预期。
怕说“不”的人,在他过去经历和人际环境中,一定存在“不许你”太多。这跟“独断专权”高压型的教养方式有关。
如果父母或老师不许你自由思考,那你的所作所为无形中被一种势力控制,总是听到和遭到“你不能…”“你不要…”“你如果不…就会…”的指引。
脑海容纳了与“不”相关的内容,为避免违犯“不”的惩罚,个性里会渐渐形成对“不”的高度敏感。
这样的人在遭到别人说“不”时,就会感觉非常痛苦。
Erozkan(2009)发现安全依恋的水平越高,即亲子依恋的质量越高,拒绝敏感性越低。不安全依恋的水平越高,人们拒绝敏感性越高 。
如果幼时我们处在不安全的依恋环境中,父母对孩子正常的、必须的心理需求是一种淡漠、忽视或不恰当的拒绝态度,那孩子长大后会转化成对他人拒绝的焦虑性预期,即焦虑于被对方拒绝。
久而久之,这种焦虑性预期会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一种工作模式,在后续的社会交往中逐渐得到强化,变得越来越害怕拒绝。
受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影响,原本就自卑的人,在一个讲究面子的环境里会备受人际焦虑折磨。
他们习惯于是活在别人的印象中,他的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在人际交往时他们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应,他人的需求,而忽视自己。
一旦遭遇拒绝的行为,就会觉得非常“伤自尊”,从而害怕被拒绝。
如何疗愈被拒创伤?
培养“心理弹性”,利用行为改变一切
找到创伤的根源,这是疗愈的开始。
蒋甲感受到自己“害怕拒绝”时就意识到,童年经历大部分造成的他的“被拒创伤”。
之后他开始在网络上寻找解决办法他搜索“怎么克服被拒绝的恐惧”查阅了大量心理文章,了解到关于恐惧和痛苦的来源,这些都帮助他之后克服“被拒绝”的恐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拒绝敏感度高的人,在童年经历和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很多被拒绝的痛苦体验,我们要试图去仔细梳理这些制造创伤的体验。
斯坦福大学Lauren Howe等人的研究把人们在面对拒绝时的反应分为了两类:一类人会倾向于向内归因,他们会把被拒绝的经历和自我认同联系起来,会认为“拒绝”事件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他们。
另一种人则认为,被拒绝这件事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大,倾向于从外部归因。
面对拒绝,向内归因会带来长期负面影响。
Lauren Howe让891名参与者反思自己被亲密的人拒绝的经历。结果发现,一部分人觉得,是对方发现了自己身上某种非常不受欢迎的 “缺点”而拒绝了他们。
然后他们开始改变对自己的看法,甚至质疑自己的基本价值。
“我猜是我太粘人,所以才把Ta给吓跑了。”
“是我过分敏感,所以在他推开我之前,我已经推开了他。”
“自私、贪婪、占有欲太强——是我个性中的某些东西毁掉了我的幸福。”
“我这样的人不配拥有幸福。”
我们要学会按照客观事实向外归因,弱化被拒绝这件事和自己的关系。
因为,某些情况下,被拒绝的确是一件不可预测的、受外力控制的事情,并非是由一个人决定和改变的。
就如贾甲做的一样,他发现那些认知疗法或心理暗示对自己有太大用处时,他开始用行动去“习惯”被拒绝。
不断的练习后,他对“被拒绝”的抗拒和恐惧的反应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完美克服。
以前,他遇到一点小小的拒绝,就会撒腿就跑。但后来他在遭到拒绝之后可以把“不行”变成“行”。
心理弹性的英文是“resilience”,跳回、弹回的意思。
APA Help Center(2002)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
心理弹性会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个体适应和成长最大化。
如何培养心理弹性,这个问题我们在下一篇的文章里具体告诉大家。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人生经历里积累了一些“被拒创伤”,并且深受其扰。但这个问题并不可怕,就像蒋甲一样,我每天都在寻求机会去“被拒绝”。
例如,上周我主动的请一个人帮我修改稿件,主动的邀请一个朋友来家里聊天,也主动的报名了一个艺术项目的志愿者……..
直到有一天,我相信我们都能克服“被拒创伤”,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因害怕“被拒绝”在人生里错过、后悔和遗憾。
就如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唱歌吧,就像没有人聆听一样”
“跳舞吧,就像没有人欣赏一样”
“去爱吧,就像没有受过伤一样”
『 看 这 里 』
经常会在后台收到小伙伴们的表白或建议,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想要更加了解大家,动动手指花1分钟填写一下就好了呀~
✨ 长按二维码 ✨
-END-
编辑 / Mia
校对 / 流云
插图 / Heo jiscon
-主播-
牟晨:我有点无聊但是却古道热肠。我没有太多爱好,只对主持和唱歌执着。我没有大梦想,但是可以稳稳的把握每一个小幸福。我就是我,不一样的东北小伙儿!微信号:muce_006 个人电台:喜马拉雅FM NJ阿木
-没看够?这里还有-
1.选择比努力重要?别开玩笑了
2.“你不就是长得好看吗?”“呵呵”
3.年纪轻轻的,别总把没意思挂在嘴边
4.胡歌和林依晨之所以能成为交心好友,是因为他们都懂得平视自己
支持行动派新书,参与微博话题
#你和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行动#
请回答2017
消费中不公平现象很多人都遇过
比如买到假货、
滴滴司机故意绕远路、
旅游遭强制消费等等
却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一忍再忍……
本期想跟大家征集
“你有没有遇到消费不公的情况?
是如何维权的?”
在公众号回复
“分享+留言”告诉我们吧!
本期奖品抽送新书
《你就是吃了不懂法的亏》
PS:本期的互动留言及获奖名单,会在周日以文章的方式推送给大家,敬请期待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