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伯凡时间
吴伯凡官方账号,分享吴伯凡老师的真知与洞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产库  ·  娃哈哈集团转让“娃哈哈”商标 ·  17 小时前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关于核准怀仁恒源瓷业有限公司等363家企业使 ... ·  昨天  
锦缎  ·  这个小众赛道,炸出三款大药 ·  2 天前  
锦缎  ·  AI科学家出任阿里高管所传递的讯号 ·  2 天前  
禽报网  ·  冻品•2-9\\局部单品继续跌100-300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伯凡时间

幸福是一种天赋

伯凡时间  · 公众号  ·  · 2018-04-28 21:30

正文


2018年4月19日,伯凡书院·CEO Club启动仪式在杭州梦想小镇举行。著名学者、商业思想家吴伯凡先生邀请他的两位好朋友——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搜狗CEO王小川——与杭州的50位CEO相聚在余杭塘河畔,展开了一场思想对话 盛宴。

启动仪式上,三位老师谈及了诸多话题,这篇文章主要整理了三位老师关于幸福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不确定性带来的幸福感

吴伯凡老师说,幸福是下套和解套的关系,有时候,套是客观世界下的,你把这个套给解了,就会产生幸福感。比如说天气特别热的时候,你找到了一个凉快的地方,这就是一次下套与解套。



此外,有些套其实是自己给自己下的。我记得在一次活动上,有人提问,说:“如何才能获得比较持续的幸福感?”我说我有一个损招,就是你买那种起伏性特别大的股票。如果你买了一只比较稳定但是涨幅很小的股票,过了一年才涨了10%,你也许会高兴,但是幸福感不强。如果你刚买完一只股票它就跌到了10%,然后每个月涨一点,到年底的时候,涨幅也到了10%。在这种情况下,你时时刻刻都在感受幸福,持续体验解套的幸福感。

接着吴老师的话,小川总谈到,下套一般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个套是基因层面的,所谓“食色,性也”,生存欲望和性欲无法得到满足时,人就会觉得痛苦;第二个套是道德和法律层面的,它们是一种约束,是反欲望的,即人不能为了自己的欲望去破坏社会秩序,不能因为自己饿就抢别人的食物,这是第二种痛苦;第三个套是自己作,有些投资人投了很多成功的企业,有些企业家最后也让企业成功上市了,但是他们却没有获得多大的幸福感,原因在于整个过程中他们没有经历艰难险阻, 如果你想拥有成功后的幸福感,那么过程就一定是充满痛苦的。


对很多人而言,确定性是痛苦的根源。曾经看过一个笑话,说所谓IPO就是把猪肉从一个地方拿到另一个地方,而他的手上沾满了油,这是一个包赚不赔的事情。公司上市就是打折把股票卖给别人,卖不掉没有风险,卖掉了抽5%的佣金,还有律协政策规定可以多拿15%的股票。股票涨了赚差价,跌了就退给你。

这样的工作很少能够让人体验到快乐。他们享受的不是帮企业成功上市,而是享受内部晋升,因为外部已经确定了。机遇通道变成组织内部谁能够升成MP,谁能够变成合伙人……

幸福的前提是,要能够看到自己的欲望,看到自己痛苦的根源,这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和预期。

公司上市后,我自己谈不上幸福,只是焦虑会相比原来减少了很多。很多人问我公司敲钟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兴奋,其实没有多少兴奋,反而是有一些伤感。

十多年的创业生涯,经历了很多艰难,这其中有辜负,很多人因为相信你才加入,最后因为对你失望而离开;有亏欠,老妈在成都,尽管因为儿子工作干的出色让她感到高兴,但是也没有时间陪她;当然,也有释然,因为上市后能够给兄弟们一个交代,能够真的回馈他们。



我不喜欢追求当下的幸福,我要追求的是终极的人生意义,我自己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

一、尽可能多的认识到世上诸事的规律。 对自己生而为人,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一个交代;


二、争取做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 之前做输入法,想努力提高大家的打字速度,也确实做到了,就挺高兴的。现在做翻译,就是想让大家交流更容易,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出一份力,对国家对社会这种高层级生命体一个交代;


三、传宗接代,把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对自己的基因一个交代。

感恩生活,随喜赞叹

薛老师先从幸福感的对比谈及此问题。他说,到底是现在的人更幸福一点,还是过去的人更幸福一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引入市场经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好像也增加了。这就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我们国家的自杀率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二、男人的自杀率高还是女人的自杀率高?


三、有文化的人自杀率高还是没文化的人自杀率高?

面对这三个问题,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竞争加剧,自杀率肯定上升了,因为男人压力更大,所以男性自杀率高,同理,有文化的人自杀率也更高。

正确的答案是,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其实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而且,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自杀率从之前很高的水平跌落到全世界最低水平之列。

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希望。 人最害怕生活在年复一年的场景中,看不见前景,没有享受快乐的途径,多活一天和少活一天似乎没什么区别。



在城市集聚区,有高层人群,也有底层人群。即使是那些处于底层的、事业还没完全发展起来的人,内心也都有过非常快乐的时光。尽管财富状况不满意,生活状况不如意,奋斗得非常辛苦,但是每个人能够看到希望,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做什么的那种快乐,我自己拥有过这种快乐,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也拥有过。

我自己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像吴老师讲的,每个人生而为人的概率是相当低的,这样难得的机会,你不好好享受一下吗?每天早上,当我拧开家里的自来水龙头,感受到流出来的热水的温度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天赋

吴老师说, 幸福是一种天赋,每个人感受幸福的配比不太一样,它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幸福,一种是消极幸福。 薛老师属于前者,小川总属于后者。积极幸福的人什么都随喜赞叹,觉得什么事都很有意思,这是一种天赋。



而一般在科学事业上或者艺术事业上有特别高成就的人,都偏向于消极幸福,他会把自己的目标悬得很高,很多在别人眼中的好成绩,在他眼里也是不过如此。

进化论上讲,快乐其实是一种进化的必要设施,是一种短暂的激励机制,一旦实现了应有的目的,就会立即撤销,所以快乐不会是永久的。就像我之前讲过的,鸟语花香都是大自然的营销系统,开花是为了吸引昆虫授粉,一旦目的实现,手段就没有必要了。为什么花开后很快就会谢,为什么漂亮姑娘的美貌总是很短暂,原因其实很简单,产品都卖出去了,广告牌还放着干嘛?

很多人都渴望永恒的快乐,想要追求持续的幸福感,但其实痛苦才是人生的常态,快乐与幸福是一种“意外收获”。 基督教和犹太教 有安息日和工作日之分,上帝也是干六天活,休息一天,这也可以看做痛苦和幸福的配比。

关于幸福,吴老师在之前的课程中也提到过,我们要学会减少自己的拥有感和占有感,预料之中的东西越少,意料之外的惊喜才会越多。要像曾国藩那样,“每遇幸事,常念天之过厚于我。”幸福,是真诚的期待和自己辛勤劳作的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