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玩物志
值得买的未来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MINISO名创优品  ·  我「想开」了!全球盲盒节,开心出发! ·  昨天  
玩物志  ·  名创优品,「炒谷」上瘾 ·  6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Miu Miu 的“千金”标签哪来的?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玩物志

在一场「灵光涌现」的科技艺术展里,感受新世界的通灵术

玩物志  · 公众号  · 购物  · 2024-12-27 11:58

正文

「人工智能能够自行创造艺术,找出新的科学发现。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人工智能甚至可能创造出新的生命形式,方式可能是编写遗传密码,也可能是发明某种非生物的代码,从而赋予非生物实体生命。」
尤瓦尔·赫拉利在今年 9 月出版的新书《智人之上》中做出这样的判断。
打破生命的界限,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
⼈类、⾮⼈类;⾃然、⾮⾃然;科技、超科技之间有怎样的深层联系?
由费俊、王乃一策展的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以「灵光涌现」 (Earthwise) 为题,50 位参展艺术家与科学家利⽤数字技术和混合互动媒介,透过前沿科技对⾃然万物进行探究,试图捕捉并呈现万物的「灵光」,为观者营造一种超越感官的知觉体验。
占星术、电子荒原与技术萨满
霓虹灯,广告牌,摩天楼,破败的城市和雨雾缭绕的夜空,无法辨别是人类还是机器人的身影……赛博朋克的视觉元素已经不再新鲜,甚至成为想象未来技术控制之下的社会图景的一种模板,人类在高技术的夹缝中疏离地生活。 
乌托邦式的未来设想,让我们不禁去思考人类存在的本真究竟在于何处?当技术逐渐模糊人类与非人的边界,我们的生活又将去向何方?BATB 不仅利用技术媒介将科技美学发挥到极致,同时将技术哲学与伦理带入公众视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之纲教授的作品《图恩格尔》贯穿展览的一层与负一层,以未来考古的视角构建出电子荒原上混杂着原始信仰与智能科技的生活图景。从古埃及金字塔到汉墓神道柱,每个文明都有属于自己的纪念碑,以延续回忆、构造历史、储存一段辉煌的往昔。而在《图恩格尔》中,PC 主机、服务器和电子元件组成的高塔成为新世纪的纪念碑,矗立在电子荒原之上,网线与光纤如同星河、血管和神经末梢,在这片废土中流动。 
《图恩格尔》,王之纲,2024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图恩格尔》,王之纲,2024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中的影响由 AIGC 生成,将远古部落、萨满巫术与电子废弃物、智能机器相结合,硅基废墟成为新的「雅典卫城」,在废墟之中,我们感慨历史的不朽痕迹和时光易逝,艺术家用未来考古的方式将我们带到另一个时空,技术能否取代自然成为新的拜物教?是科技得以不朽,还是原始信仰得以永恒?
《视野》,Quadrature,2024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德国先锋艺术组合 Quadrature 的作品《视野》中,用人造卫星进行占卜,输入生日便可获得一张属于自己的卫星星象。通过与参与者生日相近发射的卫星的特性,占卜参与者的性格、专长、领导力等等。
占星术作为远古时期预见未来的占卜之术,构建了一套将宇宙、星系与人类个体命运相对应的系统,让宇宙万物与人类相连。如今在地外有超过 3,000 颗卫星和数以万计的碎片,这些卫星与碎片作为一种人造自然将会参与到星座运势之中。人类在发射卫星、改造自然的同时,是否也在以某种神秘学的方式改变着自身的命运?
从生物艺术到生命艺术
科技得以使我们用高分辨率的显微镜观察细胞运动,得以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循环系统,得以知晓植物的智慧与情绪……
植物作为地球上的原住民已经存在了 35 亿年,而人类大约诞生于 500 到 700 万年前。我们依靠植物的吸碳排氧得以有足够的空气,植物也是食物链的一环提供了最基础的能量供应。在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素食者》和《植物妻子》中都用想变成植物的女人隐喻一种生命状态。
观察植物,如同仰望星空,绝对理性与生命政治都在此生发。
BATB 2024 展览现场:《共鸣》, AoHI 混合智能艺术实验室,智能可穿戴互动装置,尺寸可变,2024图片由 BATB 提供
BATB 2024 展览现场:《共鸣》, AoHI 混合智能艺术实验室,智能可穿戴互动装置,尺寸可变,2024图片由 BATB 提供
植物还可以抚慰和疗愈人类的情绪,AoHI 混合智能艺术实验室的智能可穿戴作品《共鸣》利用 γ-氨基丁酸对神经系统的安定作用,将可以根据湿度与盐碱度的变化能迅速产生累积 γ-氨基丁酸的豆科植物(小巢菜),与穿戴装置结合。作品通过检测植物根系的湿度与盐碱度的变化,提取豆科植物的 γ-氨基丁酸的数值波动,并将这些生物数据转换为驱动穿戴装置内透明氧泡运动的动力,同时γ-氨基丁酸液体随着动力在培养器与穿戴中不断循环,旨在构建情绪的自然疗愈,自成一个生态调节系统。
《花园之水》,克里斯塔·佐梅雷尔和劳伦特·米尼奥诺,2024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克里斯塔·佐梅雷尔和劳伦特·米尼奥诺的作品《花园之水》构建了虚拟的水景世界,观众通过抚摸植物与全景屏幕互动,当观众靠近悬挂的真实植物时促发了一种生态感知,随即将产生的生物电信号捕捉,并投射在弧形屏幕生成虚拟景观。以植物为「界面」 (interface) ,链接人类与技术,现实与虚拟,反射一种「植物赛博格」形态。
《新陈代谢》,托马斯·费因斯坦,2023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新陈代谢》,托马斯·费因斯坦,2023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自然界中,新陈代谢是每个细胞内部不断发生的过程。这一过程普遍而基础。基于此,费因斯坦于 2017 年开始构想系列作品《新陈代谢》(METABOLICA),并于 2020 年得到了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的支持。艺术家将鲸鱼、潜艇和光生物反应器融为一体,藻类蜿蜒流动,如生命之线般肆意生长、蔓延。《新陈代谢》不仅是一件雕塑作品,更是一个动态系统,呈现了自然的新陈代谢过程,探索了生命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
瞬息万变,技术如何构建场景与幻境
艺术家用技术构建出一个个超自然的场景,如同通灵之术,造梦之景,引领观众一步步进入无意识的幻境。展览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的技术成为造梦的工具,在数字梦境中,肉身与机械,个体与自然,时间与空间,宇宙与无限,都被消解与融合。
《光翼 II》,乌韦·里格尔和刘一囡,2019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光翼 II》,乌韦·里格尔和刘一囡,2019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光翼 II》,乌韦·里格尔和刘一囡,2019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 arc/sec 实验室的作品《光翼 II》中,乌⻙·⾥格尔和刘⼀楠运用创新渲染技术,精准投射立体图像于移动全息网屏上,让观众能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空间中触摸并感知多维度的数字内容。引导观者穿越⾍洞,与三翼⽣物互动。观众通过转动机械装置中的控制轴,与 AR 影像互动,光影变幻之中,植物、昆虫、动物、算法、数据、宇宙在三维影像中奔涌而来。机械装置成为一种生命体,在人与非人中游走穿梭,无比真实地冲击着我们的感官。
《外星之地》,多米妮克·冈萨雷斯-福尔斯特,2022 年,图片由蛇形画廊和艺术家提供
在无垠伟大的星际虚空中,在人类理性无法企及的维度之外,潜伏着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可描述的存在。法国艺术家多⽶尼克·冈萨雷斯-福尔斯特的作品《外星之地》创造了一种视觉深空,随机生成的发光抽象形体让我们与「完全他者」接触。这种空间光影将人类对外星生命外形的先验概念和判断悬搁,而直接审视纯粹的感知与意识本身。作品通过与抽象外星生命的互动,创造了面对未知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启发人们思考在语言无法企及的领域如何理解非人类。
BATB 2024 展览现场:《存而有疑》,叶锦添,2024 年,图片由 BATB 提供
BATB 2024 展览现场:《存而有疑》,叶锦添,2024 年,图片由 BATB 提供
BATB 2024 展览现场:《存而有疑》,叶锦添,2024 年,图片由 BATB 提供
享誉国际的电影美术指导、奥斯卡奖得主叶锦添专门为此次展览打造了四个剧场空间,用光斑、声音与影像引领观众感受地狱、人间、天堂与未知四重空间。每一场域均由一盏引路的光源指引,从第一个空间到第四个空间,入口层层变矮,观众需要弯腰俯身才能进入最后的「未知」场域。四个空间的影像与声音不是同时播放的,而是在线性与非线性的时间顺序中轮回。如沉浸式戏剧般,观众不仅仅是艺术接收者,也是空间的参与者。在这个生命剧场之中,恐惧、孤寂、热闹、温暖、疏离、陌生、平和、释然……轮番变换,如正午之光,暗夜之墟,鳞次栉比的未来都市,触不可及的洪荒宇宙。在第四重「未知」空间中,自然与人造的形态配合着雷雨轰鸣的声音,艺术家所创造的幻境让我们再次思索生命这场表演,我们将经历的是轮回还是终结?
从感官到感知,科技艺术延展未来体验
在等离子的流星雨中冥想,
感受植物植物的喜怒哀乐,
用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相撞的粒子雨谱曲,
在地球振波的低语中起舞……
技术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感受自然与宇宙。
《流动之下》,A.A. Murakami,2023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流动之下》,A.A. Murakami,2023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艺术组合 A.A.Murakami 的作品《流动之域》中,由等离子态激发的闪电在玻璃与雾气之中若隐若现、自然翻涌,让等离子态的氪气可视化,让观众在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物力、化学、自然现象中感受时间、自然与万物。艺术家安德里亚·安那尔和蒂博·布雷韦特创作的作品《特殊乐谱 III》捕捉了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相撞产生的次级粒子雨,将其实时转化为撞击容器产生的音频。宇宙之声被如此转译,宇宙能量在此刻变得可观可感。
《特殊乐谱 III》,安德里亚·安那尔 & 蒂博·布雷韦特 (AATB),2023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策展人费俊提到,由于新的技术打开了我们感知的通道,我们能感受到粒子的存在,能感受到地球的脉动,能感受到等离子的旋律。新的技术延伸了我们的感知能力,让我们能和所谓人类之外的生命体进行对话。
同时,智能可以让我们对灵性产生更广义的理解和认知。换句话说,是用更广义的生态思维来看待什么是智能,不仅是人工智能,还有植物智能、行星智能,以及地球本身。如同盖娅假说一样,将地球本身作为一个生命体,去体会宇宙万物所自然具有的内在生命力、能量与智慧。
《无垠的低吟》,王东翰,2024 年,图片由 BATB 提供
「在云的下面,在毁灭性的洪流横冲直撞、毁灭性的爆炸彼伏此起的原野上,是渺小、脆弱的人的身影。」这是本雅明在 1935 年面对印刷术对说书人的冲击时发出的感叹。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带来的都会对现有社会带来地动山摇的震荡,摄影术让写实绘画跌下神坛,机械复制时代将艺术品的「灵韵」 (Aura) 消解,AIGC 开始让设计师丢掉饭碗。在惊恐于人工智能产生意识的奇点时刻,我们重新思考人的主体性,思考存在的本质与生命的价值。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与技术协同进化的可行路径,也带领我们重返智能背后的灵性时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元论哲学认为,世间的所有存在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宇宙星河、自然万物、人类与非人、微观粒子、意识与本质……在以科技为媒介的创作中得以互联沟通。科技不仅仅可以解放生产力,更可以释放想象力,用物质手段带来超物质的幻想。
在这场以「灵光涌现」为主题的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BATB)中,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与意识的沉浸式体验。通过全球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创作与探索,展览将我们引入一个充满未来想象与哲学反思的多维空间。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展览邀请我们重新审视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反思人与非人、自然与人工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科技如何成为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新语言。
作者|张婉琳


iPhone 17 Pro 系列摄像模组迎来大改/微信上线「送礼物」功能/喜茶推出HelloKitty联名活动|惊叹周报



名创优品,「炒谷」上瘾

 每次点击,都是你对明日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