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正值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许鞍华导演新作《明月几时有》先声夺人。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艺恩开展的暑期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截止7月3日《明月几时有》上映3天后的满意度得分83.6分,成为目前年内单片满意度冠军,这也为正式拉开帷幕的2017暑期档奉献了“开门红”。
1997-2017,在香港回归的20年中,许鞍华导演也走过了从50岁到70岁的辉煌历程,她一直以唯美、流畅、安静的笔调波澜不惊地为观众奉献着佳作。这一次她用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将时间拉回至抗日战争时期,以东江游击队的真实生活为蓝本,再现了香港这座沦陷之城的生活景象和家园理想、烽火儿女的故事。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除了是截止目前的年内满意度冠军外,与以往(2015-2016)暑期档影片相比,《明月几时有》的满意度仅次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年,83.9分),与《滚蛋吧,肿瘤君》(2015年)并列排名第二名。而与历史上调查过的21部剧情影片相比,也仅次于《老炮儿》(2015年,86.4分)排名第二。同时,影片首日票房接近2000万元,一举刷新了许鞍华作品首日的票房记录,此前《桃姐》首日票房1200万元,《黄金时代》首日票房800万元。
过去的几个月中,好莱坞商业影片主要通过快节奏的故事迎合了观众的视听快感需求,而《明月几时有》则用情感去引领观众,从细节着手,自然而渐进的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中。
《明月几时有》在抗日战争的战大背景下,将普通香港市民之间真挚的亲情和友情,纯洁而又无奈的爱情,都转换成了炙热的爱国之情,平凡、心酸却更显伟大。在满意度调查的三大指数中,影片思想性得分最高(84.4分),其次是传播度指数(84.1分),这都说明影片引起了观众思想情感的共鸣。在历史调查的110部影片中其思想性指数进入前三位,得分83.0的观赏性指数位居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