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二爷鉴书
第一时间向大家推荐好书和介绍,同时坚决揭露烂书,以IT、互联网行业为主。个人品味,仅供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人物  ·  AI新贵,深陷资本漩涡 ·  3 天前  
极点商业  ·  领先半步,李彦宏要靠“有用”创造世界 ·  6 天前  
赛博禅心  ·  第一次上播客:聊聊我的年度 Top 10 ·  6 天前  
赛博禅心  ·  第一次上播客:聊聊我的年度 Top 10 ·  6 天前  
奇舞精选  ·  2024 你还在用 CSS 框架吗? ·  1 周前  
奇舞精选  ·  2024 你还在用 CSS 框架吗? ·  1 周前  
幽兰行天下  ·  慢点就好,不是不要 ·  1 周前  
幽兰行天下  ·  慢点就好,不是不要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二爷鉴书

选择的空间和沉没的成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二爷鉴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4-08 08:08

正文

这是一本经典著作,我读过不止一遍,随着阅历的增加,书中的经济学思维工具也变得越加鲜活和具体。这本书的立意本身就很实用,它并不是以教授经济学为目的,而是从经济学的概念出发去解释我们的日常生活,值得一读。

海因里希·伯尔写过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环游世界的富翁叫醒正在海滩上打瞌睡的渔夫,给他支招,如何才能扩大自己的生意,赚更多钱。渔夫问赚那么多钱干啥,富翁激动地说有钱多好,有钱就可以在海滩上打瞌睡了啊,渔夫翻了个身,说我再睡会儿,你自己捋一下思路。

这个寓言故事被广为传颂,用来教育大家不要为了追求虚荣和金钱而忽略真正的幸福体验,财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海滩边打瞌睡才是人生的真谛。

经济学不大同意渔夫的看法,首先富翁和渔夫的瞌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成本就大不相同。

这里的成本并非指机票酒店和旅行团这些花费,而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为了打这个瞌睡,富翁和渔夫放弃做其他事情的机会——对于富翁来说可能放弃了去车展买辆新款法拉利,而渔夫则可能放弃了跟隔壁老王打斗地主——这些做其他事情的机会能够带来的潜在收益,就是他们两位打瞌睡的「机会成本」。

寓言中的富翁可以不来海滩睡觉,转而去买法拉利,可是对渔夫来说,即便不睡觉,也不大可能换成车。更多人之所以想成为富翁而不是渔夫,其实并不只是为了海边的那一场盛大的瞌睡,而是因为拥有财富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选择空间,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即是自由。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有钱人很难享受一些简单的快乐,因为对他们来说,躺着打个瞌睡的机会成本太高了)

我们经常感慨年轻人穷,翻一下银行卡余额好像说的挺对,其实年轻人拥有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时间和可能性,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富有」。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他们兜儿里揣着咱们千金难买的光阴。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们做出选择的成本并不是明码标出来的价格——比如我们买这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要花三十多块钱,放在书架上,别人看见了,问说这书花了多少成本,我们通常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十块」,可是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所谓的三十块,背地里指的其实是三十块可能带来的其他潜在收益。

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也应该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选择,比如一个程序员要选一门语言,就要考虑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如果你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能掌握的其他技能,以及可能带来的收益。

如果选了 Swift,几个月后你突然发现代码不能编译了,于是又要学一门新语言(也叫 Swift,它还说过几个月你再试试,能编译算我输),而同样的时间,你或许已经可以读完 C++ 标准库的一小部分了,如果你干脆选择去做一名产品经理,厉害了,你可能已经完成了够三十个工程师苦干一整年的需求文档。

经济学在这里引入了另一个概念叫做「比较优势」,讲的是在我们做选择时,要关注把资源投到哪里才是在整个市场环境中更有竞争力的。它不同于「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很好理解,比如说池老师比我更会写程序,在编程这件事情上他拥有绝对优势,同时,他比我更擅长运营微信公众号,也拥有绝对优势。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俩组成一个团队,在他认清了我做什么都不如他的残酷现实之后,应该怎么分工呢?经济学的做法是,让有绝对优势的老池集中精力去做优势较大的事情,而让绝对劣势的我去做劣势较小的事情。通俗的讲,就是说虽然我运营微信公众号干得不如老池,但没有那么不如,而他代码写得比我好太多,所以让他去写代码,我运营微信,而运营微信也就成为我在这一环境下的「比较优势」。

这让我们在那堆做啥啥牛的神童中找到了一丢丢存在感,面对他/她们,尤其是那些从少年班毕业一直读到博士的人,嘴里能讲几门语言,手上又能编几门语言,你该怎么办?朋友,不要绝望,你可以去做产品经理啊。

另一方面,经济学是一门关注未来,关注动态的学问,也就是说,富翁和渔夫在海滩相遇的那一瞬间,经济学已经不在意富翁花了多少机票钱,或渔夫昨天有没有浪费自己的赚钱机会,过去的一切若已无法创造任何额外的收益,就会被统称为「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反直觉的,比如我们去看电影,买了票进去看了三分钟发现特没劲,想走。这时我们会本能地想「票都买了,不看完太浪费了」,但事实上在那个瞬间,电影票钱已经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你面临的是无关票价的另一个选择——钱都已经浪费了,还要搭上时间吗?

经济学讲究在边际上思考问题,是一种既往不恋,纵情向前的姿态。

我们在做产品运营的时候经常说一个词叫「止损」,比如已经花了资源做运营活动,甚至花钱买了流量,进来之后发现转化存在重大错判,还要不要继续?有时候看到几万块都花出去了,我们再赶紧策划个别的活动吧,别把钱浪费了。注意,在这个边际上,你要考虑的是搞新运营活动可能花费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跟已经花掉的几万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还有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情侣相处,觉得这姑娘/小伙子实在一般,可是因为谈太久了,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时间相处和磨合,不舍得分。或者在一公司待了很久,虽然觉得没啥大发展也没什么前途,但好像如果走了,之前的付出就「白费了」。

这些都是沉没成本,站在当下,我们考虑的应该是未来,所有尚未发生的付出和可能得到的收益才是影响我们选择的唯一因素。

当,一艘船沉没海底,过去就让它过去,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放弃,谁在情场叱咤几十年没遇上几个人渣,在股海浮沉半辈子没买过几只拦腰跌停的股票呢,对吧。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长,其实翻来覆去在说的就是机会成本、比较优势、沉没成本这么几个概念。经济学中的工具,远比此博大精深。前些日子曹政老师在公众号上发文呼吁大家应该读一点微观经济学,老池也从一本经济学著作中得到启发写了那篇《为什么老板更愿意听信外人的意见》。

经济学不是阳春白雪,概念公式,纸上谈兵,而是能够实实在在帮助我们做决定和解释的工具。也建议大家不要读得太仓促,而是边读边把概念放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里,试着用经济学的眼睛去看待那些是是非非,就像书的标题说的那样,用经济学的思维武装自己。

只有这样,经济学才对我们有意义。

如果弄懂了经济学,发现当下换一份工作是你更好的选择,怎么办?不妨关注下面的广告,你懂的(咔嚓咔嚓)


优秀人才不缺工作机会,只缺适合自己的好机会。但是他们往往没有精力从海量机会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个。

100offer 会对平台上的人才和企业进行严格筛选,让「最好的人才」和「最好的公司」相遇。

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 100offer,谈谈你对下一份工作的期待。一周内,收到 5-10 个满足你要求的好机会!

推荐文章
商业人物  ·  AI新贵,深陷资本漩涡
3 天前
赛博禅心  ·  第一次上播客:聊聊我的年度 Top 10
6 天前
赛博禅心  ·  第一次上播客:聊聊我的年度 Top 10
6 天前
奇舞精选  ·  2024 你还在用 CSS 框架吗?
1 周前
奇舞精选  ·  2024 你还在用 CSS 框架吗?
1 周前
幽兰行天下  ·  慢点就好,不是不要
1 周前
幽兰行天下  ·  慢点就好,不是不要
1 周前
霍老爷  ·  王林死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