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零售参考
中国新零售研究影响力媒体——专注新零售行业分析、消费升级及品牌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亮相2025GDC ·  9 小时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亮相2025GDC ·  9 小时前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5 ... ·  昨天  
跟宇宙结婚  ·  一屏文:打吗?不打可不看|跟宇宙结婚 ·  2 天前  
跟宇宙结婚  ·  日常唠叨:上饿了么搜【跟宇宙结婚】领红包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零售参考

深夜炸裂!阿里财报全面爆发了

新零售参考  · 公众号  ·  · 2025-02-22 14:22

正文

作者 | 钱游
来源 | 电商最前线

对阿里的估值逻辑不能只看电商了!

作为国内唯一个云计算和AI都具备的企业。


市场现在看的不是它的电商能挣多少钱,而是它会为AI花多少钱。


就在阿里巴巴最新财报一出,股价瞬间暴涨。


图源:百度股市通


阿里巴巴美股盘前更是涨幅扩大至6.5%,直接起飞。

图源:证券时报


回想上桌的马云,再看完阿里的财报,我彻底悟了。




阿里财报确实不错

有差距,有空间,有惊喜


直接来看几个重点。


第一,收入增长稳健。


当季营收 2,801.54亿元 (同比增长8%) ,经营利润飙升 83%至412.05亿 元。


其中,净利润增长333%至464.34亿元 (主要受益于投资价值重估及资产减值减少)


图源:阿里巴巴财报


第二,云业务复苏亮眼。


云智能集团收入317.42亿元 (同比增长13%)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6季三位数增长,战略地位大提升。


图源:阿里巴巴财报


财报特别指出, Qwen(通义千问)模型家族已是全球最大的AI模型之一,且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绩。


图源:通义千问


第三,资本运作激进。


除了此前抛售高鑫零售、银泰等非核心资产套现超26亿美元,阿里还斥资13亿美元回购股份,发行50亿美元优先票据优化债务结构。


图源:阿里巴巴官网


这里插一嘴,阿里已经明确表态: 盒马不卖!


可见,阿里的资产负债表正在向核心聚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管理层将 AI定位为“数十年一遇的经济重构机遇” ,明确两条核心赛道:


其一,是要重振淘天电商业务。


财报提到,客户管理收入增长9%,88VIP会员4900万 (双位数增长) ,发力用户体验、商家运营效率优化。


图源:阿里巴巴财报


其二,就是云计算+AI的军备竞赛要开始了。


未来三年云基础设施投入将追平过去十年总和,锁定“95%大模型Token云端传输”的终局判断,云业务定位转向“AI智能电网”。


针对老本行电商,总的来说, 当拼多多用低价横扫五环外、抖音电商靠内容种草收割年轻人时,淘天不得不以“价格竞争力商品+88VIP会员权益”的组合拳守住城池。


数据显示,88VIP会员年均消费额是普通用户的8倍,但4900万的会员规模仅占中国中产人群的冰山一角。


更值得警惕的是,大量新增订单来自"9.9包邮"专区与百亿补贴,导致客单价持续承压。


电商最前线了解到,有服饰类目商家坦言:"平台流量越来越向低价商品倾斜,我们不得不参与'满200减30'活动,利润空间被压缩到临界点。"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 这份财报的核心看点,或许不是老本行——电商,而是新的核心战略中的核心——AI。


从数据来看,光是阿里云,就收入317亿,相当于中国第二大云厂整年收入。


最牛的是AI服务收入每季度翻倍,但问题是建"发电站"太烧钱——这季度现金流暴跌31%,等于每天烧掉近1亿。


因此,主营业务如淘宝、天猫、菜鸟等业务现在已经进入停止增长的阶段,存量业务的博弈也没有优势。


图源:淘宝


而市场更关注阿里云的业务。


要知道,亚马逊、微软、谷歌能有今天的股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云业务的高增长,稳定盈利和高利润率,云计算已是国际大厂角力的新战场。


阿里云也是如此,令人欣喜的一点, 是阿里云在没有deepseek的情况下恢复双位数增长,利润率上升到10%。


同时,整个科技界也都在期待deepseek给中国科技股的重塑,横向比较一下微软和aws的利润率40%,也确实说明了差距,但这也是空间。




阿里还是太超前了

断层式的巨头


虽然2025年,电商格局已经不再是淘天、拼多多、京东,而变成了 淘天、拼多多、抖音。


但相交变换的老二和老三,阿里的战略布局已经甩后者太远了。


有微博大V@阑夕老师表示,读完了阿里此次财报的会议记录,由衷觉得最大的 功臣当属 IR(投资者关系)团队。


他们极为成功地将吴泳铭的理念贯彻到位,清晰地把阿里从那个被抖音、拼多多追赶威胁的电商公司形象, 转变为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执着于 AI 叙事巨头 ,这简直堪称胡迪尼式的华丽新旧更替。


图源: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及董事吴泳铭


最直观的体现是在电话会议上,投行提出的 6 个问题里,有 5 个都聚焦于 AI 业务的进展


而电商相关问题已鲜有人问,这充分彰显了对资本市场预期管理的卓越成效。


鉴于财报整体表现超出预期,参会管理层的发言颇为大胆,还透露了一些预计不会出现在通稿中的具体数据和主观判断,在此列举部分要点供大家参考:


AI 是几十年一遇的重大机遇,阿里的战略要着眼于最终格局。


即当 80% 的人类劳动被替代,且全球 GDP 中约 50% 为工资的情况下,那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产业大重组,必须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筹备。


预计未来 95% 的大模型 Tokens 会在云端传输,本地传输仅占 5%,所以阿里会更加坚决地在云计算这一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 未来 3 年投入的资金将等同于过去 10 年投入之和。



阿里云在底层设计方面极为用心,从最初就考虑到要兼容各类不同芯片,以应对诸如禁售等不可抗的政策变动,投资者无需担忧资金无法有效投入。


AI 如同电力,各家提供的商品差异逐渐缩小,盈利重心转移到了 “电网”。


而阿里云就如同电网,承担着托管市面上主流模型并将其输送到千家万户的重任。


图源:阿里巴巴


阿里自身拥有强大的产品线来推动 Qwen 系列落地,特别提及了夸克、钉钉、高德这三款产品。


而夸克是中国 2C 市场用户量最多的 AI 应用,钉钉则是 2B 市场的核心资产。


从今年春节起,推理需求开始激增 (虽未明说,但显然是 DeepSeek 带动的) ,新增调用需求中 60%-70% 属于推理。


电商最前线制图


不过也强调了中国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表明不能以国际市场的利润率标准来衡量中国市场。


Qwen 虽开源但并非免费,能产生 API 收入,只是数额较少,别期望借此大赚一笔。


Qwen 更像是一个口碑极佳的 “钩子”,在客户使用 Qwen 的过程中,会创造诸多交叉销售的契机,助力其他云产品的销售。


基础模型的能力虽渐趋相似,但后训练市场前景广阔,不同行业、公司都有让选定模型适配其私有数据集的需求,而这些工程都将在云端运行。


其中,云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




吴泳铭的电话会议

透露大消息


相对于财务报表的确定性数据, 更具意味的信息往往是管理层电话会议中。


蔡崇信和吴泳铭把AI浪潮的想象空间拉升到全民的维度——用GDP计算。


GDP的计价里有50%是工资,未来这80%的部分会被AI计算。


朋友们知道这话的含金量吗?


以前的电商卷GMV,充其量对标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就不到三成线上化。


而今阿里提出的命题是经济总量的40%都将被数字化改造,这种量级跨越绝非商业模型层面的创新,堪称惊艳。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的战略布局,阿里已形成完整的基础设施优势链:算力层面坐拥亚太第一、全球第四的阿里云服务;算法维度掌握国内领先的开源大模型通义千问。


而当电商同行仍在构建AI技术应用的底层框架时, 阿里系产品矩阵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这种超两个代际的产业势能差,决定了资本市场必然以不同量纲重估其战略价值。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投资者开始修正价值评估框架:相较跨境电商等存量市场的低效竞争, 阿里在算力基建与通用AI的整合叙事显然具有更可观的溢价空间。


马云此前坦承传统电商形态存在阶段性瓶颈的深层逻辑正在获证。


图源:小红书


新经济范式的终局图景已逐渐清晰,这不是GMV的简单增量游戏,而是围绕经济基本盘的重构。


需要指出的是,逍遥子体系下的新零售战略虽在局部遭遇挑战, 菜鸟、盒马等实体业务仍需经历模式验证期。


电商最前线拍摄


作为临危掌舵的吴泳铭对战略主航道的精准取舍,足以证明其领导力的真正价值。




拼多多、字节跳动崛起之后

阿里的位置是什么?


过年一年,可能是阿里高层变化最频繁的一年。


创始人重掌核心,蔡崇信、吴泳铭等元老深度介入一线业务,弱化职业经理人体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