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底部添加微信,加入
燃料电池
产业交流群
6月4日-6日,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 2024),在上海嘉定区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召开。
大会期间,德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纳)作为设计及制造高效动力推进和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全球领先企业之一受邀参会。其中,
德纳中国区总裁 陈胜强、德纳亚太区市场及政府事务执行总监 文君竹
接受了势银能链的采访。
面对当下全球氢能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各国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动力度和意向均有所不同。对此,文君竹表示,如果把时间线拉长的话,不论是曾经的燃油车和现在的锂电池车,它们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区域发展或侧重是有所不同的。
这是一个综合原因,关系到了当地的市场发展、客户需求、法律法规以及能源结构,当然也包括了地缘环境综合的因素,各地区肯定会有不同的侧重。例如,欧美地区在氢能多个领域多有所布局,它的侧重就是在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层面,包括乘用车已有量产的产品,这其中包括了丰田、本田等企业。
如今的中国,在氢能领域也有较大的规划工作安排和积极落实,但现阶段在技术的成熟度或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还是急待去提升的。在基础设施方面,目前国内加氢站还处于发展阶段,而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下一步的发展,则更多的是聚焦于长距离或长续航、大功率方向,从终端用户的角度出发,需要大力发展加氢站,不断满足加氢要求。
同时,随着上述因素的不断克服与改善,氢燃料电池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是极具前景的。就从电动车发展历史来看,其研究发明的时间比燃油车还要早五年左右,但此前并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使用,直至过去十年获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和国家支持,锂电池车才实现了极速增长。以此为参考,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或将在未来出现拐点,但是在短期内来看,更多还是在商用领域。
随后,
陈胜强就德纳旗下双极板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优势介绍和产业解读:
德纳目前在国内外的产品应用主要集中于重卡领域,具体原因如下
——
从国内来看,选择推行这一领域是和国家双碳战略紧密相关的,如果是城市短途应用,现阶段的电车已具备满足相关目标或指标的条件,且在成本方面也具有优势。
从双碳出发,汽车行业尚未解决的问题就是重卡领域的双碳排放。而电动重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里程焦虑的现实问题,从这一技术层面考虑,氢燃料电池将是解决重卡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经过了实践论证可行的技术。
因此,德纳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坚定不移研发这一领域的产品创新和拓展。双极板这一部件更是基于德纳在密封件领域所进行的设计、工艺和知识产权的积累,公司在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具备了足够的优势,在成功做到国内价格水平的同时,还兼顾了产品的可靠性。德纳希望通过精准的定位,研发生产双极板,来实现推动产业化发展的美好愿景。
目前,德纳旗下双极板产品也已通过了
25000h的可靠性验证,完全满足氢燃料电池汽车实际工况的应用需求。
那氢能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就是三个问题,一是可靠性,二是积极性,最后就是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包括了制氢、储氢、加氢、运氢等,这和电车发展也是一致的,需要靠国家来主导。
期间,德纳所期望和践行的就是,携手整个氢能行业客户共同提供可靠、经济的解决方案,公司支持几乎所有传统及清洁能源车辆制造商,并通过提供传动及驱动系统,包括软件和控制的电动技术,以及热管理系统、密封产品和数字解决方案来助力产业塑造可持续发展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在FCVC 2024技术展览会上,
德纳也是携旗下自主研发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和电解槽金属双极板等产品
,闪亮登场,吸引了超百余名专业观众现场参观交流。具体展品介绍如下——
德纳利用现有技术组合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颠覆性的金属双极板,自研局部碳涂层工艺和集成式密封筋技术消除了传统金属双极板高成本、结构复杂的障碍,并能够实现最佳性能。目前该产品已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且德纳坚信该技术能够推动氢燃料电池应用的商业化进程。
德纳致力于开发创新技术推动能源转型,用于
PEM氢电解槽的新型双极板设计展示了我们如何能够快速调整我们的先进技术组合,以满足新的市场和应用。德纳的金属集成双极板由钢或钛制成,具备各种涂层选项,用于活性区域的表面处理。通过更好的流场设计来减少电损耗同时还提高了电堆效率,并且它们集成了模制密封,可以在高达50bar的工作压力下防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