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众号改变了规则,推送不按时间顺序,如果不想错过《
思维纪要号
》的文章,请设“星标”并且经常点击“在看”,感谢大家支持!
本公众号是《思维纪要社》的备用账号,通道↓↓↓
所有内容都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感谢理解
问答回顾
能否介绍一下最近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动态,特别是在需求方面的变化?有哪些关键数据或指标支持了数据中心市场复苏的观点?
在过去的两周内,我们走访了中国top ten数据中心供应商,并结合二季度产业链动态发现,中国数据中心市场需求正在显著改善,这与宏观经济走弱的趋势相反,也与市场预期有较大出入。主要证据包括BAT等大型企业在二季度接近100%的增长,以及对全年资本开支的乐观指引,预示着此前压缩资本开支趋势已结束。此外,二季度中国区服务器出货量增速达到21%,且价值大幅提升,表明客户需求健康;行业龙头DDS客户上架情况连续创造新高,下半年国内市场预计每季度将实现15000至2万平方米的高水平移动速度,这些都显示了行业回暖的明显信号。
目前市场回暖是否导致价格回升,投资回报如何?
虽然市场总体回暖并非突发式增长,但资产层面回报并未因需求反弹而下降。相反,在利息走低的情况下,项目实际股东的回报较过去两年略有好转。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当前数据中心市场变得更加乐观。
对于纯中国exposure的公司如Vnet,您认为是否存在追赶机会?
我们认为Vnet等纯粹中国暴露的公司有机会赶上市场复苏的步伐。然而,当前复苏的需求较为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厂,特别是服务类企业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且主要集中在北京周边及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这些地方拥有便宜的电费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因此,未来复苏的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H20的GPU供应情况,这是潜在的最大下行风险。
在云相关领域的需求方面,未来一两年是否会呈现快速成长的迹象?
目前看来,中国的云相关需求似乎正处于稳定阶段,尚未出现快速成长的迹象。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这种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变。建议关注后续市场基本面的变化,特别是量的积累带来的价格回升可能性。
阿里云是否正在经历收入结构的变化,并预计何时能恢复两位数增长?
阿里云确实在经历收入结构的调整,其中包括清理低质量业务,同时在互联网公司和AI需求推动下整体收入有所回升。根据阿里的指引,其云业务增速将在今年4Q至明年1Q这两个季度内恢复至两位数,并且目前来看进展良好。
当前半导体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动态和变化趋势?
当前半导体领域关注焦点转向AI加速器的发展与前景,特别是在半导体设备层面。由于摩尔定律面临挑战,未来芯片发展将依赖于水平扩增(如大季节波)和垂直扩展(如多层堆叠)。此外,台积电在论坛上强调了封装技术的发展,例如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如AMC Spill进行cos的扩展,并与合作伙伴如L78GUC合作推动相关进程。在晶圆制造方面,预计黑曜石(Black Well)能在本季度末实现产量上扬30%。
对于设备尺寸和先进封装技术的看法如何?
设备尺寸在不断增大,例如出现600x600mm²级别的设备,这带来了重量及布局等问题。而在CPU部分,随着算力提升的需求,特别是在解决内存世界和IO战争两大瓶颈方面,先进封装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公司已经开始研究和应用60nm等先进封装技术,这将有助于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和功耗效率。
为什么CPU能源效率在AI计算中如此重要?
在小规模AI计算环境中(约1000个GPU规模),能耗占据了整个系统的5%左右。然而随着集群规模扩大至4000-4000个GPU时,这一比例将攀升至大约12%。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型数据中心网络中,优化CPU能效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像微软这样拥有数百个数据中心且光纤网络总长度近30万公里的企业。
液冷技术在AI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
液冷技术在全球AI市场的供应链中发展平稳,尤其是与英伟达的服务器出货相关。尽管从第三季度到明年的第一季度,液冷芯片的出货情况都在持续增长,市场对其转型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大部分水冷供应链也没有出现严重放缓现象,反而增加了与客户的合作。未来,欧美厂商寻找亚洲代工伙伴的趋势也会为亚洲供应链带来新机遇。
果链部分,特别是iPhone 16备货量及供应链表现如何?
根据发布会后的分析,iPhone 16新品发布会并未超出预期,更侧重于小步迭代而非重大创新。预计今年下半年iPhone 16备货量保持在8500万至9000万部之间,同比增长约为5%。而未来的预购和初期销售,以及Apple Watch等产品的市场反馈将成为明年驱动换机需求的关键观测指标。
Networking PCBA业务在下半年的营收预期如何?
Networking PCBA业务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营收表现较为积极,尤其是在处理来自Arisa和Cisco这两个大客户的订单时,Arisa的Momentum一直强劲,而Cisco则因第二季度出现了一些急单,预计这一势头将在下半年延续。
国际公司对其AI业务有哪些预测及对股价的影响?
国际公司预计其AI业务的收入暴露比例将从2022年的2%增长至2028年的超过10%,这主要得益于云计算AI、服务器AI以及AIPC等领域的增长。尽管AI手机中的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内容增长率不高,但该公司认为AI将成为投资者看待该公司的新视角,并非主要投资原因。此外,他们还发布了关于国际公司与MLCC的报告,将其股价目标上调至785元台币,对应15倍市盈率。
国际公司成本协同效应何时开始显现?
国际公司在第二季度的财报中显示,营收虽有所改善,但营业支出绝对额保持不变,导致营业利润率下降不少。这意味着过去几年的收购活动开始产生实质性的成本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