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Taka
~
最近有同学给 Taka 提意见啦,说文章太长,内容很多,读起来会觉得有负担呢。Taka 想着
每天都是干货看着也累,所以快到周末了,
就
给大家来一点轻松一些的内容
。
周五/周六的这个栏目还处于实验阶段,可能后面 Taka 还会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比如
一些奇奇怪怪的内容
,有什么意见在留言里告诉我呀~
上篇文章《
三心二意真不好,专注力提高怎么搞?给你一份详尽的三周训练计划
》发出来之后,发现大家对于
「冥想」
这件事还是很感兴趣,但是也有出现一些不明白问题,所以 Taka 再详细解释一下。
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大脑很复杂,但是就像肌肉一样,
能通过锻炼来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
。
如果你开始焦虑,就会越来越焦虑。如果你每天分心,大脑就会越来越分心。但是同样,
如果你开始训练专注,大脑就会慢慢变得越来越专注
。
在《自控力》这本书中,提到过冥想能带来的各种好处:
-
提高自控力
-
提高集中注意力
-
管理压力
-
缓解焦虑和紧张
-
克制冲动和愤怒的情绪
-
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
但是冥想对于大家最大的阻碍,就是刚开始在学习和练习时候,还
没有享受到它对自己带来的好处,会觉得有点无聊和枯燥
,感受到自己无时无刻的分心和无数思绪,是对自己的一个极大挑战。
因为冥想不是一两天就有奇效,毕竟连美白都需要28天的细胞角质更新对吧,
改变大脑当然没那么简单
。
不过长期来看仍然是最有效的方式。有研究说,对于从来没有冥想过的人,持续8周的日常训练,大脑相关区域的灰度增多,神经元更加活跃。在提高自控力,抵抗冲动方面就能有明显的效果。
具体练习技巧
具体的方法,上次 Taka 有简单提过一些,《自控力》里有更详细的说明:
▍
原地不动坐好
背挺直,双手自然放在双腿上,保持不动。如果你觉得哪里痒的话,看看是否能克制想要挪动和挠痒的冲动。
▍
注意呼吸
呼气时脑海里默念「呼」,吸气时脑海里默念「吸」
,当你发现自己大脑里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开始走神的时候,再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
▍
感受呼吸
几分钟后,可以不用默念,
专注于呼吸本身
,感受空气怎么从鼻子和嘴巴进入和呼出的感觉,身体的胸腹部怎样进行扩展和呼吸。
▍
TIPS:
另外想要养成习惯,还需要注意:
1.
每天只要求最小的训练量
,
比如从5分钟开始。
让自己不要有心理负担,随时都可以开始,再慢慢增加。
2.
尽量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段完成
,形成模式和惯例,就像你睡前要刷牙一样的行为。
一些视频
如果文字还是有点不明白的话,推荐大家看两个视频:
▍
斯坦福大学公开课:如何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冥想,焦虑与大脑》
这是斯坦福大学的公开课,整个视频非常详细地讲述了
冥想能给大脑带来的改变
,以及
如何进行冥想的练习方法
,如果英文比较好的话,可以闭着眼睛跟着老师的引导来尝试,
双语字幕啦不用担心。
▍
TED 演讲 《滚蛋吧小情绪》
告诉我们需要改变不健康的心理习惯,缓解压力焦虑和负能量对自己的影响。
一些有意思的 APP
▍
Calm
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冥想 APP 了,页面也比较简洁。
主菜单在「Music」里有很多不同背景和故事的白噪音可以选择,而且不止是雨声风声这样单调的声音,
很有故事情景的感觉
。
然后就可以在「Meditate」中选择「breathe」,跟着屏幕大小变化的指示,呼气和吸气,感觉自己
就
像个气球一样先膨胀起来,再被放掉气瘪下去
,
挺有意思的。
然后根据你冥想的不同目的,还有关于平静,专注,感恩,减少压力,缓解焦虑,增加幸福感等等的7天/21天课程说明。不过第一次听起来的话,特别像是在做英文听力练习......
▍
轻松冥想
如果英文版的用不惯的话,Taka 用过这个国内团队出品的中文应用。可以单独开始练习,灵活设置时间和背景音乐。
里面也
包含一些初学者入门的课程
,中文的解释和引导可能会让你更能够进入状态,跟着老师的节奏就好了。
虽然上面有很多课程是需要购买,不过免费的那几个经典入门基本上也够用了。
▍
PAUSE
这是之前大火的游戏「纪念碑谷」的开发团队 ustwo 开发的冥想应用,据说是基于我们
太极和禅修的理念
设计的。
玩下来特别减压,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用手指触摸屏幕上流动中的墨块,然后随着它慢慢移动,不断扩散变大,最后会占据整个屏幕。这时候按照提示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安静下来,专注在呼吸中。结束之后整个人都会觉得像睡了一觉一样恢复精力,缓解压力。
不过,再多的 APP 只是辅助,推荐你用这些来掌握正确的方法,产生对冥想的兴趣。
找到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就行了
,像 Taka 都玩过一遍之后,还是喜欢不借助任何设备和声音,自己一个人享受10分钟的安静冥想。
一些答疑
▍
冥想就是什么都不做,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么?
Taka:并不是哦,什么都不做的胡思乱想那是叫
「发呆」和「放空」
啦。虽然定期让自己专门花点时间「发呆」,也对于恢复精力和放松有好处。但是这还是和「冥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冥想
不是让你什么都不想
,更多的是训练我们
「专注在某个目标上」
的能力,训练「自我意识」和控制能力,把不断跳跃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专注在呼吸上是最简单操作的方法,慢慢熟悉之后,你还会发现我们
能够「专注」在任何事情上
,走路,吃饭,喝水,做饭等等。每一刻都专注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和状态,活在当下。
▍
经常发现冥想的时候就会走神,觉得好烦躁怎么办?
Taka
:这是最正常的情况,在之前的文章 Taka 提到过,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分心,也是对大脑来说最省力和舒服的方式。所以不要觉得走神就没有效果了,而且因为大脑的各种想法而开始烦躁。
发现自己分心了,就让自己再重新开始回到感受呼吸,
不断反复持续,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训练控制自己注意力的过程
。
事实上,
你在过程中
感觉越糟糕
,再拉回来坚持训练,
冥想在你生活中产生的作用会越大
。
▍
一冥想就睡着怎么办?
Taka
:啊,这个问题一下子让 Taka 想到刚开始自己练习的时候,完全把当做促进睡眠的手段了...其实这还是有问题的。因为冥想更多的是来帮助我们集中,关注自己的身体、情绪和思想,而不是放松地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