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剑客
「给你思想佩剑 伴你行走天涯」「关注星标剑客 一起学习与成长」「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2025北京元宵节5大免费活动! ·  昨天  
气象北京  ·  全国春运气象早知道(2025-02-07) ·  昨天  
北京本地宝  ·  本周六(2月8日)北京限行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剑客

随军家属,也可以货币化安置。

三剑客  · 公众号  ·  · 2024-08-08 16: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杭州市针对随军家属的货币化安置政策,包括具体规定、一次性货币安置补助费的内容,以及这一政策在军人军属中引起的不同反应。文章还讨论了随军家属货币化安置的背景、优缺点,以及未来可能的安置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杭州市随军家属货币化安置政策

杭州市近期公示了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的审核情况,其中包括一次性货币安置。具体规定为:在杭州市区安置范围内的随军家属可选择一次性货币安置,五县(市)也可参照执行。该政策被视为随军未就业的随军家属的一种经济补偿。

关键观点2: 一次性货币安置补助费的构成

一次性货币安置补助费包括经济补偿金、随军未就业补助费以及一次性生活补助费。

关键观点3: 随军家属货币化安置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为随军家属提供了多样化的安置选择,减轻地方政府在安置方面的压力。缺点在于,对于部分军人军属而言,从经济角度考虑,性价比可能不高。此外,选择一次性货币安置后,地方的随军未就业补助可能会停发。

关键观点4: 社会背景与未来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对军人军属重视程度的提高,未来可能为随军未就业的家属提供更多的安置方式。


正文

说到货币化安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退役军人一直有货币化安置的选项。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对随军家属进行安置的时候,也采取了货币化安置的方式。

这让不少军人军属感叹,随军就业安置越来越多样化。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公示了 2024 年当地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的审核情况,其中提到了一次性货币安置。

具体规定为:

在杭州市区安置范围内的随军家属,可选择一次性货币安置,五县(市)可参照执行。

选择一次性货币安置视为就业,不再享受由当地政府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发放的生活补助费和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的费用补贴。

一次性货币安置补助费包括 3 项——

1 )经济补偿金。按随军家属实际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不满1年按1年计算(已按工作年限领取过经济补偿金的,不再重复计算年限);

2 )随军未就业补助费。按随军进杭落户未就业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的随军未就业补助费,不满1年按1年计算;

(3) 一次性生活补助费 5 万元。

看到杭州市的随军家属一次性货币安置标准,不少军人军属感叹,相比其他地区,标准还是很高的。

但也有一些军人军属表示自己没有弄清楚,到底什么是一次性货币安置?

是符合安置工作标准,不给安置,然后给予的经济补偿吗? 从各个城市推出的货币化安置政策来看,可以理解为,是随军未就业的随军家属,放弃了政府帮助就业和工作安置,可以享受到的一种经济补偿。

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随军前不是公务员、事业编制、国企单位的,随军后需要自己找工作的,她们可以享受的一种安置方式。

对于随军家属货币化安置,有不少军人及军属表示举双手欢迎。

原因有二:

一是,随军后自主就业难度高。 随军前是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单位的军嫂,随军后可以选择随军就业安置。随军前没有在编工作的,随军后需要自己解决就业问题。 而就业问题,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一方面是很多军嫂在随军后要面临孩子的照顾问题,如果没人帮忙照顾孩子,自己很难走出家庭,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另一方面就业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尤其是随军到小城市,甚至是小县城的军嫂,会因为就业岗位少而难以有质量的就业。

再一方面就是军人军嫂在驻地并没有相应的人脉关系,一些好的岗位的招聘信息,完全没有了解渠道。

对于个人来说,想要自主就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是,政府安置存在一定压力。 年来,不少城市都比较重视随军未就业军属的就业问题,会面向随军未就业军嫂组织开展专项招聘活动。 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大部分军嫂很难通过招聘会找到合适的工作。

若是让政府去安置随军未就业军嫂,对政府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安置压力。 尤其是驻军多的城市,需要安置的军嫂人数太多,可能根本安置不过来。

再者,即便是政府能顶着压力将需要安置工作的随军未就业家属一一安置,若是安置质量一般,后期离职率肯定很高。 这种情况下,政府白白付出了人力物力财力,军嫂白白付出了精力,最后都有损失。 而且,军嫂离职后还是要面临就业问题。

这种政府给随军未就业的军人家属一部分经济补助,视为已安置就业的安置方式,从一定角度来说,算是双赢。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通过经济补偿来解决安置问题,能够减轻自身在安置方面的压力。 对随军未就业的军嫂而言,虽然没有工作,但是能领到一次性安置费,也是很大一笔收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负担。

对于没有高学历、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技术技能的随军未就业家属来说,这种方式真的非常友好。 而且,领了这笔钱,也可以自己出去找工作。

到时候不仅有一次性安置补助费,每个月还能领一份工资。 如果这份工作不需要单位给缴纳社保,部队查不到地方社保缴费记录,部队的随军未就业补助还能继续领取。 但是,也有部分军人军属认为,这种安置方式,从经济角度来讲,性价比并不是很高。

从政策来看,只要申请了地方政府的一次性货币安置补助费,就视为就业,地方的随军未就业补助就会停发。 很多地区的随军未就业补助还是比较高的,比如山东滨州,地方随军未就业补助能够达到 2000 元左右 / 月,一年就是 2.4 万元。 就算是 一次性货币安置补助费 能给十万,随军 4 年多,这笔钱也就“赚”到了。

何况,大部分地区即便是实施货币安置政策,一次性货币安置补助费也给不了十万。 再者,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国家对于军人军属重视程度的提高,说不定以后在随军未就业安置方面会有更多好的政策。

不管经济上是不是划算,为随军家属增加货币化安置方式,都是一件好事。

因为安置方式选择范围多了,更有利于家属们选择出更适合自己的安置方式。

也希望未来能为随军未就业的家属提供更多的安置方式,让她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为支持军人工作而选择随军!

让她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需要咨询问题,欢迎关注 三剑客 公众号,进入后台留言,我们将不定期回复
■欢迎积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剑客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