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维持高速运转,PE机构的好日子似乎又回来了:不仅2012年前后囤积的大量项目正在密集上市,新一轮的Pre-IPO投资似乎也正当其时。
Pre-IPO投资的好日子又回来了。
上周,证监会发审委一口气审核了11家公司,且全部通过。已经不间断的持续了9个月之久的IPO大提速,依然丝毫没有松懈的迹象。
2016年这个时候,战略新兴板和注册制改革被突然叫停,曾经让中国的PE机构们感到很受伤,如何退出成为投资人谈论最多的话题。
现在,气氛则为之一变。A股IPO维持高速运转,PE机构的好日子似乎又回来了:不仅2012年前后囤积的大量项目正在密集上市,新一轮的Pre-IPO投资似乎也正当其时。
PE基金的收益,一向紧随IPO政策变动而起伏。国内大部分PE机构传统上的主要投资策略都是Pre-IPO,其IRR与上市的速度直接挂钩。每一次IPO暂停都是PE的寒冬,自2015年股灾以来的IPO低潮,让Pre-IPO投资收益几乎完全取决于市场环境的缺陷暴露无遗。随着IPO王者归来,PE机构是否会回到那个以"报材料"为首要考虑的时代?
IPO大规模开闸放水 PE回归Pre-IPO投资
A股IPO堰塞湖在此前的5年里一直是PE行业最大的困扰。从2012年的那次IPO暂停开始,IPO排队越排越长。尽管2014年至2015年曾有过一次大牛市,但堰塞湖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化解,2015年7月IPO又暂停了4个月,让问题更加恶化。2016年3月,排队名单中的拟IPO企业数达到了745家。
IPO遥遥无期,直接拉低了倚重Pre-IPO类投资的国内PE机构的回报预期。彼时,转型成为PE机构的普遍选择,不少机构选择将投资阶段前移至VC乃至天使阶段,亦有机构转向并购投资策略,或者进入定增市场。2016年8月,老牌券商直投海通开元董事长张向阳接受投资中国网记者专访时即表示,海通开元从传统的Pre-IPO向VC和并购两头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资金占比上看,Pre-IPO投资的比例将仅为30%左右,而并购项目将占到40%——50%,VC阶段项目占到20%左右。
不过,按现在的审核速度,IPO的堰塞湖似乎很快就将是过去式。2016年共227家中企于A股上市,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2017年1月A股IPO数达到了53家,继续保持着2016年的高速。
如果保持现在这样几乎每天都有企业上市的节奏,乐观者预计到2017年底,IPO的堰塞湖就将不复存在。
至少,从监管层的表态来看,这一态势还将长期持续下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2017年2月10日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对PE/VC机构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投中网记者近期询问多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均表示,由于IPO提速,Pre-IPO类投资有所升温。有投资人表示,2016年的时候Pre-IPO项目已经停了,但2017年这两三个月已经看了好几个项目。
大成创新投行部总经理薛建平表示,目前的IPO政策一方面缩短了IPO周期,导致Pre-IPO投资的退出周期缩短;另一方面,IPO审核的尺度也实质放宽,这增加了Pre-IPO项目的供给。两相叠加,让Pre-IPO投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基石资本PE业务负责人张道涛认为,Pre-IPO热除了政策面的变化这个主因之外,也跟前几年PE机构往VC阶段转型不顺有关,一些PE机构发现,VC项目在退出渠道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将目光重新转向了Pre-IPO.
张道涛介绍,随着IPO热,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成长期的项目刻意把自己包装成Pre-IPO项目来融资的情况,以要求更高的估值或获得其他好处,但实际上并非企业有了几千万元利润就可以上市。
数量不等于质量 未来将出现上市还亏钱
不过,市场热闹的另一面是收益空间的不确定性。IPO提速催生了2016年私募股权行业的大丰收,在二级市场带来的则是一片凄风苦雨。受创最深的创业板指数已经从2016年中的2200多点跌至目前的1900多点。新股发行方面,2016年11月之前上市的新股有平均13.78个涨停板,而2017年1月之后上市的股票平均为8个涨停板,其中还有两只新股仅收获3个涨停板。
实际上,不少近期IPO的公司业绩表现难称理想,而当年参与Pre-IPO轮投资的投资者们收益也并不高。
2017年1月12日,农药厂商海利尔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只收获了三个涨停板,当年投资了海利尔的投资机构们想必是五味成杂。2011年5月,海利尔引入了华夏瑞特、思科瑞新、青岛豪润和拥湾投资等投资者。当时的估值根据2010年度净利润,按照约9倍市盈率确定,看起来并不高。而按海利尔目前的股价,这批投资者现在的账面回报约为1.9倍,但考虑到2017年投资期已经长达6年,折合为年化收益率仅为11%.
实际上,海利尔早在2013年7月即由广发证券保荐排队冲刺中小板,但2014年8月和2015年1月两度被中止审查,以致上市进程一拖再拖。而这段时间里海利尔业绩增长乏力,2015年净利润甚至出现了200万元的下滑。在没有业绩增长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收益只能来自于一二级市场的剪刀差,而A股表现的低迷,正在压缩这部分收益。
国信弘盛总裁龙涌表示,IPO提速对Pre-IPO阶段投资是有利有弊的,弊端主要体现是新股价格被压低,对PE机构来说单个项目的收益下降。
博将资本管理合伙人、投行事业部总经理徐立新表示:"上市了却亏钱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只不过目前这个时刻还没到来。"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成长性成了关键因素。徐立新简单算了一笔账,就算一个公司今天报材料明天就能上市,要求20倍PE的估值,IPO稀释25%,实际上是二十四五倍PE.创业板目前平均市盈率大约40多倍,主板25倍左右。IPO开闸之后,公司上市之后能拿到的估值30倍左右。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公司没有成长性,投资方是赚不到钱的。
因此徐立新认为:"如果每年业绩增长能达到百分之二三十,未来还有成长空间,我就可以投,哪怕现在贵点。如果每年成长只有10%,那我肯定不会投你。"薛建平也认为,IPO供给加速和准入降低后将会拉低二级市场的价值中枢,Pre-IPO项目的退出回报也将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对PE机构来说还是要具备价值发现和投资定价能力。
2009年创业板开板,曾经催生过历史上最大的一轮Pre-IPO投资热潮,有"全民PE"之说。随着之后A股进入长时间的熊周期,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IPO暂停长达14个月,给了刚刚崛起的中国PE机构们一个狠辣的教训。经历过大灾的投资人,对企业业绩成长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并且,当前的Pre-IPO投资与几年前相比,有几个重要的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估值水平的相对上升。海利尔当年融资的估值只有9倍PE,而现在这样的估值已经很难见到。
架桥资本投资总监毛翔祖表示,现在A股上比较被看好的一些行业,如医疗行业,Pre-IPO阶段估值20倍PE以下的项目很少。在新三板上,有IPO预期的公司定增融资定价超过20倍PE也属平常。一级市场较高的估值,是一二级市场套利空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毛翔祖认为,尽管现在IPO审核提速,IPO的周期相对于创业板刚推出的时候,仍然要长一些,而周期越长,企业的成长性就越重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纯套利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
1、银行业自动化的加速
许多人说银行业的自动化始于1998年PayPal的推出。据预测,到2016第四季度末,这家全球化的在线支付系统将完成3480亿美元资金的支付,涵盖190多个国家,及28种货币。同时,在今年第三季度,PayPal的营收达到26.7亿美元。这家从eBay分拆出来的公司当前市值近500亿美元。
如今,更多的网上银行与金融服务商蓬勃发展,他们为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但传统银行并不会“睡着”,他们寻找的是金融软件公司,能帮助他们推进服务的自动化,并且与在线金融科技公司竞争。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传统银行业的重大变革。
2、投资与理财规划服务上升
在过去,不少投资者在投资中损失金钱,是因为他们可获得的数据有限。现在,一切都变了。随着用大数据技术、机器人顾问来解释和分析数据,机器人顾问能把大数据转化为对个人投资者有意义的数据,投资交易的世界已基本实现民主化。
因此,在2017年,财务规划师/顾问的需求将下降,而小型、智能化的科技公司提供的大数据财务服务将在来年获得一个更大的市场份额。
人工智能显然是大数据技术的一部分,它将不断地变得越来越复杂。机器可以分析经济和金融模式,并预测市场上的“赢家”、“输家”,以及金融趋势。
3、区块链保持热度
从比特币到区块链,我们看到了金融技术的快速演变。随着越来越多数字交易的产生,其他金融机构已经看到区块链的价值。通过区块链技术,他们可以继续推动服务的自动化,以允许客户利用更广阔的数字交易。
在2017年及以后,那些开发越来越成熟的区块链软件的金融科技公司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4、传统软件供应商受到冲击
金融科技公司为客户提供了传统银行所不能提供的服务。虽然对业务的本质并无改变,但在业务流程和客户体验上的提升却是无限的。随着银行改变其服务架构,以及整合金融科技供应商的服务,他们将保留住他们的客户。
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为传统银行开发软件,以帮助他们实现业务的数字化,并以更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传统软件开发商,如IBM,他们对新软件的开发,批准,实施和培训过程通常长达数年,为银行增加了负担。
因此,2017年真正的破坏在于:不能提供便捷和效率的传统软件服务商将受到金融科技公司的冲击。
5、金融科技投资增长
2016年一季度,全球金融科技投资达到5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7%。显然,金融科技是风险投资界的一个热点。但是当2016年结束时,我们还将看到另一个新兴趋势:众筹。
作为金融科技的一部分,一方面,众筹平台为创业者融到所需资金;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自身也通过众筹平台来获得融资。
6、关注欠发达地区的机会
虽然发达国家的人们已经习惯了传统银行业,但部分欠发达国家的人并没有这个经历。有趣的是,金融科技在这些地区将拥有同样的使用场景,因为他们将跳过电话、电视线路,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周期,直接迎来在线金融服务。这些地区的金融服务,特别是支付服务将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当然,推广这样的产品可能是艰难的,而大量的投资将进入该市场,进行市场教育,并建立起他们对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信任。
7、更多先进的安全管理
鉴于政府部门、大型零售商,甚至一些金融企业的数据泄漏,安全问题将成为2017年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
随着数字支付和银行业的增长,管理数十亿美元日常交易的安全性将成为一个挑战。那些能够开发稳固的安全软件,并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企业将受到欢迎。同时,任何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都需要将安全作为软件开发的主要因素。
目前,虚拟货币服务商Ripple正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跨平台支付安全协议,身份识别技术开发商Nymi则与道明银行集团及万事达卡组织合作开发以用户心跳进行授权的可穿戴支付技术。
8、移动投资与交易平台快速扩张
移动端投资与交易平台将快速发展。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他们能够通过移动应用快速获得数据及分析,而且费用更为便宜。典型应用包括:融合了人工智能与语音技术的金融数据分析平台Kenso、即将于2017年采用机器助手技术的财富管理应用Nutmeg等。
9、监管活动
政府部门落后于金融科技的创新步伐,但制定了更多的监管规则。以美国劳工部关于受托责任的新规定为例,它试图让财务顾问更负责任地向客户提出意见,特别是当这一投资建议带来投资损失时。那么,当投资建议由软件提出时如何处理?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这条规则的影响。
在一些国家,报告数字交易被认为是应课税的另一个途径。数字支付服务商,如PayPal可能被迫要求提供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更详细信息,便于税务局确定是否需要纳税。
10、移动支付成为主流
移动支付并不是一项新技术。许多金融科技公司通过优化流程,参与了移动购买和银行业务,以及全球的资金转移。他们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来源:91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