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Eco‑environmental changes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Erhai Lake Basin from 1990 to 2020
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第一作者:Xiaojie Liu
发表单位:昆明科技大学
发表日期:2024年
自1990年以来,人类活动对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
城市化率的持续增加
,以及
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的持续活跃
,导致了
生态环境损害
。特别是,自1993年以来,大理市的渔业活动显著增加,人工饲料直接排入额尔海湖,导致水质恶化,增加了总氮和总磷浓度,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质量(EEQ)。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本研究旨在揭示EEQ利用水受益生态指数(WBEI)在1990-2020年洱海流域人类活动和政策变化下的演变和驱动力。
创新点
-
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揭示了洱海流域1990年至2020年间的
生态环境变化
,为研究该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
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为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生态恢复措施
提供了科学依据。
-
考虑到长期影响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
,为未来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研究方法
评估巴西
图像处理和分析的流程图
研究结果
本研究评估了
WBEI在陆地区域和水体中的EEQ评估性能
。然后,利用WBEI定量分析了1990年至2020年洱海流域
EEQ的时空演变特征
,并揭示了
EEQ演变的驱动因素
。EEQ的时空演变特征呈现出
初期恶化、随后改善、进一步恶化和反弹的趋势
。EEQ水平
较差和一般
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洱海周围
,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形相对平坦。其中,1990年、1995年和2015年的EEQ水平不容乐观,EEQ水平不达标(较差和一般)的地区占总流域面积的43.41%、47.01%和40.05%。EEQ水平在1995–2000年、2000–2005年、2005–2009年和2015–2020年有所改善。从1995年到2000年,改善面积最大,达到823.95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31.79%。通过分析1990年至2020年洱海流域的EEQ数据以及地方政府管理该地区的规划文件,确认EEQ主要受
人类活动和政策变化影响
。本研究的发现可作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洱海流域规划与管理的科学依据。
洱海流域的位置。(a)中国的研究区域,(b)云南省的研究区域和(c)研究区域的海拔
WBEI与RSEI和CEEI之间的相关系数。(a)WBEI与RSEI和(b)WBEI与CEEI
WBEI和TLI之间的相关系数
水的空间分布(a)原始伪彩色图像,(b)Wet结果,以及(c)SPWI结果
洱海流域1990年至2020年的EEQ的时空特征
洱海流域1990年至2020年陆地和水体的EEQ水平变化。
(a) 陆地和 (b) 水体
洱海流域1990年至2020年EEQ变化的桑基图
洱海流域1990年至2020年EEQ改善的核密度分布
洱海流域1990年至2020年EEQ恶化的核密度分布
讨论
从1990年到2020年,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EEQ)主要包含良好、中等和优良的水质区域,占比超过20%。特别是,具有较差和较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区域主要集中在额尔海湖周围,这些地区特征是高度城市化和相对平坦的地形。自2015年以来,随着中国政府的指导,地方政府积极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污水处理厂、关闭矿井、纠正非法建筑工作和制定一系列保护和治理政策,从而显著改善了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Liu X, Chen J, Tang B H, et al. Eco-environmental changes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Erhai Lake Basin from 1990 to 2020[J].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14(1): 8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