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兰州大学学生会公共主页
创意兰大,有你有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促进交流互鉴,凝聚服务合力——记武汉大学学生 ... ·  14 小时前  
掌上铜山  ·  今天14:00! ·  昨天  
武汉大学学生会  ·  武大2025年考研初试成绩查询! ·  2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北方飘来的雪,带来我思念的回信”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兰州大学学生会公共主页

丝路行丨逶迤石林,七彩丹霞,盛世敦煌

兰州大学学生会公共主页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7-15 23:13

正文

7月 13日

白银市

石林逶迤立,黄河千古情




出发:兰州——景泰黄河石林

7月13日,丝路行的伙伴们一早就从兰州出发,准备前往此次行程的第二站——景泰石林。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景泰黄河石林景区由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组合而成,集东西南北自然景色之大成,在全国实属罕见在北方更是独树一帜。因其造型独特、规模大、景区组合优越,可称之为“中华自然奇观”。

在这17公里的黄河古道里,我们重走历史,重走自然在千万年前的选择与造化,重走华夏儿女对自然的尊重与追忆。在黄河沿岸,曾经的中华儿女创造了质朴而简单的生活方式,这里没有江南的湿润,没有东部的富饶,但是人们依旧在贫瘠的黄土和悠久的黄河的孕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了感悟这种文明,我们迫不及待地体验了黄河石林的两大特色——羊皮筏子和驴车。




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是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运输人员、物资而发明的水上工具。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羊皮筏子距今已有 300多年 历史,早年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人在筏上,筏在河中,随波逐流,两岸景致似巨幅画卷,在游客面前绵延开来;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


乘坐羊皮筏子,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黄河石林的曲折迂回,还有华夏儿女的智慧与创造性,一切外物皆来于自然,而后又复归于自然,我们的祖先深谙此理,深知要懂得珍惜自然的馈赠,所以才诞生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学经验。

乘着羊皮筏子泛舟黄河,原生的、自然的精神仿佛又回来了,那一刻都市喧嚣已然销声匿迹,天人合一的性灵自由终于得到片刻释放。看着坐在我们前面划着羊皮筏子的老汉,他们从容而矫健的体态,娴熟而自然的身姿,他们是血统纯正的黄河儿女,在艰难中寻觅希望,在贫瘠里追求富足。


△队员们乘羊皮筏子


驴车

驴车是毛驴拉的车,在中国的乡村较为常见。在十七公里的古道上,我们四十个人坐在十多辆驴车上,以雄伟壮观的石林为背景,以广阔蔚蓝的天空作映衬,以沿路扬起的沙尘为行歌,走出了西北的雄壮与豪迈。在交通工具不断改进提升的当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速度带来的除了有效率,还有内心无法追赶上的落寞和不安。所以,乘坐原始的驴车,就仿佛是在快进的世界里按下了暂停键,虽然只是片刻的出逃,却能让我们拥有一段难忘的回忆。置身于广袤的黄河石林之中,人仿佛抛弃了自己的面具和傲慢,剩下的只有赤诚的真我。


△队员们乘驴车


游石林

黄河石林其实既不是河,也不是林,而是古老的黄河在千万年前走过的路。在很久以前,黄河就在这峡谷中流淌、奔腾,一路豪迈向东。那时,这深深的峡谷中全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全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流动,全是祖先们曾经未能涉足的水底。那个时候,大河奔流,激进的河水撞击着两岸,一路向东怒吼而去。


队员们乘缆车观景


△石林全景图



傍晚:篝火晚会

夕阳斜下,篝火晚会也正式开始了。在进行了简短的游戏后,两岸学子一同载歌载舞,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一天的石林穿梭之旅。



△篝火晚会场景



△队员们在石林前合影




7月14日

武威市、张掖市




出发:景泰——武威

七点半集合完毕,大巴沿着定武高速向北疾驰,窗外的风景变幻不停,无论是一望无际的山丹军马场,还是葱葱郁郁的农田,甚至是大片裸露的黄土地貌,都像是一帧帧定格的镜头,用光和影诉说着河西走廊上驼铃悠悠和人来人往的变迁过往,在中国兰州以西,过黄河、越乌鞘,那就是本那是一种属于东方情愫的莫名呼唤,一种属于东方情愫的古诗词的莫名的牵引.曾经的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时隔千年后又重新焕发了活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追寻探访。



第一站:文庙

三个小时很快过去,大家顺利抵达武威市凉州区的文庙,武威文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区东南隅,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坐北朝南,由儒学、圣庙、文昌宫三组建筑构成。西以大成殿为中心,有棂星门、尊经阁,东以文昌宫为中心,有崇圣祠、戏楼等。庙内古柏参天,几棵茂盛的国槐下,灰莉安静的吐纳芬馥,文昌宫侧壁上挂着几幅墨宝与碑拓,其中不乏于又任,左宗棠这些前人的大手笔,而最珍贵的西夏碑拓片,更是引得大家啧啧惊叹。


△队员们在文庙


第二站:雷台汉墓

初入雷台景区,一匹栩栩如生的绿色铜奔马立在广场中间,马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矫健剽悍,呈飞奔状,右后足巧妙地轻踏在一只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飞鸟背上,故又称“马踏飞燕”或“马超龙雀”,1983年,铜奔马更是被中国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再往里走,有两条墓道,曲折幽深的小道仅容一人通过,让人不禁联想到当时开掘的艰辛,顺着台阶走上雷台,飞檐斗拱相措,大殿里木质棂格和彩色壁画比比皆是,一群黑色的燕子盘旋环绕于殿顶,宛若玄色精灵,让人的心情很舒服。


△队员们在汉墓



武威——张掖:丹霞地貌

离开雷台,下午六点多终于赶到了今天最后一站—张掖丹霞地貌景区,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在余晖下显得更加五彩斑斓,气势磅礴。



△丹霞地貌景观



△队员在雷台前合影




7月15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