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礼拜我们说到,难道全球市场的黑天鹅真的都消失了吗? 著名的恐慌指数创新低,真的就表明全球市场一点风险都没有了吗?它显然不是的。
相关回顾
▼
树泽:黑天鹅已死?
市场有没有风险,和各种新闻、消息本身关系不大,而是跟它的估值关系巨大。比如说一个大瓷瓶,瓶子里面装水装得满满的,那么任何一点点的震动,水就有可能会溢出,从而晃动瓶子就会跌碎。或者一个积木塔,也是同样的道理,越高稳定性越差。
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是典型的通天之塔,你知道在摩天大楼的顶层,晴空万里却可能出现变化莫测的风,这次是因为特朗普的泄密门,下次还会有别的风从另外的方向吹来,
风不是问题的关键,高度(估值)是关键
。
投资就是买公司买资产,这事情和买白菜或者上网网购没区别,叫货比三家,精挑细选,质量相同比价格,价格相同比质量。
一圈看下来,还是我们这里相对最便宜。美国标普500指数,目前估值23倍,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美国60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
15-20倍是正常区间
,超过20就属于偏贵了,30以上是极度泡沫。
欧洲以德法为代表,市场估值基本在20倍左右,也很贵。英国估值更高,达到34倍。然后巴西出现经济和货币的动荡,股市被熔断了,一天跌了快9%,想去抄个底(有现成金砖四国交易所基金,不用跑去巴西开户),发现人家都熔断了,估值还比我们还要贵的多,达到20倍。
内地市场估值水平目前12倍左右,全球货币泛滥背景下,所有资产都在高位,相比之下我们是便宜;但是看绝对估值,我们和历史最低的13年14年比,又贵了很多,目前位置不上不下,是最难受的。
而且现在金融监管的形势继续升级,周末叫停了影子银行通道业务,资金水龙头继续拧紧,利率水平还会上升,一不留神余额宝收益率达到4%以上。一个没什么风险的东西回报在提高,所有风险资产的吸引力就会下降。而且,5月份以来,微观数据开始走坏,市场可能还会承受一定压力。
下面说楼市,楼市出新了需要你非常非常警觉的两个信号:
第一个信号,住建部周末发文,开始调控租房市场。
简而言之,政策精神的天平在大幅的倾向于租客,保护租客利益的同时,鼓励长租市场发展,这再次对应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投资一定要听政策的话啊!从去年10月开始几乎每月调控升级,有价无市,房子卖不掉,于是很多房屋持有者转售为租。
在限购越严格的地区,转售为租的现象越明显。一线城市为例,租房市场非常明显的出现供应迅速加大,同时,高昂经济成本让一线城市的流动人口出现逆向流动,因此
租房市场的供需平衡已经打破,租金还会有下行压力。
第二个更重大的信号,4月地产销售数据是7.7%,下降非常快;但是同时,4月的地产投资增速是9.8%,地产投资增速代表新楼盘的建设,
投资大于销售,也就意味着盖的比卖的快,供给大于需求。房屋买卖市场是从2015年4月以来,首次出现供需格局的逆转。
租房市场和房屋买卖市场,同时出现的这一组供需变化的信号,需要各位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