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西京研究院
内容低频,坚守原创。经济的本质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本质是人性。心灵自由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而抵达心灵自由最可靠的路径是:以悲天悯人的目光,审视并理解自己和他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哪吒2》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新晋冠军 ·  23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37星]Ola:打破多模态边界,实现图像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413星]llmchat:最直观的统一A ...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iPhone ... ·  3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五个Jupyter实用技巧】1.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西京研究院

赵建:三中全会7月召开,历经惊涛骇浪后该如何选择

西京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5-02 06:51

正文

本文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724篇原创文章,赵建博士的第683篇原创文 。本文为节选版,要获取全文和作者内部解读,请扫文末二维码加入西京研传会。

三中全会,经常是一个 拨动国运齿轮的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 ,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十四届三中全会冲破重重阻力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稳定发展的黄金时代; 十八届三中全会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最强音,十九大三中全会话风一转,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十届三中全会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向意义。在一中、二中实现平稳的权力交接和确定了各级大员后, 接下来的三年多应该做什么 ,什么样的干事思路,重大的方针政策按照什么样的基调等,都需要在这次会议上定下来。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组织的内部整合、高层人事的调整、不同思路的统一等已经基本结束或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形势上, 本届三中全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疫情 刚结束一年半,抗疫造成的地方财政赤字压力依然很大; 疤痕效应 影响深远,需求不足和预期紊乱造成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前所未有; 地方化债与房地产转型 风险丛生,稍有不慎就会触发明斯基时刻; 外部环境动荡不安 ,国际秩序支离破碎;地缘冲突波云诡谲,大国博弈暗流涌动,东西文明圈的对峙,已经处于被拉下水的边缘.......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双重压力,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这种严峻复杂的局势下, 惯例为讨论“如何做”的三中全会就显得无比重要 是围绕安全和斗争为主题,还是围绕发展与和平为主题 。树欲静而风不止,形势比人强。如果经济发展停滞,各种矛盾和风险集中爆发,恐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攘外必须安内,打铁还需自身硬,以我为主搞经济保民生防风险恐怕才是上策。在变乱交织、动荡不安的全球大环境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宽松激发内生增长动力,还是以国家安全为中心加强维稳备战备荒,恐怕最后还是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实施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双中心战略。
我们的投资策略,就是要在两者的动态平衡中寻找波段式、结构性的交易和配置机会 。从430政治局会议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线索。三中全会是二十大会议精神的延伸。投资的逻辑, 长期看中国式现代化,中期看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短期看逆周期、跨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经过一年的试错和纠偏,政策的钟摆大概率是向经济和民生方面倾斜。
但要认识到的一点是 ,二十大后目的和工具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国家安全已经是目的,发展经济,包括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对外开放,稳定房地产和地方债,已经变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的方法。我们从最近官员反腐、行业整顿及国家安全部门的系列行动中也能看到这个变换。面对这个变化,投资的宏观风险因子需要做出巨大的调整。
目录
一,三中全会的重要性以及本届三中全会的特殊性
二,本届三中全会为何姗姗来迟:好饭不怕晚,怕晚非好饭
三、猜想会议主题: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更大力度的改革
四、猜想如何定调:继续坚持国家安全与经济建设双中心战略
五,对资产配置的指导意义:密切关注通缩型去杠杆转向的边际信号

正文(因审核原因有较大删减)

一,三中全会的重要性以及本届三中全会的特殊性
一中交接权力,二中确定人事,三中规划事业。
因此历次三中全会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中长期的投资和资产配置策略来说。三中全会会确定这一届任期内基本的政策基调和发展思路。
除了 十九大三中全会的主题聚焦于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外 ,绝大部分三中全会的核心主题是经济建设,这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历届三中全会的惯例。经济和民生是一切的基础,这是国家的使命,更是党的使命。
然而当初改革开放的设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全部,还有一个 四项基本原则 。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两派博弈和平衡的结果,也是中国二元结构改革的智慧。后面所有的思路,都是 审时度势平衡经济建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十九大三中全会聚焦国家治理问题,这是因为中国已经解决了基本的经济问题,主要矛盾不再是落后的生产力, 政治体制的改革开始进入议程 。也就是自十九大以后,开始强调“ 不忘初心 ”。“初心”就是四项基本原则,党领导一切。
本届三中全会具有以往较大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六个方面 :治理结构与躺平文化,地方债务藩镇与基础权力滥用风险,房地产加速探底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大国博弈的最后摊牌,经济下行压力与高质量发展的矛盾,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如何统筹等。
最大的赌注是: 本届三中全会是否与十九大三中全会不同 ,重新回到经济建设的中心议题上?
二,本届三中全会为何姗姗来迟:好饭不怕晚,怕晚非好饭
党的会议不是讨论,而是宣读决定。在共识形成之前召开会议没有意义。
因为局势前所未有的复杂,决策层前所未有的小心谨慎,各方意见也可能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要想把这些不同意见统一起来,需要与以前相比较长的时间。何况,人事一直迟迟稳定不下来。
当前的问题不仅是经济的,还有社会的,政治的,军事的,国家安全的。高层的思路都是基于底线思维。社会上,还受到疤痕效应的明显影响,需求不足,信心萎靡,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复苏。疫情刚过,抗疫三年艰苦卓绝,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地方财政前所未有的困难,基层权力部门为了攫取财税保运转,出现了“调表”等严重伤害党群关系的行为,造成了社会风险隐患。在惊涛骇浪的大国博弈和地缘冲突中,国家安全管理正在成为日常,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还不适应,一时间预期紊乱。
治理结构焕然一新,但是执行还是“chuzhang治国”,权责利和人事的磨合还需要一段时间。直到去年第四季度,主要的部级大员才确定下来。而要有效率的做事,还需要磨合一段时间。
三、猜想会议主题: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更大力度的改革
主题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变化,大概率就是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历届会议都是平衡和调和的结果。因此主题也会只是前期的总结,如果有惊喜,那就是在此基础上的边际进阶。
中国式现代化仍然是最大的政治。高质量发展仍然是硬道理 。除此之外还有个前提,就是 高水平安全 。“高质量”这一修饰扩大了关于“发展”的话语边界和解释权。国家安全是底线思维。这一届一定是按照底线思维布局。
新质生产力将是进阶的一种 。但是要知道新质生产力的最初来源是 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就会意识到意识形态和话语安全也进入了底线思维的议程。脱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保障话语权安全非常重要。可惜,大部分学者还是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TFP的框架解读新质生产力,可见象牙塔内感受不到风向变了。
四、猜想如何定调:继续坚持国家安全与经济建设双中心战略
未来的思路就是不断的平衡, 这个平衡发生在中国式与现代化之间,高质量与发展之间
在具体的政策基调上就是处理国家安全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然而如果经济上不去,安全也就无从谈起。相反, 如果经济发展伤害到了安全,那就采取雷霆手段治理
现在实际上已经进入战时状态, 对内是防风险攻坚战,对外是经济安全保卫战。
历史经验表明,为了国家安全,付出一定的经济发展代价是值得的。一旦进入极端状态,惊涛骇浪的状态, 经济建设要服务于国家安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