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陆家嘴黑金俱乐部
专注于黑色产业链与金融资本的对接,专注于连铁、沪螺、双焦、热卷、新加坡掉期等与黑色产品相关的期货期权产品、场外衍生品的趋势分析、财经、产经等;专注于基本面、宏观面、技术面等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秋叶PPT  ·  夸爆!WPS官方接入DeepSeek,自动化 ... ·  23 小时前  
跟我学个P  ·  除了DeepSeek,这个AI工具做的PPT ... ·  2 天前  
秋叶PPT  ·  PPT里一堆丑图,怎么排版才好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陆家嘴黑金俱乐部

需求才是决定价格走势的根基---就钢铁或其他商品出口因被加征关税的短中长期影响分析

陆家嘴黑金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25-02-22 12:46

正文

昨晚越南对中国进口的热轧钢卷加征所谓的反倾销关税一事在市场发酵后,我们公众号发了两篇解读文章《 越南加征中国钢材进口关税如何看 》、《 那些把加征关税看得像是天塌了的来看看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割的热卷期货价格与国内价格对比 》。文章大量转发后,有不同的声音,说写这个公众号文章的啥都不懂,然后别人让其解读一下,就一句:买单出口是变相出口退税,睁只眼闭只眼不愿意查,变相鼓励云云;又云,对外贸一点也不懂,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哪些税费等等。本想不跟这类满嘴似肛门般喷粪之辈一般见识,但是也有不明真相的读者留言或者咨询。关税影响到底如何,全球的关税大战,对经济增长如何等等。所以在本文就先亮明核心主题:需求才是决定价格走势的根基。不知道这类喷子们是不是对这个核心主题也要喷一喷。
先谈买单出口查不查的问题 ,买单出口是国家层面不愿意查,还是地方政府层面不愿意查,或者还是涉及到各部门协作,冒出的新问题,缺乏协调机制,导致查补漏洞进展缓慢,变成了这类人眼中的买单出口是变相的出口退税,变相鼓励等等 。买单出口逃税逃的是增值税,出口把关的海关稽核抽检,海关查验需要哪些单据,做外贸的都清楚。因为自己家就有人做机电设备工程机械等的出口。海关以往的查验,就是装箱清单,货物清单。出口还是抽查稽核,而不是所有的出口商品都要一一开箱开柜查验。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是出口方通过在采购环节以增值税发票洗票等方式,规避了增值税税的税点,海关一无所知,怎么去查?况且海关即使查,也是有没有违禁管制的商品夹带出口,或者重点放在进口走私上。此外海关不隶属于地方政府,而是由中央垂直管理,什么叫垂直管理,不懂的可以百度一下。中央垂直管理的核心就是各项管理权在中央,国内目前实施垂直管理的部门有海关、烟草、国税等系统。受地方政府的影响很小。再说这个涉及的增值税。增值税属于中央税,没有营改增之前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记得是7:3,现在好像是5:5;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海关代征归中央所有。由于钢材出口取消了退税,不需要在出口后拿着税票去申请退税,海关这个环节也从未见过钢材出口的增值税发票。就解读为中央不愿意查,变相鼓励出口,真是幼稚可笑,把国策,行政执法视为儿戏。 此外2024年1.1亿吨钢材出口中全是买单出口吗?显然不是的 ,大型国有钢厂自己直接的出口,肯定是有增值税发票的,买单出口逃税的就是民营私人企业,存在一两年,立即注销,或者法人就是那种老头子,实控人却在海外的这种。具体的流程做法,估计很多人也不了解。就是这类民营私人企业把钢材出口到目的地的中转仓,或者国内大型贸易型国有企业海外监管仓位。国内的这些贸易型国有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在国外接美金的到货资源,或者现货采购。增值税发票通过洗票洗的干干净净,国内的国有大型贸易企业不在国内接不含税的资源,在海外接美金现货。国税局怎么查呢?涉及到跨部门合作。买单出口这事最初刚开始的连国内很多大型钢厂的领导们都搞不清什么叫买单出口,流程是咋样的。 2023年下半年买单出口搅乱了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对国内大型国有钢厂的出口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这才导致国有钢厂领导们在钢协开会时反馈,然后逐级上报,向国家税务总局反馈,但这显然不是国家税务总局能查明白的,需要海关配合 。各部委协作,这才有了2024年5月底6月初各地海关陆续收紧钢材出口查验的事,才知道怎么去查。做钢材外贸的行业朋友们,你们要是看到此文,还希望大家留言,国内钢材的买单出口是不是在2024年5月底6月初的样子陆续收紧,海关的查验,要求提交报关清单的内容资料是不是也多了。买单出口这个现象是否难以杜绝,咱们姑且不论,但是中央层面,因为短期的管制漏洞,就被这些人解读为变相鼓励云云,真是觉得可笑。什么叫做劣币驱逐良币?买单出口就是,这一点不懂?很多人把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解读为国家意志,那还要法律法规干嘛呢?还要规范的市场机制干嘛呢?只是相关部委部门对于新出现的事物,缺乏管理查处经验,短期内被这些不法出口商钻了空子。仅此而此。这里面主要是各部门协同配合查处的问题,由于海关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政府无管辖权,即使有心跟进处理,也只能按照流程层层上报。情况要先摸底,搞清楚买单出口是怎么玩的,才知道怎么去管理。
再谈热卷出口越南的问题,有资讯机构以及海关总署等的热轧钢卷出口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出口热轧钢卷约2900万吨左右,3000万吨不到,到越南的热轧钢卷约800万吨左右。这里面要分清楚热轧钢卷的材质牌号,以及应用等。如果是C料,就是SPHC,一般都是用作冷轧的基料,往下延伸做压延,生产冷轧,镀锌,彩涂等这些产品,但SPHC,一般以1010mm或者1250mm为主。如果这些SPHC是越南本地市场的下游压延厂使用了,那么意味着在冷轧涂镀领域,他们的下游工厂产品竞争力将没有国内的钢厂有优势,春节前后我们下游的客户反馈,国内的国有大厂冷轧出口订单接单非常好,国内供应都减量了,优先满足出口;如果是Q235/Q355这类结构钢卷,应用于钢结构、焊管、金属制品等领域的话,道理同压延厂;如果这些出口的商品只是借道越南做简单加工后再转出口,那还可以选择马来西亚,印尼(有配额),菲律宾、柬埔寨等东南亚其他国家。还有就是国内如果无法直接出口越南市场,还可以绕道上述国家,毕竟在印尼,马来西亚,都有国内钢厂在当地投资的钢铁冶炼企业,也生产热卷。其实我是一直很好奇的,就是广西盛隆冶金,地处防城港,这些从建筑钢材生产商,逐步转型成建筑材为辅,工业材为主的钢厂,营收规模快速增加,产量产能增长也比较快,但是离越南那么近,有一年我到访盛隆冶金时咨询他们对越南的出口情况,盛隆冶金说没有对越南出口,我也是十分奇怪。现阶段盛隆冶金向下延伸,形成了冷轧,彩涂、硅钢等下游产品链热轧卷板北上至宁波上海杭州无锡一带。没有出口越南真是奇怪。回归正题,越南的关税方案中是对宽度有限定,这其实可以适当的增加1~2mm的边丝余量,比如1880以内的要征收,那出口成1881/1882/1883这样的就又有豁免的份额。要规避还是有路径的。所以我们在《 越南加征中国钢材进口关税如何看 》核心还是看需求,需求才是最为核心的,就是你越南的经济增长,是否能带动钢材消费的增长,只要你的钢材消费增长,对钢材的需求增加,你不从中国进口,得从韩国,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进口吧。那么这里其中对全球铁元素的消费增长就体现出来了。只要你的钢材需求增长了,别管你从哪里进口,首先表明的是你的铁元素需求增长了。如此浅显的道理。所以我们反复讲,增值税也好,关税也好,只是成本,而不是需求,增值税由生产国消费者承担,关税由进口国消费者承担,仅此而此,核心是需求。就像我们多年前对进口欧洲美国的一些大排量汽车豪车,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等一样,进口过来的裸车价可能也就100万人民币,但是征税得征到100多万或者更多,税比车价贵,但影响这些豪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了吗?一样的浅显道理。豪车只是选择性商品,可买可不买;但是钢材是工业制造的基础原料,你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就是得要么扩大国内生产,增加供应满足需求;要么就是进口。如此简单的道理而已。越南要增加国内钢材的供应,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制造业快速发展,电力不足的困境,而钢材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不仅要解决污染问题,还有增加电力供应,都是一环套一环的,问题是论钢铁制造业的竞争,全球除了中国,又还有谁呢?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接到了以前老同事打过来的电话,跟我分享了越南市场的情况,以及对国内几个出口钢厂的影响。也交流了当下短期影响的情况,老同事给我介绍,目前国内出口到越南的热卷量一个月有60万吨上下,然后介绍了他之前待过的柬埔寨今年钢材消费增长预期,老同事 介绍现在主要的影响就是接了出口越南订单已经下单备货的企业,要处理下游客户违约,加快对现货的变现处理;有两个思路,一个就是去巴基斯坦,柬埔寨或者中东,非洲 。接下来他们出口发力的重点也是中东非洲市场。短期的冲击就是北方几个以接出口订单为主的钢厂。电话中也提及日本三井的同行问能不能从广西订到SPHC/Q195,出口到越南去。也谈了现货加快处理,给到国内压延厂,或者其他海外市场的压延厂的情况。现阶段不能以SPHC/Q195出口越南了,那么后续的竞争应该就是在冷轧镀锌上。
现在再讲讲外贸领域里的进口商品征收税费,以及外贸中的一些成本问题。很多内贸不了解外贸,主要是对外贸各环节的流程不是很清晰,对相关的关税政策等不够了解导致。外贸也并不复杂,从流程上看,无非是涉及到付款方式,交货期,提单、海运费、报关等,报关环节对某些商品加征关税、消费税等,是由出口方缴纳,还是进口方承担等一些细节的处理,其次就是锁汇、找货代订船等等。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那些税费,要按照进口商品的品类来,都是有对应的商品关税编码的,比如关税以及附加关税、消费税(这一类主要集中在汽车、奢侈品、烟酒等领域,要按照美国关税细则来看),如果是实施增值税制度的话,还有要征收增值税。比如我们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没有关税,但是有增值税要缴纳,都是由国内的进口商缴纳承担为主;其他涉及的费用就是货代的服务费,港口建设的一些附加税费,以及堆存地给你提供仓储在免费期结束后的费用等等。具体到我们钢铁行业来看,如果我们国家出口钢材到美国去,在征收关税环节,根据公开信息,两轮的关税加征政策均是特朗普制定主导的。一轮是拜登政府即将下台前的。在2018年对进口中国的钢铁产品基于232条款实施的25%关税,但这个加征关税政策在2022年在WTO世贸组织上,被WTO裁定美国方面违反WTO规则。2024年9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包括中国钢材在内的多种商品加征25%的关税,依据是“301条款”;最新的是2025年1月特朗普上任以来宣布对所有国家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全面关税25%。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钢材产品直接出口至美国市场在2024年仅仅只有80万吨的原因之一。至于2024年9月这一轮与2025年2月这轮是不是全都叠加了,关税到了75%,那就得问美国海关,或者美国政府了。反正我们几乎就是没有钢材出口至美国,但是肯定是不排除转道其他国家去美国的,后续就要提供原产地证明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