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台工厂
中广联合会广播文艺工作委员会官方指定唯一信息发布平台,一站式广播活动运营及节目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一批高校,2025年预算经费出炉! ·  昨天  
青塔  ·  布局低空经济!211,揭牌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后 ... ·  6 天前  
西安晚报  ·  明天22时10分!陕西正式进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台工厂

广播连续剧《奠基》上线

电台工厂  · 公众号  ·  · 2024-11-25 21:30

正文

广播剧《奠基》以石家庄市成功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这一重大历史为背景,以多位首届市政府委员的视角,通过对老领导、老同志口述历史的采访,挖掘到更为细致、鲜活的第一手素材进行文艺化创作,再现了石家庄这座城市在特殊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重温了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从筹备到召开,到选举出首届市政府委员和市长、副市长等政府组成人员,最终组建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第一个地方人民政府的历史进程,充分、立体地展示了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创意义、范例作用,显现了石家庄市从解放到建设、发展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的全国外溢示范效应。

该剧共3集,每集30分钟,剧情曲折动人,时代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语言塑造性强,人物形象生动感人。描述了时任市长带领各级干部和全市工农兵学商各界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地工作,排除万难,最终完成了这一解放区各城市中“筹备时间最长、召开时间最早、大会会期最长、会议程序最完备、具有极大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的大会,使之成为了建立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预演,为全国实行人民民主提供了范例,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建政的奠基。

该项目聘请国家一级编剧孟翔龙为文学指导,国家一级编剧王新生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组成员、执导三十余部广播剧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王锐担任导演,聘请北京人艺等知名演员构成广播剧录制团队在北京录制。

一部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具艺术感染力的广播剧

——评广播剧《奠基》

撰稿人:何振虎  马智彬

1947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石家庄。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如何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政权,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党的领导下,石家庄市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成立人民政府,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夕民主建政的一次成功预演,为后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由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创作的三集广播剧《奠基》,聚焦这一历史进程,艺术化地再现了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从筹备到召开,到选举出首届市政府委员和市长、副市长等政府组成人员,最终组建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第一个城市人民民主政府的艰辛历史进程。

广播剧《奠基》对真实史料进行了深刻开掘,真实而富有艺术性。故事从石家庄解放初期讲起,国民党特务残余势力阴谋重重,企图破坏和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而历经苦难初获解放的人民群众,对我党的主张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在这种复杂局面下,刚刚回到人民手里的城市如何管理?新生的城市政权靠谁支撑?石家庄由旧秩序向新秩序如何转变?广播剧《奠基》通过钩沉往昔,讲述故事,重塑氛围,再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奋斗与牺牲,让更多的人从这段历程中汲取精神营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广播剧《奠基》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紧凑的情节设计,大事不虚地还原历史事件,小事不拘地讲述人物故事,让听众在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欣赏了音频艺术。里面既有深入基层依靠群众、骑着毛驴转大街小巷“微服私访”的“四不像”市长,也有个性鲜明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有狡猾阴险、心狠手辣的国民党特务,戏份有多有少,都有个性特色。剧中人物形象的饱满度是靠一系列情节的推进实现的。《奠基》情节设计紧凑而富有张力,从智慧布局到发动群众,从敌特阴谋步步毒辣,到我党见招拆招、出其不意,每一个回合都牵动听众心弦,直到最终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时刻到来,形成剧情的高潮。整个故事既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又突出主线,同时还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真实的场景再现,让听众如临其境,切身感受到那个历史时代的氛围和人物的情感变化,更深刻感悟到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心态各异的不同阶层市民可以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用实际行动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贡献。

广播剧作为一种以声音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艺术形式,其语言(台词)运用和音乐、音响表现至关重要。《奠基》在语言运用和声音表现方面颇具特色。在语言运用上,该剧多采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较少政治术语和书面用语。这种语言风格既符合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语言习惯,又体现了党的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百姓的工作作风,也更能体现广播剧的传播特点,让听众轻松理解故事内涵。同时,《奠基》还十分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四不像”市长驳斥假道士谣言的睿智阐述,纱厂见面会的亲切和蔼,赵陵铺选举村民代表现场混乱和引导……民间歇后语的妙用、地域方言的偶尔出现,都让听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色和情节推进的场景氛围。

广播剧的配乐与剧情紧密结合,通过音乐的渲染和烘托,增强了听众的情感共鸣。根据剧情演进,《奠基》通过音效、配乐等手段营造相应叙事氛围,或紧张嘈杂,或激越昂扬,或和谐隽永,营造出浓浓的现场感。

总的来说,《奠基》这部广播剧不仅体现了主创者的历史思考和艺术才华,也为广播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