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昨天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昨天  
国际旅游岛商报  ·  刚刚通知!海口这些区域或停水→ ·  3 天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提示】这份关于学生书包的消费提示请查收 ·  3 天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提示】这份关于学生书包的消费提示请查收 ·  3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3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那个被妈妈“逼着洗内裤”的男孩,被保送清华了:大格局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报

父母志  · 公众号  ·  · 2024-10-24 08:30

正文

初中是孩子从小孩到大人的转型期,

上了初中成绩下降怎么办,

青春期的烦恼怎么安抚,

亲子矛盾加剧了怎么办?

教育专家金琰老师给初中的家长们支招


10月25日8:00,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老师给家长们支招

▽▽▽

2018年,综艺《少年说》带火了一个男孩付轩昂。


当年,他站在学校天台对妈妈喊话:“你能不再逼我做家务了吗?”


他说:


“现在我写完作业,我得刷碗、擦地、摘菜,以前这些活都是我妈妈一个人干的。


现在都一股脑推给我,她还逼迫我学做饭。


在她的逼迫下,我学会了做焖饭、煮粥、拌凉菜,我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



面对儿子的请求,妈妈回答很干脆: 不可以,以后还要做更多!


并且解释道:


“作为一个男孩子,你将来如果能泡得在厨房,下得了书房,能担当,有责任。那么你未来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会很幸福!”



儿子反问: “我现在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学习吗?”


妈妈解释:


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家务劳动,能锻炼你的动手能力,会培养你的感恩之心,让你有耐心有爱心。


接着,妈妈讲述了爸爸对家庭的担当和责任:

“妈妈结婚的时候已经37岁,我为什么要结婚?那是因为你爸爸在你姥姥家刷了三年碗!


那时候妈妈身体不好,所以到你10岁以前,妈妈都从来没有拖过地,都是你爸爸做家务,连你姥姥生病住院,都是你爸爸24小时在医院陪护照顾。


这一切,都让妈妈特别感动,觉得嫁给你爸爸从来没有后悔过。


将来你的另一半,她也是千娇万宠的一个孩子,也是她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为什么她要受委屈呢?


跟你一样,她也要工作、学习、还得生孩子,带孩子。


所以妈妈让你做家务的初衷并不是折磨你,而是希望你成为一个真正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人。


能够像你爸爸一样,让你未来的另一半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告诉大家:

我从来没有后悔嫁给付轩昂!”


最后,妈妈还对他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自己洗内裤、洗袜子。”


妈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如果每一位母亲都能这样教育儿子,整个社会的婚姻幸福率会提升很多。


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体贴妈妈,懂分担,有责任;妈妈通情达理,会换位思考,三观又正。


这样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肯定差不了。


付轩昂也不负所望,在高中期间就表现优异,获得英语演讲与配音比赛的特等奖,以及国家级一等奖等。


之后更是同时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录取,在学校的保送名单第一位就是他。


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只需要孩子学习,其他都不用操心,但付轩昂的妈妈反其道而行之。


一位从事家庭教育的教授说:一个人不做家事,他今后怎么做天下事。他今天连碗都不洗,他怎么能知道爸妈的辛苦,所以孩子一定要在家里做家务。


让孩子做家务,不是浪费时间,反而对孩子很有帮助。


会不会做家务,或许现在看不出区别。


但会做家务的孩子是潜力股,将来受益的是他们。


家务劳动对孩子的帮助

一点都不比刷题少


前不久,我与一位当了20年小学班主任的老教师聊天。


他提及自己的一个观察:


那些课桌、书本、文具收拾整齐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表现更好。


比如上课时,让孩子把课本拿出来。


有的孩子轻轻松松就摆在桌面上,很快跟上老师的进度。


有的孩子呢,书包都倒空了,找了十几分钟都一无所获。


听课时,一直惦记着找不到的课本,导致分心,注意力不集中。


自然而然,成绩就下去了。



这些孩子,平时在家就没有收拾家务、整理的习惯。


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丢三落四,拖拉懒散,缺乏主动性。


我闺蜜的儿子,就是个小学渣。


试卷永远揉成一团塞在书包里,还夹杂着橘子皮等各种垃圾。



每天晚上写作业,就到处找试卷。


一学期没上完,语文课本少了十几页,英语课本直接找不到。


等到考试就抓瞎,分数永远不及格。



家务不仅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


比如玩具、书柜的整理,涉及到空间的规划和物品的分类。


再比如,洗碗、扫地、拖地这些,要考虑先后顺序。


孩子的时间规划和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耐心和专注力也能得到提高。


TED上有一个点击量非常高的演讲,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


小时候做家务,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成功。


这个观点其实是来自于史上历时75年的“哈佛格兰特研究”。


这项研究认为,成功的人生由两件事决定:爱和职业精神。


而职业精神怎么培养出来的呢?——让孩子从小帮忙做家务。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做事情会更投入、更有主动性。


而不做家务的孩子,等着别人告诉他该干什么,做事情就更被动、拖拉。



在工作竞争激烈的实习岗位,最后能转为正式员工的往往是“眼里有活”的那几位。


因为“没有劳动经验”的职场新人,表现得更像“参观”,不但工作主动性差,做工作时,自我修正能力也有限,做错了,做得不到位,也完全难以自我觉察。


孩子劳动能力欠缺,一时可能看不出对成绩有什么影响,可从长久来看:会劳动的孩子,才拥有综合竞争力。



日本有一档火了28年的综艺节目《初遣》,专门跟拍孩子们独自出门、坐车、帮妈妈买菜、做家务的事。


在镜头下的孩子们,性格各异,有的还没出门就哭成泪人,有的完全展现了社牛属性,见到谁都能唠嗑上一阵子。


节目里那些经常帮忙做家务的孩子,几乎都表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懂事。


他们都较少情绪化,比较能控制自己,做事目标明确。


高尔基曾说:“劳动使人建立起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孩子们能通过劳动,能获得深度的自信、坚韧的品质,甚至更灵活的思维,这样的孩子,也更有韧性,很容易成功。


孩子的劳动能力

长在父母的观念里


锻炼孩子劳动的能力,其实仅仅需要父母转变一下观点。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一次采访中,分享了两个孩子的日常。


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2岁,都围着围裙,煞有介事的跟大人一起做家务。


扎克伯格也说,家中的家务谁都会做,就算是孩子也不例外。



帮孩子养成做家务、收纳整理的习惯,是当代父母的必修课。


怎么做,孩子才配合?


1、父母会放手,孩子才会独立


多年前,大张伟在节目被爸爸当中吐槽没有自理能力。


大张伟直接回怼:

“父母永远都在说,孩子自理能力差,别管我,我不就自理能力强了吗?”



从小到大,他能做的事,父母全都替他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