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万物物联
"
免费关注
图文:21世纪经济报道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科技日报
一
据人民日报海外网援引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北京时间3月29日7时40分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66万例,达到660706例,累计死亡30652例。
其中,美国确诊121478例,确诊数居全球首位。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
无症状感染者已引起高度重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表示:“无症状感染可14天不发病,具有传染的可能性。”
此前,钟南山也强调,不要只重视有症状的人,还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
全国战疫下半场,
让人担
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今天,湖北荆门宣布: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
该患者在3月27日就诊入院,3月28日经核酸检测,结果为新冠肺炎阳性检测者,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22日,
武汉丽水康城小区就曾经发现
无症状感染者
,此人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但不属确诊病例。
26日,
广东惠州通过社区排查,发现惠城区龙丰街道1名湖北输入的
无症状感染者。
今天,
河南通报新增确诊病例情况:该确诊患者,曾与
三名无症状感染者
就餐,其中两人核酸检测为无症状感染者,一人核酸检测为单阳性、无症状。
不得不说,新冠病毒实在太狡猾了,堪称人类历史上最难对付的病毒之一。
二
钟南山表示,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并不是任何没有症状的人,而是那些和已经受到感染的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他们已经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却没有症状的人。他们没有临床症状,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
人类历史上,就曾经出过一个“无症状感染者”+“超级传播者”,这就是“伤寒玛丽”,一个流行病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符号。
这位玛丽·梅伦,1869年出生于爱尔兰贫穷的山村,15岁时,玛丽随姑姑叔叔移居美国,开始只是打扫佣人,但是因为在厨艺方面有天分,她转而做了家庭厨师。
然而,
这位玛丽仿佛是一个灾星,她到哪个家庭工作,哪个家庭就家破人亡,而且都是死于伤寒:
1900年,在马马罗内科任职,两周内,有居民感染了伤寒
1901年,在曼哈顿的一个家庭任职,家庭成员中有人因为发烧和腹泻死亡
1903年,在一个律师家庭工作,家庭8人,7人感染伤寒
1906年,在长岛牡蛎湾任职,两周内家庭11人,10人患病
但是,没有人怀疑玛丽,因为
她本人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直到最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才查清楚:原来,玛丽是一个健康带菌者!
是的,你没看错:玛丽虽然本人毫无症状,但体内却有着大量活动的伤寒杆菌,感染力极强。
而
伤寒玛丽,之所以终身携带细菌却不发病,原因恰恰在于:
玛丽的免疫系统,能够和细菌一直和谐相处,伤寒杆菌不攻击玛丽,压制了自己的繁殖速度,但玛丽的免疫系统也不攻击伤寒,容忍大量的伤寒杆菌在体内存活。
从此之后,玛丽成为了纽约市卫生部门的重点照顾对象,直到她去世。
直到去世,在给她的尸体检查时,胆囊里仍然存在活的伤寒细菌。
3月25日的中欧抗疫视频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为防止第二波高峰,仍应保持现有的防控措施,同时严格外防输入。
据科技日报报道,记者就此联系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3月27日,张文宏教授回应:“保持警惕,防控措施要紧,但是方向与第一阶段有不同。”
随着我国连续多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为零,保持现有防控措施是否有必要?钟南山建议保持现有防控,张文宏强调防控措施要紧,双重“警钟”为什么会在此时敲响?
3月26日,在武汉地铁光谷广场站内,消防员在对安检区域进行消杀。新华社发(王方 摄)
有人认为严防输入就安全了,比如实施境外航班乘客全部隔离等措施就可高枕无忧,但相关专家表示仍存在可能的内生风险。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教授董亚峰认为,“只需严防输入”的观点是片面的。他解释,目前疫情防控确实是要重点防控“输入型病例”。但二次疫情复发仍然可能由以下情况的国内患者引发:
1、治愈患者病毒转阳:这类病例之前已经有过报道。
2、假阴性病人:由于核酸技术敏感性不够,导致没有检测出来,其实体内还残留着病毒,等体内免疫力下降后,病毒又开始大量复制,从而成为病毒携带和传播者。
3、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已经证实新冠病毒的携带者有不发病,没有任何高烧、肺炎等临床症状的,这些人不排除可能存在。
4、全新的新冠病毒患者:由于目前的病毒溯源工作还没有定论,由于没有找到新冠病毒的起源、中间宿主,理论上不排除再次形成新的病毒携带人或人群。
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截至目前,人类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
“对这个新的病毒性疾病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地方,还在逐渐积累经验,通过各种研究、临床观察,希望通过大量的数据观察、研究工作,能够逐渐认识新冠病毒的整体特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说。
例如在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认知方面,钟南山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开始以为新冠病毒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后来发现在粪便和尿液中也能够分离出来,对它的潜伏期、发病特症等都是在逐步的认识中。可见,人类尚未做到“知己知彼”,仍有一把“达摩斯之剑”高悬,因此不能放松警惕。
那么“达摩斯之剑”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如何才能恢复自由生活?
“理论上讲,只有找到治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或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成功才能恢复自由的生活状态。”董亚峰说,但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研发和验证。
就病毒病总体而言,目前并没有特效药。
王贵强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只有少数的抗病毒药用于病毒性疾病,而且只是抑制了病毒复制,并没有清除。例如,乙肝病毒也是通过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情稳定,去不了根。艾滋病也是一样,必须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控制疾病进展。目前只有丙型肝炎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治愈。
而关于新冠病毒治愈效果等情况,相关单位正在组织科研力量进行研究。可见,目前而言,自由的生活还远未到来。
3月26日,在武汉北高速收费站交通卡点,工作人员对乘车人员进行测温。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董亚峰:建议仍然尽量减少出门、聚会。能网上做的就在网上做;不能做的,应该保持人和人之间距离在2米以上;回家后用肥皂洗手+流水冲洗20秒以上;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董亚峰:建议继续停开。防止大规模聚集可能导致的点的暴发。
董亚峰:建议可以自由出入,但做好实名登记的实时监控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定点隔离、及时就医,同时也可以追溯流行病学史。建议用健康码取代各自小区门禁卡,健康码和个人的所有出行轨迹相连,可快速追踪到潜在的患者。
董亚峰:可以解除封城。但要做好健康码的登记和使用工作。人人都有健康码,任何场合的任何出入记录都和健康码相连,保证能实时追踪到每个人的出行轨迹,以便在必要时,可以做到精准防控。
张文宏: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在这!
“无症状携带者携带病毒或超过3周”
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消息,在3月27日举办的“病毒演变、进化、传播的基础研究防治实践(从SARS到COVID-19)”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探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谈及无症状感染者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会上表示,这是我国进入疫情防控“下半场”的一类重要监测目标。
张文宏:无症状感染可14天不发病
具有传染的可能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谈到:
无症状携带者他们携带病毒延续时间会超过三个星期,隔离期结束后若病毒仍是阳性,会造成极大传播风险。
张文宏介绍,无症状携带者即在主动筛查一些密切接触者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病人携带病毒,但是从来不发病。
“无症状携带者携带病毒延续的时间会超过三个星期。”
张文宏表示,这类人如果不去医院治病,就不会被发现;如果从海外回来,不被检测,也不进行隔离,或者进行了隔离,两个星期内他没有发病,“第三个星期他就出去了,出去的时候病毒是阳性的,就会造成极大的传播风险。”
张文宏称,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因此,上海市一直采取严格的措施进行筛查。同时,他表示,全世界的疫情没有控制好,说一个病例都不会漏进来,也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做好准备,万一有病例进来,大家也不用一惊一乍。”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这个病毒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对付的病毒之一。”张文宏说。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有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在日前接受白岩松采访时解释:新冠病毒具有狡猾性,在病毒进化里把自己伪装起来并不断传播出去。
部分的所谓无症状感染者,或许是还没有发现更有效的检验手段和检测的试剂,可能我们没有发现更值得关注的重要的症状和临床检测的标记。
病毒初期发展没有那么强的侵害性,它的危害体现在人体潜伏以后它暴发的症状,所以在未来的防控过程里,如何更早地预防、预警、检测,并且有一些明确的防范手段,是主要攻关的方向。
如果我们身边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该怎么办?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说,老百姓加强个人防护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方法就是勤洗手以及在一些场合戴口罩。
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疫情诊疗的相关情况进行交流研讨。
钟南山表示,国内疫情不会出现第二波高峰。前提是要积极防控,保持警惕。
按照现有群防群控机制,目前重点放在防控外来输入者。首先,对其积极进行诊断;其次,在固定的医院或酒店进行隔离。目前,外来输入者中产生传染的可能性极大。对于如何控制疫情,钟南山特别强调,不要只重视有症状的人,还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这一点中国非常重视。
钟南山院士表示:关于中国国内“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目前了解得很有限:既没有具体数字,也未有详尽研究。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也可以做出一些推断。
比如: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的传染率很高,但是中国近期新冠肺炎新确诊病例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在不断下降....
这可以说明:中国还没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在这里也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知识点:所谓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其实就是指那些没有临床症状、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的人。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要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李克强总理3月26日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
“无症状感染者”全称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指无临床症状、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
李克强会上指出,疫情发生之初,我们集中主要精力救治新冠病毒有症状感染者,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现在要持续巩固国内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在全力救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做好社区防控的同时,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等群众日益关注的问题。
“无症状感染者究竟有无传染性?病情会不会进一步发展变化?卫健委要组织专家认真研判,拿出科学防治方案。这是我们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防止出现防控漏洞的重要内容。”总理说,“有关部门要严肃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实事求是、及时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资料显示,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有四种途径:
一是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
二是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
三是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