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案】《中国史学》是在日本出版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刊物,每年以一特定专题出版一卷,至今已出版二十六卷,敝人辛德勇司职副主编(副编集长)。为使中国读者瞭解该刊状况,敝人近日书面采访《中国史学》主编(编集长)佐竹靖彦先生,请佐竹先生就《中国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说明,并对中国史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发表看法。兹在此公布访谈全文。
2017年夏辛德勇與佐竹靖彥先生合影
1.佐竹靖彥先生,首先,请您简单地谈一谈,《中国史学》是怎样一份刊物。
《中国史学》是一种国际刊物,主办者日本“中国史学会”,出版地点为日本东京。有5个支部。美国地区主编为南加州大学Bettine Birge教授,中国地区主编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台湾地区主编中央研究院李贞德教授,韩国地区主编Seoul大学校金秉骏教授,日本地区由本人当主编(德勇案:实际上是由佐竹先生任编集长即主编,其余诸人为副编集长亦即副主编),采用年刊形式每年出一卷。1991年出创刊号,去年出了第26卷。编辑的宗旨是网罗每年世界最高水平的文章,特别重视介绍学术动向的文章,使世界中国史家,real time地接触到世界学术的最前线的情况。
《中國史學》最新一卷書影
2.请您谈一下您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份刊物以及《中国史学》创办和发展的历程。
本人在1965年末到66年初,作为日本青年中国史学者代表团的团员访问中国住北大三个月,接触到文革初期的中国和中国的学者。当时正值文革的开始,深深感到研究中国历史的困难性。经过将近十年的苦思苦想,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即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研究中国历史,应该有内部理解和外部理解的统一结合。
1982年,受到日本学术振兴会的资助,在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留学半年。能够与第一次留学时的李裕民等老朋友再见,又能与历史研究所的陈高华先生和当时留在北京的美国Kent Ohio大学教授王业健先生结识。1984年成为美国New York市立大学的交换教授受到Schirokauer教授的厚遇,又多亏Columbia 大学的de Bary先生的深厚理解,成为Columbia大学的访问教授与RobertHymes教授结识。又有劉子健先生的厚意安排成为Princeton大学访问教授。当时朱鸿林、黄宽重等诸位都在Princeton。经过跟他们的交流与协议,逐渐形成创刊一种新的研究中国历史的国际刊物的计划。创刊时,美国地区由王业健教授,中国地区由李裕民,台湾地区由朱鸿林,日本地区由本人当主编。直到第9卷韩国地区请到了高丽大学校金元熇教授当主编。
学术上的国际协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结合主观热情和客观追求,站在世界历史的观点,由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来追求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历史的真面貌,这是一件值得努力的大事业。我们通过对这个大目的的认同,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使本刊成长到世界第一流的国际学术杂志。
3.请问《中国史学》为什么要采用日文、中文和英文三种文字混合印制的形式?国际上有哪些与之相似的学术刊物?
据我了解,大陆中国历史的代表性杂志《历史研究》和《中国史研究》等基本上都用中文。这并不奇怪,是一般研究本国历史的杂志的通性。日本的研究本国历史的杂志,也很少刊登外语的文章。
台湾的有力杂志《新史学》,刊登较多英文的文章,看起来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台湾学者与美国学者之间的交流相当密切。其对欧美史学界的开放性相当强烈。
日本的情况大概跟大陆差不多。日本最有力的研究亚洲历史的杂志《东洋史研究》,创刊至今只有两次刊登欧美人的欧美文的文章。第一次是W.B.Burke的GenerralFrederick Townsend Ward,发表在第四卷第六号,1939年。Townsend Ward是对抗太平天国的常胜军的创始人。第二篇是当时在辅仁大学执教的Walter Fuchs 的德文文章Zur mandjurisch-chinesichen Ausgabe des Shuo-mofanglüch,发表在第五卷第三号,1940年,是研究康熙的《亲征朔漠方略》的汉文版与满文版的关系的。
直到2004年,该杂志开始刊登了日本学者论文的英译版,是选择当年发表在该杂志的一篇论文,由东洋史研究会负责翻成英文发表。虽然同是外文,其意义有一点不一样,是一种鸟笼学术,保护日本学者对外发言。这个计划,一共刊登五篇文章,结束于2008年。
中文方面,该杂志在其1939年第四卷第二号刊登杨联陞的《与宇都宫君书》,第三号刊登曹宗儒的《太平军再克武昌之史料》,1942年第二・三卷,刊登罗继祖的《山中闻见录校记》,1944年也刊载其《皇明遗民传书後》,1956年第十四卷第四号刊载翦伯赞的《关于中国历史分期的问题》,1962年第二十一卷第二号又刊载杨联陞的《论东晋南朝县令的俸禄的标准——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新释质疑》。该杂志虽然也刊登了马衡、唐长孺、尹达、任继愈、刘子健、侯外卢、刘大年等多数学者之文章,可都由该会翻成日文。
附带说一件小事。《东洋史研究》,创刊于1935年10月。第一卷第六号,刊登其文章的欧译目录时采用法文,称其杂志名称为Revue des étude del’histoire de l’Extrême-Orient 。法译目录一直保持到1945年日本战败时的第八卷第五・六号。此后暂时没有欧译目录,到了1947年12月通卷第十卷第一号,才开始用英译目录。从1935年创刊到1945年,日本中国史学界好像不对德国学术界而对法国学术界有一定的开放性。
《东洋史研究》在其第一卷(1935年10月至1936年8月),由内藤戊申和内藤耕次郎翻译法国学者HeriMaspero的 Histoire et historiens depuis cinquante ans,以《最近五十年支那学界》为题发表。又,在其第二卷(1936年10月至1937年8月),在“现代支那名家著作目录”的栏目下分别刊登陈垣、陈寅恪、陶希聖、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的著作目录。
又当丁文江、章炳鳞、孟森、罗叔言诸氏之去世,《东洋史研究》皆刊载哀悼之文,详细介绍他们的学术成就。
日本学术界能够取范于法国和中国的一九三〇年代的突破性的学术水平,自然是一个幸运。不仅如此,他们的选择,同时也表明他们学术的健康品质,他们没有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帮凶者。以致日本学者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仍能一字不变的把自己1945年以前发表的文章移录在自己的论文集里头。
当时该杂志的显著特色是注重国际交流,特别是与中国学界之间的交流。该杂志刊登学界动向、书评等页数超过论文。兹试分析该杂志创刊以后至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联合国以前两者的比率提供读者参考。论文是总计2011页,非论文2298页,非论文比率达到论文的114%。可以肯定,他们非常重视学术成就的国内国外的交流与鉴定,追求学术成就的客观化。
该杂志创刊时,日本亚洲历史学界最有地位、最有力量的杂志是《东洋学报》。不妨参考《东洋学报》的论文与非论文的比率。同时期《东洋学报》刊登论文页数为4515页,非论文487页,也只占论文页数的11%。而且,非论文的骨干是每卷每号刊登的欧美新刊书目,总共32号杂志中书评等项目只出现30次。
两个杂志趋向判然不同。其历史结果,《东洋史研究》现在是日本最有地位、最有力量的国内杂志,彻底取代了过去《东洋学报》的地位。
历史教训是《中国史学》应该重视国际交流,重视研究成果的整理。既然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世界历史的其他一部分对中国历史的观察,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如从外国传来的电脑和网络的技术已经是现代中国快速发展的两大因素。单看中国国内的因素,我们不能全面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机制。
现在除了中文世界以外,还有英文世界,日文世界,蓄积了相当规模的有关中国史学的知识。同是针对中国的情况,两个世界的学术概念的性质和学术分析的方法并不完全一致。我们目的是动员中文世界、英文世界和日文世界的学术力量追求更全面的中国历史,即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的中国历史。
4.本世纪初,主要在您的主持下,集合日本很多中国史研究学者,出版了一套总题为《中国史学的基本问题》的四卷本系列丛书,分时代总结和论述了有关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一些重大基本问题。请问,您主持编辑《中国史学》,和编纂出版这样的丛书,是不是有一些共同的思考?
贯穿本书的基本目的,或基本课题,是根据学界的个别考证成果,追求更全面的历史像与分析历史的视角。也就是说追求历史学的全体性的恢复。我们是全体历史的一部分。作为全体历史的一部分,我们自然对历史的一部分有较深的兴趣,我们投入个别事情的考证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历史本身有一种全体性。离开历史的全体性,我们的考证要失去其意义。而且恢复历史的全体性这个作业,应该由史学家本身来负担。
学术动向的重视,互相批评的重视,都是此项工作的基础条件。杂志《中国史学》也在追求同一个目的。
《中国史学的基本问题》書影
5.国际性的视野,促进各地区学者之间的交融,這应该是《中国史学》很大的一个特点,您能不能概括性地谈一谈当前世界主要区域或者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史问题时所呈现的总体特征或是倾向(其中也包括在研究方法上的特色)?是不是请您先从日本的情況谈起?
日本的历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日本凡是有力的大学的历史系,基本上都由日本史、东洋史、西洋史三种讲座来构成。西洋史包括整个欧美世界。东洋史形式上也包括整个东方世界,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历史。例如本人在京都大学就读历史学时,日本史、西洋史都是两个讲座两个教授,只有东洋史是三个讲座三个教授。其中宫崎市定先生、佐伯富先生研究中国历史,田村实造先生一边研究中国历史一边研究游牧民族的历史。中国历史的比重,不仅超过任何欧美国家的历史的比重,也超过本国历史研究的比重。
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两千年以前,日本在中国文明的影响下,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以后,日本社会,日本知识分子,一直尊敬、一直重视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这个趋向经过前世纪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也基本上没有改变。
一般的来说,研究本国历史的人,对自己的研究有一种责任感。因为,能够正确地理解本国的历史,会对本国社会未来历史的进展带来一个积极的因素。日本的中国历史的研究者,受到两千年的历史的影响,同样对自己的研究有一种责任感。可是这个责任感的性质,其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
按照本人的理解,宫崎市定先生为首的老一辈的学者对中国历史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其确立了一种世界历史的基本观点,即归根结底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不能说欧美历史代表世界历史的普遍的侧面,中国或亚洲代表其特殊的侧面。欧美历史也好,中国历史也好,都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各个历史世界一直在互相影响,整个世界历史不外乎其互相影响的历史结果。
宫崎市定先生的研究彻底推翻了所谓亚洲停滞论。有了这个基础认识,现在我们的课题可能是进一步研究亚洲社会,或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即与欧美社会的特殊性相提并论的亚洲社会的特殊性。
6.那么,欧洲和美国的情況呢?欧洲和美国的学者在这方面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或是各自都有一些特点么?
欧美各国特别是美国跟中国的交涉没有很长的历史。美国学者对中国的兴趣和视角,其出发点,倾向于外来人发现跟自己文明不一样的另外一种文明的惊奇与好奇。他们学术的长处在于能够对亚洲人司空见惯的问题提出根本性的探讨。他们也能够依靠理论特别是人类学的理论,提出一个新的视角和根据此理论而得出的新结果。他们的学术成就对中国传统历史学,有很大的启发性,可是单有这个外来视角并不足以全面认识和确定中国的历史。
部分最有水平的学者,能够事先对他们要探讨的课题(如本刊第16卷Hilde De Weerdt教授文章),探讨的材料(如本刊第20卷Anna M. Shields教授文章),进行周密的研讨,得出一个新鲜的研究途径。他们开始从事内在角度的中国历史学。
7.下面,我更想听您坦率地谈一谈对中国学者相关研究的看法和您的希望。
中国的中国史学一直在艰苦的环境里头开展。现代意义的中国史学,开始于1930年代。“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承前启后,为以后的中国史学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略引本刊第26卷周雯女士语)。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史学得到了全面发展的条件。
学术研究的环境有飞跃性的改善,特别是电脑技术的发展,资料库的全面建立,提供中国史学空前未有的好条件。社会气氛也有根本性的变化。
在此好条件下,中国史学的质与量都有显著的发展。可是因为发展速度太快,有些课题,有些视角,有些成果,有些目的,反复出现,过去已经达到的成果,依然在新的标题下再次出现。有时候非常重要的成果,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就被学术界忘却了。
按照本人的看法,现在最重要的课题是建立学人对中国史学的共识,建立学人有关史学研究的舆论。我们要自己整顿交通。如果学人不能自己确定学术成就的评价与价值,学术成就的评价与价值就要由学术以外的因素来决定。
8.当前中国和世界上有很多学者,特別强调所谓“新史料”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我很想听听,您是怎样看待“新史料”与传世基本史料之间的关系的呢?
新出土史料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材料,其基本性质跟传世史料是一样的。如同我们能够在某一个书库里头发现一直遗忘了的史料一样,就是免了后世传继过程里头产生的讹误。另外一种是档案。虽然档案本身跟历史的实况有一段距离,比起一般材料,档案跟历史的距离更短,自然是非常宝贵的材料。
可是说档案跟历史的距离更短,并不是说,档案内容一定要直接表示历史的真实面貌。敦煌户籍里头有一男十女的例子。过去有位学者根据此材料对敦煌妇女的贞洁提出怀疑。其实,敦煌户籍所反映的不是当时的家庭实状而是官僚结构末端的崩溃情况。
而且,档案所反映的情况是历史的极小一部分范围。中国史学在没有新出土的史料的条件下已经基本上描写出相当客观的历史像。如果抛弃一切传世材料的条件下,我们能不能写出有系统的历史,这是一件值得考虑的事情。以新出土材料补充传世材料,虽然是一个平凡的结论,没有其他路可走。
9.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图片印制愈加简易。《中国史学》过去基本上都是纯粹的文字形式,但其中有的文章,比如刚刚出版的第二十六卷,其中陈侃理论《赵正书》的文章和周雯论汉画像石的文章,若是适当配上一定的插图,对阅读和理解文章会更有帮助,我感觉也会使《中国史学》总体面貌更加生动一些。今后,在编集稿件时,是否可以考虑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
大见适合时宜。应该遵从。
10.随着电子传播形式日益广泛,为适应这种情況,《中国史学》今后可否在这一方面也适当做一些努力呢?譬如,主动以电子版本形式即时公布新出版卷次上每篇文章的摘要和您撰写的“编集后记”。这样,会使感兴趣的读者,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對学术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
深谢启发。从今年卷开始,《中国史学》要以电子版形式,公布每篇文章的摘要和编辑后记,过去刊载的全部文章的题目。
2017年7月24日
附《中國史學》總目
《中國史學》爲國際中國史研究學術年刊,由“日本中國史學會”編輯(佐竹靖彥擔任研究會代表),日本京都朋友書店出版。
顧問:
王業健(中央研究院)
李裕民(陝西師範大學)
Conrad SCHIROKAUER(Columbia大學)
陳高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Robert HYMES(Columbia大學)
樸元熇(高麗大學校)
朱鴻林(香港中文大學)
樸漢濟(Seoul大學校)
編集長 佐竹靖彥 東京
副編集長 Bettine BIRGE(Univ. of SouthCakifornia) Los Angels
副編集長 辛德勇(北京大學) 北京
副編集長 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臺北
副編集長 金秉駿(Seoul大學校) Seoul
第一卷(1991),宋元史專號
Notes on the Zhiyuan Xinge(至元新格)and the Song antecedent ofcivil service, Winston W. Lo
A brief survey of recent works on the Yuandynasty, Morris Rossabi
南宋的贡院,梁庚尧
宋元战史的新丰收——评介海峡两岸三部新著
宋代两税及其与唐代两税的异同,梁太济
中国大陆近十年来的宋史研究,张邦炜
中国的元史研究,陈高华
宋代の消费·生产水准试探,斯波义信
前近代中国の地域支配の构图——南宋期江南东西路を中心に,佐藤明
日本における宋代史研究の基调,寺地遵
日本におけるモンゴル时代史研究,杉山正明
第二卷(1992),魏晋隋唐史專號
Chinese Titles as a Means of Diplomatic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during the han-Tang Period, Zhenping Wang
A survey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Historyof Early Medieval China, Scott Pearce
杨复光“收复京城奏捷露布”考,黄清连
隋唐政治制度史研究(专书部分)书评,刘健明
两晋兵户制考略,高敏
中国大陆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童超
简论唐史研究,胡戟
六朝隋唐时代における宗教の风景,吉川忠夫
盐地の国家祭祀——唐代河东盐池·池神庙の诞生とその变迁,妹尾达彦
日本におけ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の回顾,谷川道雄
日本の唐史研究——近年の动向,池田温
第三卷(1993),明清史專號
Greet Expectations: The “Public Sphere” andthe Search for Modern Times in Chinese Histry, R. Bin Wong
陈榷对生死之抉择与回应——明遗民自我肯定生存价值一例,何冠彪
明清徽州契约与合同异同探,周绍泉
最近十五年来中国明史研究概略,林金树
中国近十余年清史研究述略,梁锦秀
洪熙から宣德へ——北京定都への道,新宫学
清朝后起の地方都市の构造——归化绥远城1813-61,近藤富成
日本における明代徭役制度の研究,谷口规矩雄
清代思想史研究——近年の动向,大谷敏夫
第四卷(1994),先秦兩漢史專號
Changes in Qin and Han China: The Religiousand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MichselLoewe
Qin-Han China in Review The Field, NewFrontiers,and Next Assignment, Chun-shuChang
汉代官吏休假、宿舍若干问题之辨析,廖伯源
台湾近年(1989—1993)简牍研究述略,马先醒
帛书《要》篇及其学术史意义,李学勤
中国大陆近十余年来的先秦史研究,赵世超
近十多年大陆秦汉史研究述评,黄留珠
西周纪年に关する试论,平势隆郎
六经·六艺と五经——汉代における五经の成立,福井重雅
日本における战国史研究の动向,藤田胜久
汉代货币经济论の再检讨,佐原康夫
第五卷(1995),法制史專號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in Early ImperialChina and Japan, Charles Holcombe
论宋太祖朝武将之党争,何冠环
中国古代经济法制之研究,刘海年
近年来隋唐法制史研究的进展,俞鹿年
近年来大陆学者法律史学研究述评,张少瑜
汉令の起源とその编纂,宫宅洁
秦汉刑罚史研究の现状,籾山明
清律“夜无故入人家条”小考,中村正人
清代民事司法论における“裁判” と“调停”——フィリッピ·ホアン(Phlip C. C. Huang)氏の近业によせて,寺田浩明
第六卷(1996),社會史專號
Neo-Confucianism and History__Some Issuesfor Historians__ Peter K. Bol
Jolting the Age: Xu Cai and the Evolutionof Qing Statecraft Thingking, RichardLufrano
清末最后十五年政府地筹款方策:盐斤加价
近五十年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研究述评,彭卫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婚姻、家庭史研究概述,郭松义
近十年中国社会史研究述评,王先明
1~6世纪における土地神生成の诸相,北田英人
“乱”の研究——これまでとこれから,野口铁郎
最近の日本における明清时代を对象とする社会史的研究について,马渊昌也
第七卷(1997),思想、文化史專號
Intellectual Dynamics of the Warring StatesPeriod, E. Bruce Brooks , A.Taeko Brooks
Among Fallen Idols and Noble Dreams Notesfrom the Field of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Lionel M. Jensen
孟子在中国经学发生史上的地位,姜广辉
晚明思想研究述评——以阳明学的发展为线索,葛荃
文化热与中国文化史研究,刘志琴
晚清的“议院论”——与传统思维相关为中心的讨论,薛化元,潘光哲
中国古代の社会的结合——任侠的习俗论の现在,东晋次
王安石撰墓志を读む——地域、人脉、党争,近藤一成
中国近世における知识人の性格——明代の山人を手がかりとして,金文京
第八卷(1998),經濟史專號
Debatable Land: The Fujian-Jiangxi-ZhejiangBorder Region during the Song, LucilleCHIA
New British Companies in China: The Case ofInternational Export Company in Hankou,1907-18, CHANG J. Ning
十八世纪中国的轮作制度,王业键,谢美娥,黄翔瑜
明清江南经济史研究举要(1978-1997),范金民
八十年代以来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回顾,阿风
中国封建社会诸子均分制述论,栾成显
中国古代地割の形态的研究——井田地割、阡陌地割、代田地割,佐竹靖彦
妻を卖っていけないか?——明清时代の卖妻·典妻惯行,岸本美绪
第九卷(1999),國家史、制度史專號
从地方武力地发展看南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黄宽重
一九八○年以来宋代政治史中文论著回顾,方震华
近五十年中国古代国家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王震中,
北魏官阶军阶辨,阎步克
明清皇权高度集中与强化的历程——以明内阁、军机处为中心,杨珍
周の领域とその支配,松井嘉德
北魏の宗室,窪添庆文
战后中国古代国家史研究における“后汉史”の位置,小岛茂稔
前近代中国史研究と流通,田口宏二朗
第十卷(2000),先秦兩漢史專號
Religious Anxiety and Political Interest inWestern Han Omen Interpretion: The case of the Han WusiPeriod(141-87B.C.), martin Kern
礼学研究五十年,彭林
郭店简“六德”篇的缀补编连和命名问题,廖明春
秦汉简帛与秦汉史研究,谢桂华,汪桂海
最近十年(1990-2000)台湾地区秦汉史研究的新趋向,李建民
汉代画像阙的象征意义,刘增贵
先前时代婚姻史および邻接分野研究の展望,小寺敦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の构成法について,古贺登
日本における汉代官僚制研究,米田健志
中国西南地域の异民族——特に后汉巴郡における“民” と“夷” について,中村威也
第十一卷(2001),魏晋隋唐史專號
尉迟迥相州举兵事发微,黄永年
近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六朝士族研究概观,陈爽
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唐代兵制研究概观,孟彦弘
北魏时期的河东蜀薛,刘淑芬
九十年代台湾魏晋南北朝研究概况,李广健
唐代藩镇における下级幕职官について,渡边孝
民族问题を中心としてみ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史研究の动向,川本芳昭
北魏均田制研究の动向,佐川英治
“唐宋变革”史の近况から,丸桥充拓
第十二卷(2002),宋元史專號
文化的边界——两宋与金之间的书禁及书籍流通,刘浦江
20世纪王安石变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02~1949),李华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元史研究,刘晓
书写与事实之间——《五代史记》中的女性像,刘静贞
回顾一九八○年以来宋代的基层社会研究——中文论著的讨论,吴雅婷
北宋の封樁と财政运用,岛居一康
日本における最近の元代史研究——文化政策をめぐる研究を中心として,撄井智美
チンギス·カンの大ヤサ再考,宇野伸浩
第十三卷(2003),明清史專號
论清朝全盛时期德疆界划分与疆域范围,成崇德
科举制度与清代满汉文化融合,张杰
近十年来明史研究述评,彭克明,周晓光
绵绵瓜瓞——关于明代江苏世医的初步考察,邱仲麟
妇女与奢侈——一个明清妇女消费研究史的检讨,巫仁恕
清代徽州的保甲与里甲及宗族,洪性鸠
What can Pricies tell Us about the 16th-18thCentury China , A Reviewof “Shindai Chugoku no Bukka to Keizai Hendo(Prices and Economic Change in China)” by KISHIMOTO Mio,KURODA,Akinobu
最近の明代官僚制度研究,大野晃嗣
琉球と中国——近年の研究动向,渡边美季
第十四卷(2004),法制史、政治史專號
传统中国にぉける法制の三つの侧面,ブリアン·マクナイト(Three Perpectiv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Law,Brian E. McKnight)
三十年来秦汉法制史研究的回顾,曹旅宁
元代冗官述论,李治安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明代政治中枢模式研究述评,田澍
二十世纪汉末魏晋肉刑争议析论,陈俊强
宋代县衙主簿初探,林煌达
1990年代以来のにおける韩国清代政治史研究の动向,金衡锺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による秦汉刑罚制度研究の动向,水间大辅
“诸吕の乱” における大臣と齐王兄弟,郭茵
清流·浊流と“名士”——贵族制成立过程の研究をめぐって,安部聡一郎
唐宋政治史研究に关する试论——政治过程论、国家统合の地理的样态から,山根直生
蓝玉党案と蜀王朱椿,川越泰博
第十五卷(2005),社會史專號
Truth,Falsity, and Pretense in Song China: AN Approach through the Anecdotes of HongMai, Robert Hymes
明代文庙“释奠仪”,郭润涛
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研究的新趋向,王日根
近20年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张思
誓不更娶——明代男子守贞初探,衣若蘭
作为社会史研究的中国饮食史,陈元朋
汉代国家祭祀制度研究の现状と课题——皇帝权力と宇宙论の视点から,目黑杏子
唐宋时代の家族と女性——新たな视点の模索,大泽正昭
中国における桥と境界,相田洋
第十六卷(2006),思想、文化史專號
The Waysof The Teacher: Commemorating the Administrater and the Transemitter in TwelfthCentury Teacher Biographies, Hilde DeWeerdt
竹书《恒先》新解, 王葆玹
吕祖谦学术及其研究, 杜海军
20世纪中国大陆的宋明理学研究回顾, 范立舟
1980年以来台湾学术界有关宋代文化的研究论著, 沈宗宪
明清文人的女色品尝与美人意像的塑造, 王鸿泰
福をくばる王, 高木智见
战国楚简と中国古代思想史, 汤浅邦弘
图谶·太学·经典——汉代“儒教国教化”论争に对する新たな视座, 保科季子
第十七卷(2007),經濟史專號
Taiwan inthree prisms:Japanese Destination, Southeast Asian Analogue, Chinese Frontier,John E. Wills, Jr.
近十年来中国大陆学者有关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 张萍
唐宋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研究, 林文勋
19世纪中国茶叶与鸦片经济之比较, 仲伟民
清代闽台经济米谷流通类项与数量的考察, 谢美娥
中国经济史研究在台湾——针对过去三十年的片面与粗浅的观察, 陈国栋
中国古代の灌溉事业をめぐる研究の现状と课题——战国三大水利事业を中心として,大川裕子
日本における宋代货币史研究の展开,宫泽知之
第十八卷(2008),國家史、制度史專號
Distant Echoes of Chen Liang’s Statecraft Thought? ChenHuan-chang and Shibusawa Eiichi on Confucian Ethics and Economics, Hoyt Tillman(田浩)
“漢朝”的發生——國家制度史個案考察的觀念史背景, 王子今
2000年以來中國大陸關於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史研究述評, 李昌宪
《元典章》整理的回顧與展望, 张帆
金代低阶地方官的迁转路径——以县令为中心的观察, 陈昭阳
回顾1990年以来台湾的中国政治史研究, 洪丽珠
日本における近十年の秦汉国制史研究の动向——郡县制·兵制·爵制研究を中心に, 高村武幸
前汉时代における内外观の变迁——印制の视点から, 阿部幸信
日本の政治史研究の新たな可能性——国制史研究との会话を目指して, 平田茂树
大清帝国の支配构造と八旗制——マンジュ王朝としての国制试论, 杉山清彦
第十九卷(2009),先秦兩漢史專號
Translating theZhangjiashan Legal Texts into English Methodologies and Challenges 葉山 李安敦
三十年來早期秦文化研究綜述, 徐衛民
楚卜筮祭禱簡所見貞人考 晏昌贵
近二十年中國大陸秦漢政區地理研究述評 李曉傑
法與俗——秦漢法律中的民俗事象與習慣法 劉增貴
如何解讀陣法——關於漢代八陣法與秦陵兵馬俑坑軍陣的討論 李訓詳
中國古代貨幣經濟史研究の諸潮流とその展開過程 柿沼陽平
秦漢時代の司寇·隸臣妾·鬼薪白粲·城旦舂 鷹取祐司
第二十卷(2010),魏晋隋唐史專號
From LiteratiGossip to Intellectual History : Shifting Perspectives on the Yuanhe 元和
Era in Tang Anecdote Collections Anna M. Shields
從政區建置看曹操的經國方略 陳健梅
90年代以來大陸唐吏部詮選研究述論 毛 蕾
唐代羈縻府州研究評述 王義康
永嘉之亂後的洛陽及其變化 蔡宗憲
1990—2009年臺灣魏晉南北朝研究綜述 林韻柔
東魏北齊時代の鄴都の都城構造—立地と用途、その構造的な特徵— 朴漢濟
出土刻字資料研究における新しい可能性に向けて—北魏墓誌を中心に— 室山留美子
貞元年閒の太廟奏議と唐代後期の禮制改革 江川式部
日本における唐代官僚制研究—官制構造と昇進システム(system)を中心として— 小島浩之
第二十一卷(2011),宋元史專號
Gossip as History: Hong Mai's Yijian zhiand the Place of Oral Anecdotesin Song Hitorical Knowledge, Robert HYMES
近十年來宋代“央-地關係”研究閱讀筆記, 赵冬梅
金代“細軍”探微, 郗志群 姜 賓
近十年來中國大陸地區元史研究概觀, 党寶海
關於宋代古物學之研究與討論, 許雅惠
文類、文化與文具——宋代的勸農文, 蔡文地
宋代中國の法と刑罰——日本における研究の軌跡, 德永洋介
10~13世紀多國並存時代のユーラシア(Eurasia)東方における國際關係, 古松崇志
『元典章』文書の構成からみたその成立事情, 植松正
第二十二卷(2012),明清史專號
TheLogic of Monastic Property in a Commercial Economy: Theft and Patronog in theSuzhou Region,1570-1640, Timothy(James) Brook
二十世紀以來史學史視野中的鄭和寶船技術史研究 陳曉珊
近三十年來明代法制史研究述評 吳豔紅
正律、比附律與嘉靖後期判死朝臣 解 揚
制策與獻策——以晚明幾社的地方政治議論爲中心 何淑儀
近十年臺灣明清地域研究概介(2001—2010) 唐立宗
大清帝國の朝鮮認識と朝鮮の位相 丘凡真
萬曆黨爭における密揭制度と情報格差—王錫爵內閣と東林黨との對立を中心に— 陳永福
清朝と舊明領國際關係(1644—1840) 豐岡康史
明清時代の女性とジェンダー—「女性の聲」を求めて 五味知子
第二十三卷(2013),法制史、政治史專號
Sanctimony and Self-deception:TheEighteenth-century Origins of WesternMisperceptions of Chinese Capital Punishment, Thomas Buoye
大陸地區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與秦漢法律史研究 閆曉君
論唐德宗貞元年間神策軍的“六軍化” 黃 樓
2000年以來中國大陸宋代政治史研究述評 游 彪 楊樹坤
唐代前期的死刑覆奏 陳俊強
1990年以來台灣唐宋法律史研究概述 李如鈞
中國古代文書行政制度——戰國秦漢出土資料による近年の研究動向—— 土口 史記
「劉邦集團」と「郡國制」をめぐる問題——漢初政治史復元のために—— 松島 隆真
明末黨爭試論 城地 孝
第二十四卷(2014),國制史、制度史專號
Adjudicating Grievancesand Educating the Populace:Reflections Based on Nineteenth-Century Aathologiesof Judgment, Pierre-Étienne will
2000年以來中國國家起源研究述評 常懷穎
西漢中央監察體制研究 王勇華
學術分野與方法整合:近三十年來中國大陸明代衛所制度研究評述 彭 勇
戰國秦漢郡縣制研究新境——以中文成果爲主的檢討 游逸飛
唐代前期預政女性身分的官僚化——從上官婉兒墓誌談起 鄭雅如
近年の內史研究から見る秦漢統一國家體制の形成 大櫛 敦弘
北朝國制史の研究動向 岡田 和一郎
モンゴル(Mongol)帝國(大元)の華北投下領研究 舩田 善之
第二十五卷(2015),社會史專號
For Students ofPre-Modern Chinese Living Standards,a European Book to Read and Ponder,HoweverBelatedely Joseph P.McDermott
明代江南倉夫職責轉變與漕糧收兌中的包攬群體 胡 鐵球
從社會史到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 趙 世瑜
當前中國社會史研究現狀及其評價 張 俊峰
變革中的延續——唐宋之間的河朔士人 胡 雲薇
族譜與明清地方社會研究 李 仁淵
秦漢代における血緣關係と擬制血緣關係—研究動向概觀 鷲尾 祐子
「白蓮」の記憶——明清時代江南デルタ(delta)の謠言と恐怖—— 太田 出
第二十六卷(2016),思想、文化史專號
Emotions and Rumors Mark Edward Lewis
《史記》與《趙正書》——歷史記憶的戰爭 陳 侃理
1912年—1954年中國漢代畫像石的收集與研究 周 雯
中國近世士人文化研究的“心史”傾向
——評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系列著作 江 湄
北宋前期改作五代史之研究 李 卓穎
思想的載體——近代中國詞彙/概念史的研究回顧與展望 陳 建守
漢代墳墓祭祀畫像における死生觀研究の現狀 角谷 常子
漢唐閒における郊廟雅樂について
——東晉と南朝の閒の斷絕を中心としてみた 戶川 貴行
中國イスラームの研究動向 中西 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