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邃瞳科学云
邃瞳科学云是一个百家争鸣的个性化学术传播平台。依托新媒体矩阵,小程序及APP等完整产品线,在开展专业性的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致力于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更自由、重分享。 格物致知,光被遐荒。Meet Your Scienc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花草有本心:走近古典文学中的春天 ·  23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观之如冰,温润有方 ·  23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眼见草长花开,不禁又想起你来 ·  23 小时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谷歌 Veo2:最强文生视频终于上线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谷歌 Veo2:最强文生视频终于上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邃瞳科学云

朱成周课题组Nat Commun: Pd氢化金属烯气凝胶晶格氢参与实现高效析氢反应

邃瞳科学云  · 公众号  ·  · 2024-12-08 10:33

正文



第一作者:汪恒佳
通讯作者:朱成周教授

通讯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论文DOI:10.1038/s41467-024-54601-7




全文速览

基于传统析氢反应(HER)机制,单相催化剂中的氢吸附和解吸通常发生在单个催化位点,这使得难以突破Sabatier原理的限制。本研究中,我们合成了β-Pd氢化物金属烯(β-PdHene)气凝胶,作为一种先进的HER催化剂。与传统反应路径相比,晶格氢参与机制可以分离吸附和解吸位点,在热力学上更具优势。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和理论计算表明,晶格氢作为附加的活性位点直接参与了HER过程。因此,β-PdHene气凝胶在10 mA cm -2 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为20 mV,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甚至可与商业Pt/C催化剂相媲美。我们的研究为理性设计高活性HER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突破了传统机制下催化剂设计的局限性。




背景介绍

氢气(H 2 )被认为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能源,且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零碳排放,符合全球碳中和的要求。HER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且经济高效的制氢方法之一。Pt基纳米材料被广泛认为是最有效的电催化剂之一。由于Pd基催化剂具有与Pt相似的电子结构且丰度较高,因此成为了潜在的替代品。尽管如此,Pd与H之间的强结合力不利于H 2 的脱附,导致其HER性能较差。因此,开发高效的HER电催化剂变得至关重要,但这仍然是实现绿色氢经济的挑战之一。在酸性介质中,HER电催化剂的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催化剂表面H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平衡。根据Sabatier原理,理想的HER电催化剂应具有接近零的氢吸附自由能(ΔG H* )。过强或过弱的H结合能力都会导致活性位点中毒或质子供应不足,从而显著降低HER的反应动力学。因此,开发先进的电催化剂,探索多催化位点,有望突破现有HER机制的瓶颈。




本文亮点
1. 本工作提出了晶格氢参与的HER机制,分离了氢吸附和解吸位点,在热力学上更为有利。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和理论计算结果证明了晶格氢作为附加的活性位点直接参与HER过程。

2. 合成的 β -PdHene气凝胶在10 mA cm -2 电流密度下表现出20 mV的过电位,并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图文解析

本文采用两步法制备了β-PdHene气凝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明了β-PdHene呈现出三维多孔结构。通过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TEM(HAADF-ST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证明所合成的β-PdHene气凝胶为超薄二维纳米片,厚度约为1.26 nm左右。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可以分别获得α-PdHene和混合相PdHene气凝胶。随着反应温度从120 ℃升高至160 ℃,平均晶格间距增大,衍射峰逐渐向低角度移动,表明更多的氢原子被插入到晶格中。

图1 β-PdHene气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β -PdHene气凝胶在0.5 M H 2 SO 4 中表现出最佳的电催化性能,在10 mA cm -2 和50 mA cm -2 下的过电位分别为20 mV和66 mV,远低于Pdene、 a -PdHene、混合相PdHene气凝胶以及商业Pt/C。此外, β -PdHene气凝胶还展示了快速的HER动力学。其电催化HER性能优于近期报道的贵金属基HER电催化剂。同时,加速耐久性实验(ADT)结果表明,在经过5000次CV循环后, β -PdHene气凝胶的催化活性几乎保持不变,稳定性测试后,材料的形貌和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

图2 电催化HER性能


通过原位电化学氢吸脱附动力学、原位电化学阻抗谱以及H/D动力学同位素测试, β -PdHene气凝胶表现出最小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值,表明其具有较快的氢转移速率。同时, β -PdHene气凝胶的氢吸附动力学有所减弱,而解吸动力学显著增强,这有利于促进H 2 脱附过程。

图3 催化剂对氢的吸附和解吸行为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随着更多间隙氢的引入,Pd的轨道结合能发生正移,证明Pd和H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导致更多的电子转移。通过XPS的价带谱进一步分析d带中心的变化,发现 β -PdHene气凝胶的d带中心更远离费米能级,有助于加速了H 2 脱附。pH依赖性实验表明, β -PdHene气凝胶的反应级数远小于Pdene气凝胶,表明晶格氢参与了反应。随后,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同位素测试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结果显示DH和H 2 信号的增加明显大于D 2 信号的增加,进一步证明晶格氢参与到了HER过程。

图4 反应机理研究


理论计算表明,随着间隙氢的引入, β -PdHene表面的Pd-H键长变长,d带中心下移,减弱了Pd和H*相互作用,促进了H 2 脱附。同时,晶格氢的参与在热力学上也更为有利。因此,提出晶格氢参与反应机制。在酸性电解液中,质子首先通过Volmer步骤与电子结合形成吸附的H*。随后,两个相邻的H*经过Tafel步骤生成H 2 ,吸附的H*迁移并与相邻的晶格氢结合成H 2 ,这在热力学上更为有利。通过快速的氢转移,氢空位状态得以消除,从而实现整个催化反应的闭环。

图5 DFT计算




总结与展望

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晶格氢参与机制,通过分离吸附和解吸位点来提升酸性介质中的HER性能。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测试和理论计算为晶格氢的参与提供了直接证据。吸附H*可以迁移并通过Tafel步骤与周围的晶格氢结合生成H 2 ,从而加速了H 2 解吸。 β -PdHene气凝胶表现出优异的HER活性和稳定性,在10 mA cm -2 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20 mV。因此,我们的工作为设计高性能的HER电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作者介绍

朱成周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曾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等奖励和荣誉。主要研究方向是原子尺度界面催化与传感,在原子尺度材料仿生设计、催化与传感应用以及信号增强机制探究等方面进行研究。


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