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谈创业的现金流问题。
我把一个企业账上所有的资金比喻成一个蓄水池,这个蓄水池有2个水管:一个是排水管,一个是进水管。
企业的各种支出,成本,工资,费用,等等,反正只要是花出去的钱,可以想象成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的从排水管流出去,水流得越多,蓄水池里的水就会越来越少。
企业的各种收入,融资,现金借贷,等等,反正只要是能够收进来的钱,可以想象成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的从进水管流进来,流进来的水越多,蓄水池的水就会越来越多。
这个比喻应该所有人一看就能够明白了。
蓄水池要不干涸,就不能只有出水,而没有进水。因为如果只有出水,没有进水,再多存水的蓄水池都会在某一天干涸。
这个道理小孩都能够懂。
但是很多刚做企业的朋友,连这个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我经常看到一些朋友,他们刚成立公司的时候,把自己几百万的自有资金打到公司账号,这就有了一个基础的蓄水池的存水。
公司账号有了钱之后,很多人就开始找好的办公室,装修,然后招募员工,买各种办公产品。
等这一切都妥当了,上百万已经花出去了。
然后才开始研发产品,一般花上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终于产品研发出来了。
这个时候排水管又排出了很多水,上百万又花出去了。
公司账上可能只有百来万了,蓄水池的存水不断在减少,而进水口一点水都没有进来,一点收入都没有。
这个时候公司老板才会开始想应该做收入了,然后他们会把新产品想办法投入市场。
但是投入市场又需要各种营销费用,老板狠狠心把这些钱砸出去了,但是发现产品根本卖不出去,最多卖上几个,有那么几千块收入。
这个时候,很多老板会干一个最傻的事情。
什么最傻的事情?
他们会觉得产品卖不好,是因为产品不行,然后他们会再砸钱投入,去开发新产品。
就是说他们会给蓄水池再搞一个,甚至几个排水管,把水排得更多。
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蓄水池的水流的更快,加快蓄水池的干涸。
这个不是最傻的事情,什么是最傻的事情。
聪明的做法是应该想办法进水,而不是再去排水。
进水的办法很多。
比如想办法把已经做出来的产品,用各种方式卖掉,而不是销售一碰到挫折就放弃,然后去开发新产品。
当然也可以融资,不过这个很难,因为投资人永远是锦上添花,而不会雪中送炭。
也可以找银行贷款,不过这个对中小企业来说更难。
大部分老板的做法会更像赌博,他们会从自己的口袋掏出更多的钱,甚至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把钱再打到公司账户,增加蓄水池的存水。
不断的从自己的口袋掏钱到公司账户,而不是从顾客的口袋掏钱进公司账户,这个是很多企业老板,最后会陪得倾家荡产的根本原因。
这个就像你不断的从自己身体割血到蓄水池中,来防止蓄水池干涸一样。
一个人有多少血可以割,让一个不断流水的蓄水池不干涸呢?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我说的有点危言耸听。
其实真正做过企业的都明白我说啥。
最近几天我和一个好朋友聊天,他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
这个朋友去年遇到一个奇人,这个奇人有不少农业专利技术,其中一项技术是可以通过微生物让鸡粪变成非常好的有机肥。
然后我这个朋友投钱,奇人投技术,他们找了一个非常大的养鸡集团来帮他们处理鸡粪。
投资了几百万。
当时他们想的是通过处理鸡粪可以获取有机肥,然后肥料可以卖个好价钱。
但是有机肥是生产出来了,确实非常好,只要是用了这个有机肥种的蔬菜都非常好吃,可以说是秒杀市面上的化肥菜,而且产量还不低。
但是他们发现自己没有什么销售渠道,很难把有机肥销售给农民,因为要教育农民实在太难了,就算你这个有机肥再好,农民也不认。
于是我这个朋友又做了一个决定。
他自己租了百来亩地,然后雇佣农民来种菜,他想我用自己的有机肥来种菜,把菜种出来后,再把菜卖给城市白领,他们需要好吃的高端菜。
这样前前后后的总投入又总共花了近千万了。
最近他们的菜种出来了。
他们发现菜更难卖。
最近几天他们丰收了5000多斤的窩笙,口感是非常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