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艺兴、陈都灵主演的《求婚大作战》已经播出了4集,首周CSM52城收视率0.513,次周收视率0.385,豆瓣评分4.4,有56.7%的人打出了一星。这样的成绩当然不算亮眼,毕竟有张艺兴与张智霖这样的两代偶像加盟,有被封为神作的原版日剧做基础,没能引起关注,让人颇感意外。
其实,不仅仅是《求婚大作战》,《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问题餐厅》、《最完美的离婚》等一系列日剧翻拍而成的中国版,反响表现都很一般。相较韩剧改编动辄获得的高收视,日剧改编始终水土不服。那么,日剧改编究竟难在哪里?日剧IP孵化究竟还有没有出路?
稀释情节?形态差异导致矛盾迭出
从2015年开始,国内诸多影视公司就瞅准了日剧IP翻拍这一香饽饽,开始寻求与日本电视台展开合作。2016年时值限韩令的到来,与韩国相关的合作纷纷停摆,加速促成了与日本的合作。日剧本身确实剧本过硬、质量过硬,加上IP价格尚未水涨船高、文化背景与中国相似,探讨的问题尖锐现实而不失格调、价值观多元化取向,往往能够引发年轻观众共鸣与讨论,因此日剧改编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任何改编都必须面临本土化的问题,偏偏日剧形态与国产剧形态差异太大,本土化起来也就格外艰难。日剧工业化程度太高、风格过于明确,这从集数与拍摄方式上就能体现出来。日剧短小精悍,通常在10-12集左右,一周播一集,并且采用边拍边播的方式。因此日剧喜欢一集讲述一个故事,或者用一集时长完成一个内容,这样不会因为隔了一周时间观众就产生断裂的感觉。而国产剧却是拍完再播,且集数动辄40集以上,那么翻拍过程里势必要加入大量支线内容填充剧情,填充不要紧,但这样容易打破剧集节奏、破坏人物关系。
《求婚大作战》原版只有11集,11个回到过去的小故事完整地构成了“后悔没有用,要努力活在当下”的中心思想。但中国版有32集,当然不会穿越回去32次,所以只能在五人组的多角恋上拉长战线,也就失去了原著里青涩懵懂的爱情美好感。《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从10集变20集,已经算短的了,据说《交响情人梦》将从11集变60集。情节密度被稀释、节奏被打乱,这是观众看日剧IP改编的第一观感。
如何落地?本土化改编成编剧之殇
日剧与国产剧本身的形态差异之外,日剧剧情改编的落地更是一大难点。韩剧之所以好编,韩剧之所以好改编,是因为国产剧热衷改编的不是亲情伦理,就是豪门爱情,前者与中国国情相似,套着就能用;后者反正悬浮,普通观众反而不会计较。但日剧仍旧着眼现实,生活方式却与中国太不一样。就以《求婚大作战》里的桥段为例,对日本人来说,棒球是全民运动,“打入甲子园”是他们每一个高中生的梦想,但这个运动对中国人来说,太陌生了。不管改成篮球、足球、排球或者是乒乓球,都要有说服力得多,但是中国版却原封未动,也就没有说服力了。没能将这些文化场景融合进中国语境,自然也描绘不出中国少年少女们的青春。
同样的,《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中国版沿袭了原版女主角二次元、夸张化的设定,这于日剧是很常见的刻画方式,但对于习惯接地气、生活化表演方式的中国观众却有些难以接受。
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不是因为日本人对版权看得太重,所以不能改太多?其实相较日本小说版权的锱铢必较(譬如《嫌疑犯X的献身》买了小说版权,就不能用剧版、影版的原创桥段),日剧的版权在于日本电视台,只要与电视台谈妥,改动的程度就宽泛很多。尚世影业与日本富士电视台合作,一下子签下五部日剧翻拍,由于是深度合作,因此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如《求婚大作战》中国版的第三集就都是原创情节。所以,如何把原版情节改得更落地,是改编日剧的编剧最亟待解决的难题。
原著党难讨好,扩大受众成当务之急,题材选择很关键
翻拍日剧,本土化之路难走、编剧们无所适从,其实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制作方没有弄清楚这些翻拍剧究竟是拍给哪些观众看、要讨好的是什么阶层的受众。
一般来说,翻拍天然具备的优势就是原作自带的粉丝基数,但这一点优势对于日剧翻拍而言却可能恰恰是一种劣势。日剧在国内的受众太高冷,天然带着“日剧优于国产剧”的电视剧鄙视链思维,更何况已有珠玉在前,因此对于日剧被翻拍,他们甚至不会想去看一眼什么样,直接忽略,连吐槽都懒得吐,指望他们的议论能带动作品热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与小说IP的粉丝、韩剧粉丝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日剧没能像韩剧一样近几年在中国大范围地传播,也就注定了日剧粉丝不仅高冷,而且小众。
也就是说,“尊重原著”的思维放在日剧IP改编上是不合适的,这是由日剧本身以及爱看日剧的人群所决定的。要想改编得好,就得大刀阔斧,在适度把握原著精髓、保留原著精髓桥段的情况下,以普通中国观众的观感去重新填补血肉,这才是改编日剧的真正思路。
其实,国内影视公司热衷购买的日剧改编权,往往集中在都市剧与青春剧这两个类型上,反而是一种局限。因为两种题材由于需要现实感与落地感,更彰显难度。既然目前日剧改编多集中在网剧,倒不如放开限制,日剧的悬疑类题材种类繁多且出色精彩,也不失为改编的一个方向。无论如何,国产剧对于日剧IP的改编尽管还在探索之中,但是不同地区的思维碰撞、不同价值观的输入,也仍旧是值得期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