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主持下于阿斯塔纳举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伊朗代总统穆赫贝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俄罗斯总统普京、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和印度外长苏杰生出席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和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委会主任米尔扎耶夫亦参会。
本次峰会聚焦上合组织全方位多边合作的发展前景,重点关注政治、安全、贸易、投资、能源、环保、旅游、国际合作、上合组织自身建设等领域工作。峰会期间通过了25份成果文件,包括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阿斯塔纳宣言》;《关于通过的决议》、《关于宣布中国青岛为2024-2025年上合组织文化和旅游之都的决议》等20份决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睦邻互信和伙伴关系原则的声明》等3份声明。
完成接收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程序并给予其成员国地位是此次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至此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数量增至10个。峰会期间还举行了主题为“加强多边对话,寻求可持续的和平与发展”的“上合组织+”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合组织各成员国、观察员国蒙古、主席国客人阿塞拜疆、卡塔尔、阿联酋、土耳其和土库曼斯坦领导人出席并发言,上合组织秘书长和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委会主任,以及联合国、独联体、经济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负责人参会。
阿斯塔纳峰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哈方圆满完成上海合作组织2023年至2024年轮值主席国工作。2024年至2025年轮值主席国将由中国接任[1]。
当地时间7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独立宫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习近平主席在发言中高度评价哈萨克斯坦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为推动完善上海合作组织运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欢迎白俄罗斯首次作为成员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习近平主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世纪之交,当时冷战遗留的对立和割裂尚待弥合。本组织创始成员作出历史抉择,追求和平发展,致力于睦邻友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上海精神”成为成员国共同的价值遵循和行动方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3年后,成员国增加到10个,“上海合作组织大家庭”覆盖三大洲26个国家,伙伴越来越多,合作基础更加坚实。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海合作组织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对世界至关重要。
面对冷战思维的现实威胁,我们要守住安全底线。坚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对话和协作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以共赢思维应对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面对“小院高墙”的现实风险,我们要维护发展权利。坚持普惠包容,联手推动科技创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激发地区经济内生动力,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面对干涉分化的现实挑战,我们要巩固团结力量。携手抵制外部干涉,坚定相互支持,照顾彼此关切,以和为贵处理内部分歧,聚同化异破解合作难题,把本国前途命运、地区和平发展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主席强调,上海合作组织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考验,根源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平等互惠的合作之道、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包容互鉴的广博胸怀。我们要坚守初心,继续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守望相助,相互成就,共同把稳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方向,将本组织打造成为成员国实现共同繁荣振兴的可靠依托。
与会成员国领导人积极评价上海合作组织为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贸易、交通、能源、金融、农业、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深化教育、文化、旅游、青年等人文交流合作。领导人认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及国际关系正在经历重大演变,联合国应发挥中心协调作用,推动构建更具代表性、更加民主公正的多极世界体系,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应该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致力于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争端,反对单边制裁,反对干涉别国内政。领导人同意完善上合组织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机制,坚决打击“三股势力”、贩毒和跨国有组织犯罪,支持国际社会为阿富汗实现和平、发展所作努力,支持基于“两国方案”全面、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2]。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称“上合组织”或“本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在阿斯塔纳市举行元首理事会会议,并发表宣言。宣言部分内容如下[3]:
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经历重大演变。国际体系正朝着更加公正和多极化方向发展,为各国发展和开展平等互利国际合作提供更多机遇。成员国认为,上合组织应在推动巩固全面和平、安全与稳定,构建民主、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此,成员国通过《上合组织关于各国团结共促世界公正、和睦、发展的倡议》,并建议国际社会共同参与。
成员国主张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权利,强调相互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的原则是国际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各方重申应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
成员国将继续推进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其打击“三股势力”的合作效率,并为此通过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25年至2027年合作纲要》。成员国将继续采取旨在加强上合组织反恐合作的联合行动,包括举行主管机关联合反恐演习和联合反恐军演,以及通过地区反恐怖机构对地区局势开展常态化监控。
成员国注意到上合组织地区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成员国支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并将继续维护和巩固以国际公认原则和规则为基础的开放、透明、公正、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保障公平市场准入和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白俄罗斯共和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重申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肯定各方为共同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包括为促进“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所做工作以及在实施联合项目方面开展的合作。
成员国认为加强电子商务合作对于拓展和促进地区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愿致力于弥合彼此数字发展鸿沟并强调,应通过对接各国数字经济发展计划等方式共同应对相关挑战。成员国强调,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领域互利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愿支持发展数字技术,利用数字转型机遇,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数字金融普及。
成员国强调,上合组织有关成员国继续落实《上合组织成员国扩大本币结算份额路线图》具有重要意义。成员国强调,为充分挖掘本组织投资潜力,有必要做好项目融资保障,并将继续就建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上合组织发展基金(专门账户)进行磋商。
成员国指出,上合组织人文合作蓬勃发展,支持扩大文化和艺术领域合作,传承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原住民语言文化,并视其为促进和平、合作、繁荣、和谐的重要方面。成员国愿深化旅游领域互利合作,包括乡村旅游、美食旅游、医疗旅游和生态旅游,利用现代技术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扩大成员国间往来游客规模。
成员国指出,本组织成员国间科技领域合作符合全球技术发展的共同利益,愿在本组织框架内实施多边联合科研创新项目。成员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愿在该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做好风险防范,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控性、可靠性、可信性、公正性,确保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
成员国指出,要加强环保领域合作,确保生态安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扩大在技术转移和资源配置特别是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方面的合作,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成员国欢迎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环保合作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