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期间,文旅行业开始被紧急叫停
主管部门:
文旅部24日下发通知要求:
一、即日起,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
二、已出行的旅游团队,可按合同约定继续完成行程。
行程中,密切关注游客身体状况,做好健康防护。
目的地:
文旅企业:
华侨城:
华侨城集团在全国各地所有旅游景区1月25日起全部暂停开放。各景区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已在网上预定门票的游客,均可以由原路径申请全额退款。
上海迪士尼:
在官网发布最新票务临时调整措施,近期部分游客有更改出行计划的需求,可以申请延期或办理退款。
目前,全国各地的涉旅企业,已基本停止经营!
二、专家预计
:
疫情复杂严峻
处于防控关键期,
疫情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2020年1月26日下午,国新办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
三、文旅行业且行且珍惜,大疫之年如何度过?
!
与其他危机事件相比,自然与人为灾难类型中的流行性传染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范围最广、冲击最严重。
因为旅游行业中的几乎所有细分领域均涉及人群聚集与社交。
流行性传染病窗口期对旅游行业会构成全面冲击。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1、对文旅行业的影响期会有多久?
疫情影响可能会有多久?参考SARS事件,全程影响时间约1年,其在结束一年后,不利影响基本消除,之后形成恢复反弹期。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预计:
2020年
整个年度,文旅行业将受到很大的冲击,特别是第一个季度将会尤为严重,2020年的1月中旬到2月底,甚至可能是涉旅企业的冰冻期,也将是文旅业从业人员最难度过的时期。
2、2020年,文旅业要做好过穷日子、苦日子的准备。
2019年开始,文旅行业已经进入了调整期,大多数的涉旅企业收入都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
很多企业都把2020年翻身的机会压在了春节这个传统的旅游旺季,他们
多方筹措资金,举办各类活动,
希望借助春节期间挣点钱,一方面弥补全年收入上的不足,同时也为2020年的调整积蓄力量,然而此时出现疫情,可以说是让文旅行业雪上加霜。
我在前不久写过一篇文章:
《中国旅游景区的分水岭将出现在2020年》,
当时没有考虑到疫情这些天灾人祸的因素,不过现在看起来,如果加上疫情的因素,将会加速这个结论变成现实:
2020年,旅游景区行业将会迎来非常艰难的一年,也是非常动荡的一年。
旅游景区将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
2020年将是大多数景区以盈利为目标,转变成以生存为目标的分水岭;
也是国有体制景区和私营体制景区,不同背景不同发展方向的分水岭;
更是大型旅游景区向小型景区或资源整合或痛下杀手的分水岭;
不同的景区背景,将走向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上!
大多数的中小旅游景区,将彻底失去再生的能力,从此退出旅游景区的序列!
3、天灾人祸无法避免,文旅人当借此机会多学习,储备能量,旅企、从业者要有一定信心“熬”过去,冬天之后就是春天。
根据历史经验判断:非典过后一年,民航及铁路客运数据迅速反弹。其中2004年5月(2003年5月疫情最严重时期)航空客运增速同比超400%,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超过175%。 此次疫情过去之后,市场究竟会有多大的反弹力度,现在还无法预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疫情之后,大家会对健康和生活质量一定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居民选择出游的热情一定会重新焕发。
总体来看,
疫情的走向,包括控制情况将是决定这一影响大小乃至时间长短的关键。既然已经遇上了,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所以,
在这个阶段,建议所有旅游从业者,静下心来进行学习和提高,思考一下自己所在的行业,乃至所从事的细分分支,下一步将如何增加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打造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为未来的市场反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浅显的思考。
“躬耕文旅行业
,匠心走遍天下,策划服务景区。
”
是我的一个祈愿,没有那么多豪言壮语,我只是想在这条路上做一个勤劳的小蜜蜂,
博采百家之长,让感兴趣、愿意提高的景区少走些弯路,也算是我为旅游景区行业做了点贡献。
不对之处,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正批判,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共同促进旅游景区的发展,也是行业之幸!
【
开课地点
】中国 北京
农广大厦
【开课时间】
2020年2月26日-28日
【主办单位】
中厚明德集团 特色小镇研究院
【参课人员】
项目投资商 开发商 运营商 政府领导...
【适合项目】
森林康养
特色小镇
现代农业产业园 田园综合体
5G地产
【课程主题】
政策解读、立项申报、融资拿地、招商运营...
【
课程特点
】
一线评
审专家授课、模块化教学、操盘手现
身说法 精讲细研
【
咨询热线
】
16601291889 微信同号
为什么项目迟迟不能落地?
操盘手面临的难题
取地难
如何和政府谈合作条件,签订有价值的协议?项目如何申报立项?和村集体签署流转协议哪些有效?
实操难
参加不少学习,依然没思路?开发商/产业类公司如何操作该类项目?没有文化产业/山水资源的项目如何操作?
融资难
如何拿到政策性银行资金?民营企业如何找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联合投资?自投资金占比多少为宜?
运营难
已经“入坑”如何盘活?如何打造自己的IP?项目如何招商引流制造爆点?如何打造四季全时爆款?
乌龙入坑
没有策划 生搬硬套 创新过度 只玩概念 盲目选址 缺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