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改十年路,10年来,广东省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初心,以建设健康广东、打造卫生强省为引领,边实践边完善,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医改之路。今天我们继续推出医改简报,为大家带来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的好做法。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是广州市属三级甲等医院,前身是始建于1899年(光绪25年)的“城西方便所”,至今已有120年的建院历史。医院现有职工4199人,开放床位2352张。2018年入选广东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及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
近年来,市一医院以党建为引领,在人才引育、文化建设、服务优化等方面精准发力,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有力推动医院科学创新发展。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医院章程,院长在党委支持下,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运营和行政管理工作。
完善医院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理顺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的关系及协调机制,把党委会作为医院最高议事决策机构,明确凡属医院“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过党委会讨论作出决定。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党委会前书记碰头会机制,重大问题在提交会议审议前,党委书记、院长充分沟通、取得共识。设立医疗质量安全、医院感染、伦理、护理等27个专业委员会,为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决策事项提供技术咨询和可行性论证,充分发挥专家治院作用。
重点关注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成立以党务干部为班底的医院宣讲队,面向全院职工开展宣讲活动。去年以来,21名宣讲队成员围绕9个主题深入一线宣讲481场,辅导党员职工超过12000余人次,让更多职工更及时地了解党的政策、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医院重点工作,为推动医院各项事业发展形成强大合力。
一是
优化组织设置。按照把支部建在科室的原则,将原有的31个党支部拆分重组为55个党支部。在援藏援外等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指导新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党支部。各支部书记基本由科主任担任,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是
开展党员“亮身份、树旗帜”活动。全体党员职工佩戴印制党徽和共产党员标志的胸卡上岗,在党总支、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场所悬挂党组织标志牌和党支部书记承诺书,开展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党务干部培训班。
三是
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在医院各栋楼宇设置活动阵地,让党员群众在工作之余有一个政治理论学习、思想交流的良好场所。目前,医院设有1个党员政治生活馆、11个党员活动室和1个户外党建文化休闲区。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把握用人标准,制定出台医院党政干部选拔任用、临床及其他业务部门负责人选拔任用等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干部任用前征询纪检监察部门意见,明确“政治不过,一票否决”。建立党务干部交流锻炼制度,推进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轮岗。
二是推进平台建设。建立以消化疾病诊治为特色的院士工作站,打造人才“蓄水池”,吸纳集聚高端医学人才。2018年12月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并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深入促进医工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工程转化中心等科研平台对医院开放共享。
三是做好人才引育工作。聘任30余名长江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作为医院特聘/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涵盖消化、血液、肿瘤、妇产、医学影像、检验等多个领域,助力重大疾病诊疗技术联合攻关;强化后备人才储备,选派中青年骨干赴国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2014年至今共派出85人进行为期1年以上的出国(境)研修。
四是健全科研机制。出台“红棉计划”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通过人、财、物的持续投入,培养、孵化、储备项目库和人才库,完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机制。
发挥党建引领文化、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将医院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着力打造温情医疗。
一是
厚植文化底蕴。以院史馆为载体,展示医院百余年的发展足迹,传承弘扬医院“仁心仁术”的历史文化。
二是
打造职工幸福空间。设立职工文化中心,集书画、健身、跳舞、瑜伽、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活动设施于一体,丰富活跃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
选树先进典型。坚持开展“七一”评优表彰活动,拍摄优秀党员纪录片,组织传承故事会,营造学习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是
注重医学人文关怀。吸纳社会爱心人士参与院内导医咨询、美术课堂等志愿服务,并引入医务社工,在生命关怀、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等方面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帮助。
五是
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医疗义诊等主题党日活动,设立血液病和先心病基金,连续5年开展“六一”慈善医疗救助活动。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学雷锋示范点”“广州最受欢迎三甲医院”等荣誉称号。
以后勤服务为突破,提升患者满意度。在医院榕树下安装公园式长椅,建成音乐喷泉,开设“钢琴岛”,引进知名品牌咖啡店,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就医流程。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移动支付、就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便捷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服务新需求。开设慢病联合门诊,推进专家定期下社区。纵深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自建信息平台开展网约护理服务。强化医联体辐射引领作用,牵头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石井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成立白云区西部卒中联盟。2018年医院卒中中心静脉溶栓120例,在广州地区例数排名第一,DNT中位数58分钟。今年5月,被授予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
严抓服务态度与质量,畅通投诉渠道。全省率先在窗口部门建立“在线评价”体系,引进第三方满意度评价,持续开展常态化门诊患者线上满意度调查,投诉管理科、门诊部、纪检监察审计室等部门联动开通24小时投诉热线,对于患者反映强烈的问题予以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映的问题开展督促整改、持续改进。2018年,医院各项医疗指标更加优化合理,全院总诊疗人次256.39万,同比下降7.26%,出院人次9.21万,同比上升5.16%,在综合医院绩效评价排名中位居全省第四名。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请点击“
阅读原文
”,进行预报名,参加科普年会!
为广东医改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