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很熟悉「因果思维」。
在因果思维里,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后边的事情发生了,总是因为前边的事情导致的。
但这只是物理世界的规律。
涉及到心理活动,就有另一种情况:
我们做前边的事,但我们早知道后边的结果。
换句话说,在心理世界里,
有一些所谓的前因,是反过来受到后果影响的。
尤其是一件事反复重演的时候,
当事人在后果尚未发生的时候,就可以预期到:
「这样做,后果会是什么?」
然后再选择:做呢,还是不做?
结果会反过来,调控【导致这个结果发生的】前因。
这个过程叫做反馈。
一旦建立了反馈的概念,
思维方式就不再是线性的「因果思维」,
而变成了环状的「循环思维」(circular thinking),
原因导致结果,结果又调控了原因。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个人不好好工作,他被开除了。
如果是偶发的事件,就可以用因果思维来解释:
因为他不好好工作(原因),所以被开除了(结果)。
但如果这个模式持续重演,
这个人总是不好好工作,总是被开除呢?
这就可以用到循环思维了:
一方面,因为他不好好工作,所以被开除了。
另一方面,「不好好工作」的行为,多次收到了「被开除」的反馈,这个行为在被反馈所调控。
当行为一再出现的时候,说明什么呢?
说明这个反馈并没有遏制行为的反复,
甚至说不定,它反而是鼓励了行为的反复。
我们就要看,【被开除】的反馈里面有什么玄机?
于是我们发现了:
每次他被开除,爸爸妈妈就会给他一些钱,
或者每次他被开除,女朋友就不忍心这时候提分手……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帮我们看到故事的不同侧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思考一个人「为什么总被开除」,我们的思维惯性总是往前看:
他被开除,因为他不好好工作。
为什么不好好工作呢?我们再往前看:
不好好工作,因为他懒。
为什么懒呢?我们再往前看……
这样一路往前,最后必然得出:
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他小时候!
他从小没养好习惯,
他有童年阴影,
他有懒惰的基因…
然后,然后就无解了……
循环思维的方式,不是无限地往前回溯,
而是看到一个周而复始的圈:
一个人总被开除,是因为他总不好好工作,
而他总不好好工作,
是因为他每次被开除以后,都会获得别人的补偿,安慰,或者有别的好事发生。
他不怕这个结果,甚至,他想要这个结果。
看到这一点,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打破这个循环,
或者,可以继续留在这个循环里,也不错。
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你就是那个不好好工作的人,
你更愿意接受哪种解释?
是因为你小时候没有受到正确的对待吗,
还是因为,你主动停留在一个循环当中?
往期回顾:
一个在假期里独自忧郁的人丨心理学怪谈
关系的改变能带来什么丨心理学怪谈
解决问题,是维持问题的一环丨心理学怪谈
国家不再认证心理咨询师了丨心理学怪谈
撑大妈,反歧视丨心理学怪谈
推荐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