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享
智库灯塔旗下微杂志,主要分享强有力的设计作品、产品咨询、动态,是设计师及产品经理的智慧分享平台。设计是信仰,产品是追求,请将您想推送的图私信发给我们。智库灯塔专注于产品经理和UI设计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猿  ·  离谱!下载 DeepSeek 将判 20 ... ·  昨天  
北京晚报  ·  即日起,WTT取消所有强制参赛要求! ·  昨天  
北京晚报  ·  即日起,WTT取消所有强制参赛要求! ·  昨天  
OSC开源社区  ·  开源模型未必更先进,但会更长久 ·  4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Open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享

各个大厂APP,是如何保护隐私信息的?

智享  · 公众号  ·  · 2020-11-10 16:00

正文

本文作者:和出此严

本文来源:和出此严(Hechu618)


---BEGIN---


我们每天都会用到各式各样的APP,有金融的,社交的,电商的...而这些APP里面又储存着你重要的隐私信息。如登录密码、金额数值、身份信息等等。


对于这些隐私信息,我们这些打工人是既敏感,但又比较无奈地信任着这些APP。


因此今天总结一下,各大产品在【隐私保护】这方面的做法与设计点,今后面对用户隐私信息设计时,有更多的切入点和参考对象。


包括:


01.密码输入

02.身份信息

03.金钱数额

04.手机屏录

05.屏幕截图

06.多窗口漏出

---


01.密码输入的保护


密码是我们登录各大APP的钥匙,也是我们的信息数据得以保障的依据。在这方面的保护上,各大APP也是尽出奇招。无论在设计手法上,还是系统功能上。


iOS录屏与截图后:隐藏密码


得益于iOS一贯对用户隐私的高度重视,在各个APP上填写密码时被屏幕录制与截图功能所监控,苹果也能通过自有技术进行检测与保密处理。


保存后的图片与视频里会自动 隐藏掉密码输入的痕迹 ,包括加密符号与键盘输入时的字符。


B站:制造“防窥”感知


B站app输入手机号时,上面的吉祥物一直保持‘睁眼’状态,而当光标定位到‘密码’或者‘验证码’输入栏时,吉祥物就变成了 ‘捂眼睛’ 状态。



这种利用周边元素来制造 “没人会看见你密码” 的感知,也是很多APP同有的做法。


银行APP:自定义键盘


这属于特定类型的产品中才有,如银行、金融、理财等APP。


出于对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这些产品都会自定义开发一套手机键盘,以确保用户每次输入的字符是都 随机、无规则展示



避免被他人记住你的点击区域与顺序,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但相应的实现成本也是不低的~



02.身份信息的屏蔽

美团:差评时自动匿名


如美团和饿了么,在用户给出低分评价时,会 自动勾选匿名评价 ,避免用户受到商家的恶意骚扰。



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做法,商家是否真的无法获取到用户信息,我一直是xx态度的。


嘀嗒拼车:延迟发布差评


滴答拼车除了自动匿名评价外,会对差评的内容进行 延迟发布 ,通过时间差来避免用户遭到司机的恶意骚扰。


微信:新建马甲身份


使用微信登录其他app、网站时,可以创建一个身份信息进行登录,新身份里包括了 新头像与昵称 ,还能随机获取。



避免将自己主要的社交信息同步其他平台,特别是使用腾讯旗下产品时,“不想被微信好友知道”这种场景。



03.金额数值的保护


财付通:隐藏金额文案


财付通在隐藏自己的金额数值时,不同于传统做法 只展示加密符号(******),而是把加密字符变成: ‘空空如也’ 的文案。



这种‘无’的概念,在隐私保护的感知上比‘有,但加密了’有效些。

平安壹钱包:手挡住屏幕时隐藏金额


在个人资产界不会直接显示你金额,而当你用 手挡住屏幕时 ,系统会预判你只想偷偷让自己可见,从而 自动显示你的金额数值 。这种利用屏幕感知的隐私设计也是一大亮点。





04.录屏处理


除了上述iOS的隐藏密码外,其他APP也有相应的设计点。


银行APP: 弹窗警告


如中国银行or工商银行,在面对用户录屏输入密码时,会 强制性弹窗 提示用户。



这种相对比较折中做法,起到 安全提示作用


但提示完后,用户还是能够在录屏情况下输入字符,即使密码有加密处理,但键盘上的输入符还是被一一录下来的。

脉脉:黑屏处理


而脉脉直接将 屏幕置黑 ,这么做是为了提示用户得停止录屏,才能正常输入密码。而不是让用户在黑漆漆的环境下输入密码。


听说,之前的宜家在面对录屏时,除了会隐藏密码的字符外,连同密码的位数也一起给去了。


05.截图处理


这也是日常中最容易出现的场景,能对屏幕上所有敏感信息进行图片保存。因此,对于安全要求高的产品,都会对用户截图的行为进行处理与预警。


支付宝与微信钱包:提示风险


支付宝和微信钱包中,对 收款码 进行截屏时,会向用户提示截屏存在的风险。


银行APP:禁止截图


部分银行app在这方面卡得更严,直接禁止让用户截图。



QQ:一键隐藏名称


QQ截屏时可以一键屏蔽用户的qq昵称,避免传播自己的社交信息。




06.多窗口漏出处理

当手机调起多个屏幕窗口时,应用内的信息漏出是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


即使每一个应用中的内容可见性不是很强,还是那 一小块区 域还是容易让别人知道你在操作什么(特别是在查看某某方面时)。


针对这方面的设计,一些大厂APP的处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方向与参考,如:


支付宝:模糊界面内容


支付宝与蚂蚁财富,调起多窗口时模糊掉屏幕里的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