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欢乐颂2》在豆瓣上的评分是5.2,但并没有阻止人们对《欢乐颂3》的期待,毕竟超220亿次的全网播放量与破1收视率的双数据,还是将这部剧推进了今年“现象级作品”的前列。有了这样的好基础,《欢乐颂3》的出炉是一种必然。
“关于《欢乐颂3》,我还无法多说。”近日,《欢乐颂2》制片人、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下称“正午阳光“)董事长侯鸿亮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侯鸿亮的坦然面对超乎记者的预期,因为《欢乐颂2》的口碑下降以及诸多争议已引发了业界质疑,昔日的“良心团队”在资本的狂潮中还能否坚持他们的初心?
《欢乐颂2》利益最大化
接档平均收视率高达3.62%的《人民的名义》,《欢乐颂2》并没有太大压力。
去年的4月,《欢乐颂》同样成为市场的爆款,206亿次的全网累计播放量以及好口碑引发的也是全民追剧,所以,当观众还没有诠释完祈厅长“胜天半子”的寒门奋斗逻辑,就搬着小板凳满怀期待着“五美”与冥冥中的自我影子出场。
但是,除了要为演员扎实的演技点赞外,《欢乐颂2》并没有逃脱“续集魔咒”的命运,像安迪的身体接触、应勤的处女情结、五美的不接地气等剧情成为大众的吐槽点。最大诟病是该剧里大量的广告植入。有网友统计过,在《欢乐颂2》中“有名有姓”的广告植入就超过50家,简直把《欢乐颂2》演绎为“广告颂”了。
“《欢乐颂2》属于商务合作的企业并没有这么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提供各种帮助的赞助形式而已。”了解该剧实情的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
根据《欢乐颂2》的招商方案,《欢乐颂2》的广告分为三大类:绑定人物的品类植入,工作、生活场景的品牌植入,和钻石级别(限3家)的合作商。如果按照钻石级别每家800万元起、白金级别(限5家)每家500万元计算的话,该剧的商务合作收入虽然没有传闻中的几亿元,但至少有数千万元。
“《欢乐颂2》是我们在商务合作商方面的一次探索,观众提意见是件好事。我们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会知道哪些是应该抛弃的,哪些是应该完善的,才会找到一套电视剧行业的科学的商业文明体系。不过,单就收入而言,更为重要的还是版权收入。”侯鸿亮表示。
目前的电视剧版权销售主要有直销、联合购买(指电视台以及多个视频网站共同购买某部剧版权)、分销(指某个视频网站购买电视剧版权后再分销给其他平台以及网台合作等交易模式)。近几年,又兴起了网台合作,也就是传统电视台、制作机构、视频网站围绕内容生产制作、播出、广告推广等进行深度合作的版权交易模式。
“除了联合购买为主流外,完全独家销售给视频网站(不销售给电视台)也是一种选择,为了平台利益,好的精品剧单集也能卖到1000万元。”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当然这样豪气的押注并不多见。属稳扎稳打风格的正午阳光,在部分项目上有所突破,将网络版权独家销售。例如,《外科风云》就卖给了腾讯视频。
“《外科风云》的独家我们很早就谈了,因为《外科风云》是新的项目,可能成为黑马,所以我们当时很早就定了这个项目,无论是价格还是形式,在当时都是一种突破。”腾讯视频版权合作部总经理、企鹅影视副总裁韩志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可是,韩志杰想要谈下《欢乐颂2》的独家版权就难了。虽然对“续集魔咒”有一定心理预期,但各家都希望可以拿到独家的播放版权。
“这是正常的过程,为了平台利益好当然是要独家。” 韩志杰表示。
侯鸿亮也面临很大压力,各家有出价,也都是各种人情,但还是选择用一个平衡和顾及各家的方式:四家视频网站联合购买。
《欢乐颂2》属于联合购买,而目前精品剧的版权市场销售价格只增不减。
精品剧的单集版权价格早已突破千万大关。有报道称《赢天下》和《如懿传》两部女强人主题的古装剧甚至在视频网站卖到了一集800万和900万的高价,加上在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每集300万的售价,《如懿传》单集总价高达1500万,而同样被湖南卫视收购的《孤芳不自赏》则达到了单集1000万的天价。
这样计算的话,炙手可热的《欢乐颂2》单是版权收入就接近5亿元,加上商务合作收入,制片方总收入不菲。
没有对赌协议的加减法
《欢乐颂2》会是正午阳光近几年收益最好的项目吗?
对此侯鸿亮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表示,自己在山影集团所运作的项目没有赔过钱,商业是需要负责的。对于熟悉侯鸿亮团队的人而言,这句话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体制内尚且如此,体制外自然也不会差。
1973年出生的侯鸿亮还是小鲜肉时就在家人的要求下入伍。在济南军区司令部,侯鸿亮负责管理租借给剧组的器材,第一次接触电视剧就让他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儿。1992年底,侯鸿亮复员后进入电视台,他做过摄像,也做过导演,后改行制片。因为审美取向与价值观统一,孔笙、侯鸿亮、李雪等人成为了“气息相投者”。1996年12月,侯鸿亮在孔笙执导的电视剧《民警程广泉》中担任摄像,并首次担任制片人。
“不以市场利益作为唯一导向”与“重创作”的山影特色,也成就了以孔笙为主的团队采用电视剧的方式记录时代,为此,他们创作出了诸多厚重作品,如《闯关东》、《北平无战事》以及《老农民》等工农商系列。
因此,业界将“处女座剧组”、“良心团队”等赞誉赋予了他们。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做好每一部剧,而每部剧的结果都出乎大家意料。我们并不想承担‘黄金组合’、‘良心团队’这样的称呼,枪打出头鸟啊,但好像还是一步步被推上了这个位置,因而大家对我们的要求会更高。”侯鸿亮表示。
于是,被质疑做不了商业作品的“良心团队”做出了另一种选择。2011年,孔笙带着两位导演成立了正午阳光,注册资金为300万元,2014年,侯鸿亮辞职,加盟正午阳光,定位是独立制片公司,目标是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做品牌化发展。“公司的品牌化,公司不想做上市,但会和上市公司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我们只专注做内容。”侯鸿亮表示。
当《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相继登场后,这个五年计划提前实现,这同样是让整个团队始料未及的。
正午阳光开始高速运转“停不下来”。侯鸿亮说:“我们连将孔笙随意起的‘正午阳光’改名为‘得闲’的时间都没有。”
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与稳定又优秀的创作班底,正是资本最渴求的一类企业。
在各类资本追逐后,2016年初,华人文化基金旗下的苏州志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了正午阳光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5%股份);几个月后,正午阳光投资人(股权)又一次变更,该公司的股权上升到35%。
“与黎瑞刚见了一面后,双方很快就确定了合作意向。大家算是同类人,就是共同把内容做好。”侯鸿亮表示。
合作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华人文化与正午阳光并未签署对赌协议,正午阳光的团队算是没有束缚。有了资本的加持,可以生产更好的内容,但这并不表示正午阳光可以一成不变地保持初心一年只打磨一两部戏。
2016年,正午阳光出品的戏就有五部,从工作量上也不允许“黄金三角”共同打磨一部精品,由此五部剧变成了孔笙以及孔笙的“弟子”分别执导。比如《欢乐颂2》中,导演由孔笙变为了张开宙。另一方面,公司的艺人部也让管理者有些茫然。
已启动上市计划
众所周知,艺人经纪收入在影视公司的所占比重并不小,甚至一度成为一些上市公司财报中的中流砥柱。
而随正午阳光出品的《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身价倍增的艺人多达十几位,如果有好的团队运作,对于正午阳光无疑是加分的。
事实上,《琅琊榜》《欢乐颂》火爆后,相关的影视城、政府合作项目接踵而来,侯鸿亮也曾迷茫过一段时间——正午阳光究竟是做全产业链的影业公司,还是专注内容的制作公司?为此,他带骨干团队去好莱坞考察后,最终还是决定聚焦内容生产。
侯鸿亮曾表示很欣赏HBO(美国家庭影院频道)的商业逻辑,HBO专注具有品牌效应的原创内容,尽管每年产量不多,但每部剧的制作水准都相当高,吸引大量的用户持续关注它,其旗下剧目成为全球售卖的超级IP。
但HBO的成功背后依托的是美国的工业文明:只对付费用户服务,其70%以上营收是来源于频道付费订阅用户。
相较于美国的成熟市场,国内的付费频道则处于“两头堵”的困境:一头是需要承担高昂的节目制作费用和上星传输费、落地费,一头是面向有线电视用户的“付费”销售非常艰难,在高清化播出的大背景下,很多付费频道难以转型升级。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视频会员市场已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截至2016年12月,中国视频有效付费用户规模已突破7500万,增速为241%,是美国市场的9倍,成为继北美、欧洲之后全球第三大视频付费市场,预计今年的中国视频付费用户将超过1亿。
不过,付费用户何时能够支撑起内容生产的企业?这还得打个问号。
以HBO商业逻辑为努力方向的正午阳光势必行进艰难,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内容专业主义者或许连生存都将会是问题,而让正午阳光去追求规模和资本的主流也未必契合团队的初心。如此,与华人文化基金的合作算是不错的选择,其对正午阳光的投入是长线的,希望能够作为合作伙伴,在内容生产行业里长期走下去。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正午阳光的上市计划已启动,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是正午阳光某种形式的自保,毕竟现在市场发展变化很大,通过上市可以梳理公司的组织等构架,从而变得更强大并保持自身特色。
至于这样的抉择,能否给内容专业主义者的良心团队加分,那就要看时间的累积了。
▎© 2017 高顿CFA 保留其所有权利。作者与出处: 第一财经网,本文系授权转载。
2017年6月5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互金专委会)正式启动“全国互联网金融阳光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透明化运营、阳光下发展。 在该计划开启的互金企业运营指数测评中,目前洋钱罐平台以71.4的分值,在首批参加测评的15家企业中位列榜首。同时洋钱罐还成为首批两家自愿将运营数据实时接入国家技术平台的企业之一,洋钱罐平台上的投资人均可在技术平台上查验自己的投资情况。 有国家互金专委会负责人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主要来源于互金企业的不透明,包括资产不透明、运营不透明和实力不透明。不透明则无法分析风险,可能导致自融、自保以及虚假项目等重大问题。国家互金专委会依托于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对互金企业的透明性进行了长期跟踪与巡查。而此次“全国互联网金融阳光计划”也是基于此而开展。 根据阳光计划的设计,将有三大方案用于推进互金企业运营情况的透明度。 首先,国家互金专委会将定期组织全网巡查,由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按照客观情况如实反映其资产透明性,并向社会公开。如资产不透明,则无法分析其重大风险。 其次,国家互金专委会将鼓励互金平台自愿将运营数据实时接入国家技术平台中来,投资人可在技术平台上查验自己的投资情况,校验企业上报数据是否真实。同时国家互金专委会根据企业接入的数据,计算相关运营指标,每日向社会公布,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透明度。目前真融宝、洋钱罐两家企业已作为首批试点企业,自愿接受社会监督,并公开其运营情况。 最后,在互金企业自愿参加的前提下,国家互金专委会将依据“全客观、可验证”原则对企业进行测评,并公布测评指标。互金企业需按照指标提交材料,如验资报告、股东构成、审计报告、存管合同等,由专委会组织第三方专家审核公布。 洋钱罐CTO耿博表示,互金行业阳光化自律的同时还需要接受阳光化监督,接受第三方客观的全面的评估。尤其是来自权威部门专业化技术化的监管和评测,才是让互金企业在自身制度建设上越来越系统和正规的长期推动力所在。作为一家技术驱动性的互金企业,洋钱罐很早就加入到与国家互金专委会的合作中来,也希望通过“阳光行动”来推动互金行业的规范发展。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闫雨昕)在金融扶贫的攻坚战之中,商业银行无疑扮演者着中坚力量。近来,许多商业银行致力于兼顾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协调发展,加紧探索出一套“脱贫而不返贫”的可借鉴方案。 立足小微、三农 众所周知,小微、三农是金融扶贫的重点领域,也是难点所在。为了更好地做好扶贫工作,许多银行每年都会单列小企业信贷计划,在授信审批、贷款限额等方面优先保障小微、涉农等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弱势群体的创业就业。 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浙商银行开始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进一步拓宽小微金融和精准扶贫的资金渠道,为其提供长期、稳定和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一季度末,该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0亿元。此外,还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对小企业从业人员差别化问责免责。 扶贫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金融支持外,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多方参与,共建扶贫系统生态圈。 近年来,金融机构携手地方政府及第三方机构,通过成立扶持基金、产业基金等,扩大扶贫的信贷投入、提高扶贫的精准度。例如帮助贫困地区通过产业引进、劳务输出实现脱贫;积极支持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转移;支持优质企业“一带一路”沿线的产业布局,带动相关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人员就业等等。 浙商银行此前曾为红狮集团提供了8.4亿元授信,通过购买债券、中期流动资金等支持其在四川、甘肃等地建立水泥生产基地;给予盾安集团授信40亿元,支持其在内蒙古等地区进行投资,在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 从“救济”到商业可持续 并非简单的施舍救济,金融扶贫更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就商业银行而言,在能力所及之内履行社会责任,把握信贷投放的实质风险成为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的关键。 近年来,围绕贫困地区客户需求,许多金融机构都在探索结合互联网金融从担保方式、期限、提还款方式、细分客户群等维度加快产品创新与开发,推出“民宿贷”、“农村电商贷”等产品,主动支持当地旅游扶贫、电商扶贫。 在兰州,浙商银行与甘肃陇西县人民政府合作,推出“精准互助贷”、“精准惠农贷”、“精准助企贷”等三款金融精准扶贫产品,目前已与11户农户代表签约,共投放扶贫农户贷款102万元;在重庆,他们又主动对接重庆市巴南区的“青锋计划”,推出“青年创客贷”产品,支持缺乏资金积累的巴南籍或在巴南创业青年,累计发放“青年创客贷”金额2000多万元,累计支持优秀创业青年60多名。 扶贫既需要“大水漫灌”式的财政扶贫,更需要“精准滴灌”式的金融扶贫。越来越多的银行都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扶贫方案“精准施策”。如: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对金口河区大杠村的贫困户采取一户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扶智并重等方式,力争用3到5年时间,有效提高被帮扶贫困户的劳动技能,使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逐步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融扶贫的探索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