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家客堂豆腐宴餐厅 罗开兰:
“石膏和水放进去摇一下就点了,豆浆倒在里头就可以了,再打一下泡沫。”
罗开兰,昆明呈贡七步场第四代豆腐手艺人,也是豆腐宴餐厅晋家客堂老板的岳母。
晋家客堂豆腐宴餐厅 罗开兰:
“放置五分钟左右就成豆花了,马上就可以吃了,都是现磨现煮豆浆,我们这个铁锅都是用了多少年了。”
这间古朴的柴火灶厨房,正是餐厅专门做豆腐的地方。
晋家客堂豆腐宴餐厅 罗开兰:
“这个豆花一天要卖个五六十罐,你看,这就成了,快得很,可以吃了。”
晋家客堂豆腐宴餐厅老板 晋涛:
“这个豆花就是我们七步场自己做的,传统的,我们这个嫩得很。”
如脂如玉,丝滑鲜嫩。就是这么一碗简单的白豆花,却在网络时代成了极具争议的菜品。豆花甜咸之争红极一时,“南甜北咸”寸步不让,这是甜咸党们对家乡味儿的坚定拥趸。可在从不按套路出牌的云南,豆花又有了新花样。
晋家客堂豆腐宴餐厅老板 晋涛:
“我觉得对于昆明人来说没有这个问题,我们是什么都吃。”
昆明七步场的豆腐宴上,你能看到一份豆花儿配一桌子调料。
七步场古法豆花淋入黑糖糖浆或云南玫瑰糖,浓郁的焦糖香气、淡淡的花香与豆香碰撞,在糖浆的包裹下,豆花更显滑嫩。
晋家客堂豆腐宴餐厅老板 晋涛:
“这个年轻人就喜欢吃了,还有小朋友,小朋友也喜欢吃。”
晋家客堂豆腐宴餐厅老板 晋涛:
“这个辣酱是我们自己调的,秘制的。这里面放了豆豉,还有几味调料,甚至有些喜欢吃折耳根的还可以放点折耳根,一小点花生米调点香味,来点榨菜酸味出来了。肉酱也可以混点在里面,这个就是混搭吃的了,最后根据自己的喜欢放葱花、香菜,我个人喜欢放葱花。”
在昆明吃豆花,主打一个随心所欲。只要你愿意,甚至可以直接带着空碗,到豆腐工坊让非遗传承人给你现点一份。
七步场社区居民 王大姐:
“以前我家就住在隔壁,现在搬到新房子去了,我隔三差五就来他家,拿个盒子让他帮我点,点一盒我就抬去吃。就是把饭舀上,舀点豆花,挑一坨卤腐,拌着拌着就可以吃了,特别好吃。”
“百味豆花”是“百味昆明”的缩影,这里的人从不纠结“正确的味道”。毕竟自古以来,昆明就是多民族迁徙的大走廊,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在此交会,带来不同的文化与味道。它们相互存异又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元且复合的“昆明文化”,也沉淀为昆明包容、随和又百味的城市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