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慢室
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拉善宏桥信息网  ·  2025.02.23更新【5】家政服务、生活 ... ·  7 小时前  
素食星球  ·  椰香四溢的纯素雪花酥,颠覆传统的味蕾体验 ·  14 小时前  
素食星球  ·  椰香四溢的纯素雪花酥,颠覆传统的味蕾体验 ·  14 小时前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无慢室

Ergodicity(二)

无慢室  · 公众号  ·  · 2024-12-04 09:16

正文

本文依旧是关于《Ergodicity》一书的阅读笔记,附带与作者相关的其他资料(一个访谈【1】)的记录与思考,写一遍,加深印象。

1. 两类不同的活动
在书中,作者反复举的亲戚滑雪例子,大概是说如果要赢得一个赛季的比赛(六场),你需要首先完成全部比赛,在任意场次中为了获得第一名而受伤,都是得不偿失的,但是任意场次中不够努力或者过于保守,也无法实现目的。因此最佳的策略,不是“滑的最快”,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滑的最快。
但是谈何容易,仔细想想,能参加竞技运动比赛角逐冠军的都是世界级的高手,跟赛车、拳击等运动一样,大家都在“危险”的边缘试探,试图找到最佳的平衡点,稍有不慎,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一炬,但稍有保守,依旧会与梦想失之交臂。
对于普通人,又有什么借鉴意义么?所幸,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幸福,即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活动。
从“结果”划分,这个世界上有两类活动,一类是“单一赢家”活动,另一类是“多赢家”活动。比如竞技体育,就是明显单一赢家活动,因此这个“极限与失控”的平衡点,就成了最有魅力、最被追逐的对象,同时也当然“最危险”。
还有哪些是单赢家活动呢?比如“相对排名”,就是要第一名;比如“相对收益”,就是要比别人赚的多;比如吉尼斯世界纪录……等等,凡是需要“排队”来凸显意义的“外部积分卡”活动,很多都落入这个范围,但是所幸,生活中的种种,也有不少都属于“多赢家”活动。
比如投资,如果目标是长期合理的绝对收益,没想着超越谁,那么大家都能有个不错的结果;比如运动,如果目标是比自己有所进步,并没想争夺奥运会,其实所有人都能够不用受伤,在长期中持续的提升……不得不说,即使同一件事,这都是“内部积分卡”的作用。
因此,如果能选择,尽量选择参与“多赢家”活动,让自己不会处于“受迫”暴露于过高的风险下。
2. 本金的重要性
不能亏本金。
好像无数大师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相同的道理,之前看的Pulak的新书从“ 两类错误 ”的角度阐述了不亏本金的重要性,而Ergodicity一书又从概率理论的角度揭示了现实生活的非遍历性non-ergodic,从而说明了不能亏本金的重要性。
作者Luca的一个说法很深刻,给了我们一个更新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即作为个体,算术平均数跟我们没啥关系,有关系的是几何平均数(即复利),因此看待问题不能横着看(对集体的影响),那是“领导”角度……对个体而言更多的是竖着看(往前看),因此亏损50%需要翻倍才能回本,而这个原因在于,亏损本身制约了未来收益的来源,因此,可以不赚钱,但是不能亏本金!
3. 个体与集体
刚才说了“领导”角度,不过对于中心化的集体,出于效率起见,只能看平均数,而且是算数平均数,这在全世界都没啥好办法。但对于个体,我们至少要了解这其中的道理,否则自己骗自己,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作者也举例了老家意大利,说疫情期间风险可控,意大利全国医院床位占用率多少多少,但是局部某个地方可能资源不足人已经都不行了……同样的,全国人民财富增长10%,处于后20%的人归零了也不影响大局;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长,问题是你的企业能不能存活……
因此,对于个人/个体/公司……整个世界都是non-ergodic,具有重大的不可逆性,因此所有的“宏大叙事”,都没啥帮助。这年头喜欢“宏大叙事”的,可能只剩下出租车司机(北京的)、自媒体博主、给领导写报告的、和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我想至少我们应该能管好自己。
4. Non-Ergodicity的好处
从道理上理解了现实生活的不可逆性,理解了个体面对世界的non-ergodic,好像这东西时时都是危险,处处都是陷阱,其实不完全是,只看“平均数”才是重大的陷阱。在其他方面,可能正相反,世界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反而正是因为利用好了这种non-ergodic。
正是因为现实生活对于个体的不可逆,因此复利才能发挥作用。比如10个人第一次做蛋糕,和一个人做了10次蛋糕,成功的概率当然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不同的10个客户做了营销,和给一个客户做了10次营销;或者约会了10个不同的人,和跟一个约会了10次……这结果都大不相同,由此,我们才能产生进步、才能获得结果、才能加深关系……
与此道理相同的,还有锻炼身体、学习知识、发展友谊、投资实践……凡是符合复利作用的,实际上都是拜non-ergodic所赐,正因为个体现实的“不可逆”,才能够实现个体的“经验积累”。
5. 关于长期主义
根据概率论的基础知识,我们很容易知道,虽然低于5%概率的事件被定义成为“小概率”事件,但是这个隐含假设就是“一次实验”,如果次数多了,小概率事件几乎是必然发生的。
如果投资失败的概率是5%,投资成功概率是95%,那明显赢面很大,有点十拿九成五稳的样子。但是如果按照每个月一个的速度投资下去,并且收益复投,那么5年内(60次)归零的概率大于95%;
如果发生外界重大冲击的概率是2%(比如战争),也就是半个世界发生一次,已经概率很小了(这可不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差不多十几年就来一次),那么假设我们能活到90岁,在我们的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此类危机的概率是84%,实际上上一代人也大多经历过,只是我们80后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并没有切身体会。
我不禁想,巴菲特合伙公司是1956年成立的,即使从这个时间算起(前面都不算),投资复利的时间也接近了70年,要在长达70年的时间中保证整个投资组合不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假设只按照80%概率达成的要求),那么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就不能高于0.3%。
这意味着,即使这段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石油危机、美国总统被暗杀……等等,整体投资组合每一年都“安全”的概率仍要高达99.7%!但是这还没完,整体安全还不够,还要实现相对“集中投资”,然后获得20%的年化复合增长率……这么想想,老巴真是神人,前无古人,后也不一定能有了。
再进一步,如果老巴70多年的投资生涯几乎是人类“有效投资时间”的极限了,那在更长的时间周期中应该怎么办呢?什么又是更长的时间周期呢?
其实很简单,更长的时间周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我们可能不一定比巴菲特活得长,但是大概率也能活个不短的时间,暂且说是90年吧,也算个超长的个人时间周期了。在这90年中间,基于non-ergodic的现实认识,能教会我们什么呢?
我想,就是做个好人。因为当坏人总会被人讨厌,做坏事总会被人发现,要么接受社会的审判,要么接受法律的制裁……都不是什么好结果,人就这90年,费那么大劲不值得。还是当个好人轻松点,因为相同的道理,假设说谎话骗人被抓的概率只有1%,但是如果每周都说一个谎话,5年内被揭穿抓包的概率是93%,所以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当好人是最省心的选择。
因此,正因为现实世界的non-ergodic特性,长期主义也才有了意义。
6. 过程与结果
我不知道平行宇宙是否存在,从愿望上,我希望它存在,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神秘浪漫一些。不过,对于平行宇宙的想法,却对我们思考概率问题十分有用。
比如关于投资,作者建议对任何一笔投资都要问自己两个问题:1)如果投资结果大亏,有可能是什么原因?2)有100个平行世界的自己在做相同的投资,然后100个世界平行独立发展,有多少能取得好结果?
第一个问题就如同芒格老爷子一样,总是反着想,我们自然知道其中的好处。而第二个问题,却不常见到,试想有100个平行世界的自己,而你只是其中的一个,这个想法很好的解决了算术平均的问题,一笔投资如果有75%的胜率,看似是胜券在握的,但是放在100个平行世界当中,是不是有点担心自己正好属于倒霉的那25个?这么一想,往往就解决了算术平均数的问题,在人生的角色扮演游戏中,角色只有一个世界中的一个人而已。
从这个想法出发,让我们对于过程和结果也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就是大家常说的幸存者偏差。
埃隆马斯克可能是现存世界中最让人“羡慕”的企业家了,一个南非移民来到美国,白手起家,数次豪赌,几度濒临破产,难怪他说创业跟吃玻璃一样。可结果呢,不但创办了全球知名的电动车企业,甚至可以说是塑造颠覆了汽车行业;但是这还不够,他同时又成为了全地球第一个“回收火箭”的人,超过各个主权国家,包括美国NASA……同时,又要进军脑科学,又要送人类上火星……然后竟然要从政了,负责给美国政府减员增效……
就这么个人,不可谓不传奇,感觉是一直all in一直赢,从个人出发,人家当然有诸多天赋异禀、超过大众的特征,但是即使如此,就连特斯拉都在2008和2017年两次濒临破产,在另一个平行宇宙,特斯拉能挺过来么?在100个平行宇宙,有多少特斯拉能做成的?在这些宇宙中,马斯克的其他事业,也都能屡战屡胜、迎接开挂的人生么?
我们没有答案。
但是不妨试想,在100个平行世界中,你面对马斯克的处境,是否愿意all in呢?对于他的all in选择,你应该作何评价呢?
所以,有时候我们只能看到结果,那是在当下世界中。放在100个平行世界中,我们才能“看到”过程,可能这个“过程”,才是更值得参考的对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