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大部分所谓的知识付费其实提供的根本不是知识,只不过是某个人在某时某刻的所思所想。
当然不是说这个东西没用,而是你要能够去鉴别后再去借鉴,不要认为有了这些东西你就可以照葫芦画瓢的做了,如果这些1年后证明错了怎么办?
或者虽然没错但适用范围很窄怎么办?这都是需要你去思考的问题。
一 、罗振宇挖的三个坑
2月26日,在“黑马创业营36招”的讲座上,罗振宇坦承自己给业界挖的“3个坑”:
第一个“坑”:U盘化生存。
我们刚开始讲U盘化生存(主要指: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转头我却变成了一个“主机”,开了一家公司。
很多人很愤怒,说你背叛了你自己,你不是要当U盘吗?
我当时是那么想的,然后改主意了,我进步了。
第二个“坑”:社群。
在我们提出社群是一个商业之后,很多人开始做社群。
但是我们很快发现,这个不行。我宣布罗辑思维会员停招,原来的会员给我们赏银子的,我们持续服务。
现在,网上很多黑我们的文章骂我们是社群,实际上这事已经丢开两年了。
第三个“坑”:内容电商。
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说要做内容电商,我也是这么信的,然后玩命的做内容电商。
然而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想获取的超越社会期待的指数级增长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再造一个电商领域的阿里或者京东。
当知道前面不远处就是断头路时,我就不能再跑了。
所以去年,我们又把内容电商这个跑道给让出来了。
我们再说,从去年年中开始讲内容付费,我发现又有一帮兄弟跟上来了。
但是我负责任的讲:这件事仍然是个坑。
今年我们不能重蹈去年的覆辙,3月8号前后我们会有一个关于内部付费的活动。
实际上,我们是在一次逃亡赛当中,逃得一条命。
我没有想给任何人挖“坑”,是我自己在“坑”里,我现在身手还比较敏捷,及时爬出来了。
也许下一个“坑”,我自己就没有爬出来。
我查了一下:
在2012年底罗提出“U盘化生存”,记得当时还跟柳传志进行过一次对谈;
13、14年提社群化生存、供养,在淘宝上卖会员,一上午卖了多少千万等等;
2015年初,内容电商,靠内容卖东西;
2016年中提出来内容付费,得到上线等等。
不得不佩服这些媒体出身的所谓“创业者们”,无论什么样的词他都能弄得水生云起,让一干铁粉们紧紧跟随。
二、人家随口一说你就信了
按照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幼童有时候会无意识的说谎话。
原因是儿童的大脑发育尚不健全,他们在有些时候会将自己想象的事情当成真实存在的东西,说给爸爸妈妈们听。
而且他也没有意识到是他的想象,所以会说的信誓旦旦像真的一样。
当然,还有一种说谎就是有意识的,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进行“欺骗”。
譬如陷入爱情的姑娘总爱问自己的男朋友她跟范冰冰或林志玲谁更漂亮,男生一般都会说“你在我心中是最美”这样的鬼话。
再比如,对于刚出生的小孩,我们总要恭维几句:
这孩子长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长大了一定有出息、长命百岁等等,这一类谎话被称作“善意的谎言”。
另一类谎言比较可恶,就是为了你的财务、精神据为己有,这种欺骗大家都恨之入骨。
那些电信诈骗是为了你手上的资金,那些邪教是为了控制人的精神。
罗振宇说他挖的“坑”类似于第一种幼童无意识的说谎:
因为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相信的而且也这么干了,只不过我很快发现不对,跑出来而已。
谁叫我身手敏捷呢?
他没说的是,你们掉进坑里跟我没啥关系,谁让你们没有尽早发现呢?
我见过许多年轻的小孩跟我讲他要U盘化生存、要做斜杠青年。
许多创业者言必称建立什么领域的社群,只要有人就估值多少;而冲入内容付费、知识变现的更是不少大小公司、风险投资。
从法律上讲,这个真怪不得罗胖。
人家随口一说,你就信了、做了,最后不成了,也就只能怪自己。
就是不知道那些买了许多罗胖推荐的书的人们作何感想。
罗的逻辑是当时我觉得这个书很有用、很有价值、非看不可,可过后又觉得不是那样了,也没法告诉大家。
也不知道那些听跨年演讲的同志们怎么想啊?
你听的东西,讲的人只是当时相信,明天早晨起来就不一定了!
三 、原则上他是没错的
在世界处于变革的坎上时,如果有人说他有一套灵丹妙药,这一定是骗子。
因为大家都在探索,经典的做法还在路上没有成型。
从这一点上说,罗振宇是个坦诚的人:当时当地他的探索就是那个结论,而且自己也深信不疑就说出来了,这也没什么错。
后来又发现可能不是这样子,赶紧尝试另外的方式。
这其实是做生意和创业最常见的境况,在创业初期和每个阶段设想的可能路径,最后证明都不靠谱。
只有经过不断的试错,运气好的话能找到一个成功的路,如果倒霉可能就被这些坑给埋了。
但问题在于,罗的影响力太大了、粉丝太多了、他扮演的形象已经成了俨然成了新时代领路人(起码在一些粉丝眼中)的角色。
这就麻烦了,因为他每次探索出来自以为真理在握的时候都大声的喊给世界去听,而且有许多人真的听了进去。
结果这里面的误区就不是仅仅对他一个小公司的影响,而是会影响很多人的判断、思考和投资。
这里面会有大量的成本(金钱、时间、热情)进去,却无所得。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不断地发生着,因为某些有权有势的人头脑发热,在他治下的整个团队、公司甚或国家或民族都跟着陷了进去。
但维护者却反过头来说,他当时也是好意,起码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是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已!
记得在《吐槽大会》上某个嘉宾吐槽大张伟时说到:法律专家说了,大张伟这个在法律上不能算抄袭,那我们只能在道德上吐槽他吧。
四、有些东西,不能称作知识
我是做知识管理工作的,所以对于知识的界定上可能有洁癖。
当许多人说“有用的信息就是知识”的时候,我就哈哈。
我更倾向于柏拉图对于知识的定义:
知识除了跟个体有关联外,它的一个核心特征是有自己的客观性,不因你知道或者不知道而改变,不因为对你有没有用改变,对你没有用的它该是知识也仍然是知识。
另一个核心特征是,知识一定要在某个较长时间范围内被验证过,被确认过的,它有自己的正确性。
所谓的正确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确定的、能指导人类工作的。
如果理解了这些,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你干完活写一个总结它不一定是知识,为什么你出去旅游一把写的攻略也不一定对大家有价值。
你的总结和攻略欠缺了验证和确认,个人的体会和经验是知识的来源,但要想成为可以指导普遍性工作的知识,则需要更多的经验和体会。
这个更多包括你个人参与更多实践,也包括其他人实践、总结和经验的验证。
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并在实践中被验证多次后,才可能成为指导我们行动的知识。
如果读懂了上面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看的许多东西其实根本不是知识,大都是个体的体验。
这种体验有对的部分,一定也有不合理、不全面甚至错误的地方。
如果从你获取知识的效率上讲,去学习、研究这些体验有价值,但效率一定很低。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推荐经典的原因,因为那些经典都已经被验证过了。
更有人曾说过,自己从来不看活着或者死去不超过50年内的人的作品,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他认为这些东西还没有被验证过。
但不幸的是,我看到有大量的人更愿意去看、去读那些个人体验的作品,因为这些更容易读、更好玩。
我倒是建议,如果是读这些内容,还不如去看小说,那里更能了解人生百态、世态人情。
五、要时刻保持质疑的态度
从小就跟我们家娃说,我不要求你必须听我的话,因为我说的可能也是不对的。
但你必须听“道理”的话,当我给你建议时你如果不认可,可以跟我说出来为啥,如果你能够说服我,我就听你的。
当他越来越大自己会上网会用手机的时候,我告诉他的是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有一个信条:不相信。
无论是老师说的还是家长说,更包括你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不要去轻信,要去思考和验证。
想不清楚的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说出你的理由来,找到你的论据来佐证你的观点。
许多时候我不愿意给人支招,当有人问我一个事情的意见和建议时,除非在我特别熟悉的领域,总是战战兢兢。
因为说白了大部分人问问题时所提供的背景信息不足够,谁知道人家经受了什么?
这样的时候提出来的建议很可能是不靠谱的。
如果真的要问我的建议,我可能需要先问他很多很多问题,了解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才敢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当我要去写一篇文章和表达一个观点时,如果自己已经做过很多十分熟悉的内容,相对比较自信。
但如果不是很确定的时候,会思考很长时间、会找许多验证和印证,国内的国外的、认可的批评的,最后才敢写成文字出来。
这个过程通常要好几个月甚或几年。
被人鄙视事小,误导他人则是大错。
在传统的知识生产和分发下,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把关机制。
学术圈的同行评议保证了大部分公开出来的内容正确性上没有大的问题,出版机制也包含了对知识内容的评估。
但在当今自媒体的环境下,各说各话,比的是谁嗓门更大而内容的客观和正确则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耸人听闻比客观真实更容易传播,个人体会比抽象普遍更受人欢迎。
六、在变化的社会中,我们怎么办
当你对一个事情没有初步了解的时候,其实是很难有判断能力的。
社会如何变,但其基本的逻辑和规则很难变化。
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个众说纷纭的年代能形成自己的定见,而定见则来源于你的大量阅读、实践和思考。
对于你不了解的领域,先看看最普遍的教科书可能比你买多少本上图书榜的书更能帮助到你。
有了这些相对客观的内容打底,再去看各种各类的说法时你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第二个是要保持不相信的心态。
对于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都保持警惕,不盲目相信,去验证和对比,互联网这么方便,你为什么不用。
对于你的偶像们也保持警惕,可以学习和借鉴,但别盲从。
整天嘴里念叨这个大咖那个大神除了暴露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外,其实没什么用。
那些真正有水平的人也更愿意跟能够与自己交流思想的人沟通,而不是崇拜者和粉丝交流。
第三个是去盯准用户。
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你能帮助他们干什么,你干的这些事情是不是有价值,他们是不是认可,愿不愿意为这个付费,这个市场有多大。
在干活的过程中,谁的说法都是参考,你在做的过程中才知道那个更靠谱。
社会上大部分所谓的知识付费其实提供的根本不是知识,只不过是某个人在某时某刻的所思所想。
当然不是说这个东西没用,而是你要能够去鉴别后再去借鉴,不要认为有了这些东西你就可以照葫芦画瓢的做了,如果这些1年后证明错了怎么办?
或者虽然没错但适用范围很窄怎么办?这都是需要你去思考的问题。
你是自己的CEO,你决定自己消费那些内容。
一个简单的建议是,凡是过多术语和名字概念(这些概念别的地方很少用)的、凡是很高大的上的去说明白一个事物的,你都要警惕。
很多传销都是这么干的。
选择更可靠而不是更知名的、选择更平实而非更有快感的内容,可能更有效一些。
警惕任何披着知识外衣的内容,因为这些可能有用,也可能是误导。
本文作者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如何成为专家》作者。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知识管理中心(id:KMCenter)。LinkedIn经授权转载。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7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