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数据派
THU数据派"基于清华,放眼世界",以扎实的理工功底闯荡“数据江湖”。发布全球大数据资讯,定期组织线下活动,分享前沿产业动态。了解清华大数据,敬请关注姐妹号“数据派THU”。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A股放量大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双双涨停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百度首页上线DeepSeek入口,开放仅1小 ...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局长酒后驾车砸店,官方通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I数据派

张钹院士: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有大量毛病,没有自知之明

AI数据派  · 公众号  ·  · 2019-09-29 07:30

正文

来源: 网信军民融合杂志

本文约 1500字 ,建议阅读 5分钟

本文为你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对人工智能扥发展有哪些观点。


在大数据“养料”的供给下,沉寂的人工智能重现活力。自从谷歌阿法狗一战成名,助力人工智能变得家喻户晓。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遇到瓶颈的声音再次出现。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程,现状如何,又该怎么突破?9月21日,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青岛胶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在题为“迈向第三代人工智能的新征程”的报告中讲解了上述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张钹

永远在路上,这是人工智能的魅力所在

20世纪60年代,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

张钹介绍说,这是第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符号推理模型。基于此理论,当时有非常乐观的估计,十年之后机器打败所有的棋手,二十年以后机器取代人类所有的工作。

“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特点,往往被高估。”张钹说,在此之后的六十年,机器才打败棋手,而代替人类的所有工作,可能还很遥远。

他还表示,第一代人工智能优点明显,它是模仿人类,可解释。不过,它的局限性也非常大,最大的问题是人类的知识经验难以准确表达,这也是后来人工智能进入冬天的根本原因。

由于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迎来了第二春。张钹表示,第二代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深度学习。基于充分的数据,就可建立起有用的人工智能系统。


相比于第一代人工智能,张钹说,第二代人工智能不需要预处理,只需输入原始数据; 并且,性能也提高了很多。

比如,在语音识别领域,误识率越来越低; 图像识别领域,2011年,图像的误识率为50%,因为深度学习,机器在四年后超越了人类水平; 最值得一提的是,阿法狗战胜棋手。

基于上述种种提升和变化,很多估计出现,比如十年之内机器代替40%以上的人类工作; 三五年里,智能驾驶就可以量产。

为什么对人工智能往往产生乐观估计? 张钹解释说,首先是对发展人工智能的困难性估计不足,对取得的成果估计过高; 其次是历史事件的影响。 蒸汽机发明后产生了工业革命,计算机发明之后产生了信息革命,“大家希望有一个东西出来引领人工智能革命。 ”然而,现在并没有发现人工智能里面的“蒸汽机和计算机”。

“永远在路上。 ”张钹说,这是人工智能的另一个特点,也是其魅力所在!

现在的人工智能没有自知之明

现在什么场景适合应用人工智能?

张钹表示,第一代、第二代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必须满足具有丰富的数据或知识、完全信息、确定性信息、静态(或按确定性规律演化)、单领域和单任务五个条件。 “满足这五个条件,计算机绝对能战胜人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