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两天写了两个稍微“技术化”的答案,然后被吐槽了:
对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知乎,我究竟该写什么,怎么写?
是不是该刻意迎合大多数人的胃口,写一些通俗易懂的东西呢?
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觉着,没有必要更改风格,基于以下理由:
-
就像截图里面说的,我付费给医生让他给我看病,当然需要他给我解释清楚我到底哪里病了,但是,在知乎,你没有付费给我,凭什么要我给你解释清楚?
-
关注我的人,或者可以看懂我写的东西,或者可以忍受我偶尔写的“技术化”的东西,我没必要改变自己的风格。
-
经济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模型可以帮助思考,模型是讨论问题的基础。没有了这些东西,跟扯淡无异,差别仅仅是有没有把这个模型显式的写出来。而在某些问题里面,不写公式不可能表达清楚,或者当别人还在天马行空的想象的时候,我可以用一个标准的模型把问题重新提出,也是贡献。
-
你看不懂可以问具体问题,我会解答;甚至可以不看,看不懂为啥还要看呢?这压根不是写给你看的。
-
知乎应该允许专业的讨论存在,而且应该鼓励。
当然,对于那个问题,我也没做好,比如评论区
@Yulin Zhang
就提供了一个比较形象的解释。
其实在数学等理工科领域,写点数学公式是很平常的事情,比如我印象很深刻的这个问题:
为何从五次方程开始就没有加减乘除开方的求根公式了? - 数学
,
@蔡奕欣
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自认为数学水平在知乎上绝对不算水的,但是看到抽象代数、群论,我还是敬而远之的,所以我猜大多数人是看不懂这个答案的。但是,评论区里面似乎没有人说“你这写的啥乱七八糟啊看不懂啊,你能不能举个大米土豆鸡蛋的例子啊?”
但是在同样专业的经济学领域,为啥有人这么说呢?因为似乎谁都可以在经济学里面搀和一句。的确,经济学研究的很多问题都是非常口水的问题,比如经济发展、不平等、金融市场等等,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体验和“想象”说上两句。但是不要忘了,经济学也是个很专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需要的培训和知识的积累不比数学、物理、历史这些学科少。
同样是在经济学领域,如果问题比较偏数学化,比如这个答案:
工具变量回归时怎样理解局部平均(LATE)? - 慧航的回答
,就没有人瞎bb了,因为那些可能瞎bb的人,连问题都看不懂。
所以不是说你能看懂问题,就意味着别人的答案写出来就一定要让你看得懂。这种问题,大家根据自己的直觉说说自己的观点,没啥,但是否定别人的专业,那就不对了。我学经济学接近十年学的东西,讨论专业的问题如果随便什么人都能听懂,那我岂不是时间都浪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