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姜胡说
我姓姜,大家都管我叫大胡子。跨界疯人院院长。我是一名企业顾问,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团队。姜胡说是我去年开通的私人帐号。在这里,我们只关注两件事:第1.如何帮助个人成长,第2.如何通过成长赚到钱。就这些,别的没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从《哪吒》票房爆火,看被严重低估的专业潜力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2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无语!汪小菲群里撕周受资:“你凭什么封我号!” ·  3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直播预告| 美本热门专业与就业前景分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姜胡说

干货!如何为2018年制订一个靠谱的计划

姜胡说  · 公众号  ·  · 2018-01-01 23:31

正文

正文共: 2700字 10图

预计阅读时间: 7 分钟


去年这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 干货!如何为2017年制订一个靠谱的年度计划 》。


提到了三个方向:

1、认知升级

2、刻意练习

3、自我重构


今年,在这三个方向的基础上,再添加三个『视角』。算做是这一整年的总结吧。

温顾知新


关于认知升级


这一年来,走过无数家企业。

很多企业的问题就是视野不够。

团队各种头脑风暴,讨论,设计,研发出来的产品,还没上市就已经出局了。


我经常挂在嘴边两句话:

认知决定了你在多大的范围内把握机会,

格局决定了你在多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


今天这个时代,”降维打击”是一种随时可能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个人同样如此。

过去的几年,我一直在利用各种”降维”、”错维”来获取财富。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认知税”。


打开你的手机,

看看你都安装了哪些APP?

那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关于刻意练习


认知决定了你视野的高度。

但是无法帮助你行动。


看多少本书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

多少本都不行。

思考无法代替学习。

你得练习,

大量的练习,

大量的刻意练习。


在任何一个行业,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

就必须付出大量艰苦卓绝的努力。


找一张纸,

认真思考一下,

哪些能力是你毫不费力就可以完成的很好,

而别人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达成的?


所有要动用毅力去完成的事,

究其原因都是因为

你的 ”基础体能”不足


关于自我重构


SMART这个原则很好。

适合用在一些小计划中。

把年计划和迭代计划(可以以周或者月为单位)分开。

不要在年计划上使用SMART原则,

那应该是你的方向和目标。


敏捷宣言里面有一句,很好。

适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比计划更重要的是进化。

计划只是手段。

每天给自己一点『留白』的时间。


具体的行为、方法,

会随着你的认知升级而升级。


去年我曾经提到过『在行』,

可以用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但这个方法太具体了,

你不能说我今年的计划是在『在行』上约10个人。


如果中间发现更好的方法,

要毫不犹豫的切换。


计划、

实施、

度量、

反馈、

反思、

持续改进。



扩展阅读:

如何提高商业嗅觉,这里有3点供你参考

如何完成你『内在操作系统的升级&自我进化 』》


更进一步


认知升级、刻意练习、自我重构。

这是去年提到的三个方向。


今年我再加三个。

讲的是如何学以致用。


第一性原理


斯坦福的哲学课有一章是专门论述『上帝』存在的:



这个『上帝』就是第一性原理。


埃隆.马斯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解释了『第一性原理』的重要性:


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也去做。


“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去看别人怎么做。

别人报的都是什么专业?

人家孩子都报了哪些补习班?

我们很多同学都考研了?

以前的很多同事都转产品了?我是不是也应该试试?


回到问题的本源。

你的目标是什么?

有哪些手段?

还有更好的方法么?


我从来不去考什么”证书”,

它们仅仅是手段,

我总是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方法。


学以致用,回到商业的第一性原理。

就两条:

用户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


什么叫用户价值主张?

就是你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什么叫盈利模式?

就是你能挣多少钱。


就这两条,

别的都是中间过程。


扩展阅读:

1个原理2个工具,4步教你完成低成本用户运营

6种最常用的互联网盈利模式

用户为什么对你的产品没兴趣?


进化论思维


今年有个词很流行,叫『新物种』。

我还专门写了篇文章( 《人类的崛起》 )。


一个物种能否留存下来,取决于它对环境的适应。


商业世界里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物种”,都跟“约束条件”的消失和新资源的突然出现有密切的关系。在今天,数字科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使得从前各个产业所受到的那些明显的约束条件一夜之间消失,这就导致了商业物种的爆发。


为什么会出现网红?


直播这东西十年前就有了。

只是那个时候的直播是基于PC互联网的。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使用PC互联网。


十年后,手机成为了人类身体的一部分。

人们获取内容的成本,制作、分发内容的成本,物流的成本,支付终端的成本,已经不再成为外在的约束条件时,新物种爆发了。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使用电脑,

但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使用手机。


于是,

『网红』出现了,

随之而来的是『在线学习』。


人也好,公司也好。

千万不要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想法。

生命一直在进化。

学习也是。



前两天,在北京语言大学和『小画家』吴建辉聊BT币。 短短三个月时间,他已经可以使用4种语言和国外友人聊天了。

我问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说很简单,不要去背什么词汇,学什么语法。

就是关注最常用的一些生活场景,

比如你是谁?从哪儿来?有什么可以帮你?多少钱…

覆盖这些最常用的生活场景就可以了。


尝试用30天去学习一门外语,而不是300天 』。


把300天的学习计划划分成10个30天,

确保每30天都可以将所学拿出去应用,

然后在这个应用的基础上不断进化。



扩展阅读: 新物种!在线学习的昨天今天明天。



剃刀法则


2016年11月8日,特朗普击败希拉里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


同一天,印度总理莫迪忽然发表讲话:为了打击贪污和洗黑钱,即日起原先使用的500与1000卢比纸币作废,同时推出面额为500和2000的新卢比,旧纸币可在一定时期内兑换或存到银行。


打了贪官一个措手不及。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但卓有成效的反腐方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