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博物馆像 MoMA 一样,能将纪念品商店打造成一个兼具设计与艺术的品牌。
最近,MoMA 设计商店发布了
最新春季目录
,里面出现了不少光怪陆离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尽管目录上的作品都来自现代设计师,但设计师们利用阴影、悬浮、视错觉、独特角度的方式都会让你想起 Salvador Dali、Rene Magritte 等超现实主义大家的作品。
超现实主义兴起于一战后的 1920-1930 年代,受创的欧洲国家一方面努力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这种因逃离现实而诞生的艺术风格。
打造这本目录的买手和编辑们从去年秋季开始就在打造这本春季目录,
他们希望借这股现实主义的回潮体现对当下环境的思考
:假新闻和罔顾真相的言论混战让有序的世界失衡,使它充满令人不安的变数。
MoMA 商店每年都会发布两次目录,并且试图用它观照当下。因此,能出现在目录中并被放在商店出售的作品,至少得在理念上有说服力。Fast Company 曾评价,MoMA 商店的产品可以当作 “设计业趋势的晴雨表”。
但要通过 MoMA 商店严格的准入原则远不止这点:
“得看它是否能代表博物馆藏品,是否有创造力,是否对日常生活产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使用材料是否新颖,是否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MoMA 的销售总监 Emmanuel Plat 说。
MoMA 的挑剔与强势来自于它是个颇具说服力的品牌。十一年前,它以快闪店的方式首次将 MUJI 介绍到美国市场,一炮而红。从此以后,MUJI 在美国设计爱好者中就占据了很重分量。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能进入 MoMA 商店,就已经意味着这位艺术家的产品到达了“创新、创造力与质量”的标准,最起码,它得有不俗的品味。
MoMA 商店出售的部分商品是博物馆馆藏的复制品,比如 Charles Eames 在 1956 年设计的休闲椅和矮脚凳复制品,标价 4000 多美元。
这也是很多博物馆内售卖的纪念品形式:复制品。但复制品当中不少复制得毫无诚意、只是给环保袋或其他周边印上馆藏作品的纹样/图案,除了作为到此一游的凭证以外,很难逃离束之高阁的命运。
但 MoMA 远远超越了一般博物馆商店对于“纪念品”的定义:除了复制品,每年, MoMA 商店的买手们都会奔向全球的各大设计展览,为两年更新一次的 MoMA 清单搜罗新产品。
这些产品除了必须满足准入条件以外,还得与 MoMA 做出协定:只准在 MoMA 商店中独家发售。
这样一个堪称艺术设计行业高度的品牌最初只是曼哈顿第 53 街上一个博物馆内的销售柜台。1939 年发展到现在,它在全球拥有 6 家独立门店(其中 5 家门店在美国,另外一家位于东京表参道上,针对日本韩国市场)。这些店铺的陈列设计大多极具艺术感,并且总会时时唤起设计/艺术爱好者的购买欲望。
在 MoMA 商店的产品标签中,除了价格,往往会附上对产品的简短描述和介绍,比如设计师的姓名和创作年份等。商品助理总监 Chay Costello 认为,这样能让消费者拥有如同在博物馆一般的感觉。
这个全球最成功的博物馆商店之一,每年都会吸引
250 万人光顾
——几乎赶上进 MoMA 参观展览的 300 万人了。对 MoMA 来说,来自设计商店的零售收入占据了它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和卖门票以及会员费差不多。
但它长盛不衰的秘密并非只有高标准的好产品,而是敏锐的嗅觉与开放的心态。
2013 年,来往于全球博览会的 MoMA 买手们不断听说来自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的项目。同年纽约设计节,MoMA 商店就将当年的焦点放在了众筹上,第二年便开始与 Kickstarter 正式合作。
尽管有人质疑这样一间挑剔的设计商店,现在要卖些依靠众筹而诞生的物品,会拉低了它的水准。但这种方式却代表了一种可能性。Plat 认为,Kickstarter 上的很多项目,可能预示着未来设计的一些方向,让产品和科技高度结合。
另外,Kickstarter 显然是个扩大买手触角的渠道,能让他们对新锐的设计工作室做出及时反应。
“假如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项目,它可能前所未有,甚至新奇到我们未曾听说,筹集的资金看起来也很稳当的话,我们就会联系那位设计师。”Plat 说。
事实证明,\u2028\u2028MoMA 设计商店与 Kickstarter 的结合是件正确的事儿,
它还成了Kickstarter 上最火的众筹冠军。
至今,MoMA 已经在 Kickstarter 上卖了超过 4.8 万组产品,营收超过 500 万美元。从科技产品到家居装饰品,不少产品都成了如 Eames 休闲椅或 Noguchi Akari 台灯那样的经典畅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