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习强国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你的提示词根本只是在浪费算力,如何让deep ... ·  2 天前  
架构师之路  ·  你的提示词根本只是在浪费算力,让deepse ... ·  3 天前  
架构师之路  ·  90%的用户不知道!触发DeepSeek深度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学习强国

立冬就入冬了吗?你入冬我就入冬了吗?一文帮你搞清楚

学习强国  · 公众号  ·  · 2024-11-07 14:2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立冬和入冬的区别,以及我国各地入冬时间的差异和注意事项。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入冬。入冬的划分有节气法和气温法两种方法。我国各地入冬时间因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及每年具体的天气状况而异。立冬之后,应注意保暖、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调节作息、预防疾病和关注心理健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立冬与入冬的区别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入冬。入冬的划分有节气法和气温法两种方法。

关键观点2: 我国各地入冬时间的差异

我国各地入冬时间因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及每年具体的天气状况而异。有些地区较早入冬,有些地区较晚入冬。

关键观点3: 立冬后的注意事项

立冬之后,应注意保暖、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调节作息、预防疾病和关注心理健康。包括增添衣物、关注天气预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充足水分、增强锻炼、调整作息时间等。


正文

今天是立冬节气,是不是这一天来了,我们就进入冬季了呢?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立冬并不意味着就是入冬了。

01什么是立冬?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之后,气候开始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阴雨寒冻过渡。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少,但由于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初冬时期通常不会很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冬意味着万物开始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农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开始准备冬眠。

02什么是入冬?

关于入冬的划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两种。节气法界定的入冬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的起始。气温法界定的入冬以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侧重于实际的气温变化,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冬季的寒冷特征。这种气温法更加科学,在气象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立冬并不代表入冬。

03你入冬我就入冬?我国各地入冬时间各不相同

我国各地入冬时间因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及每年具体的天气状况而异,有些地区较早入冬,有些地区较晚入冬,还有些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

比如,东北大部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温下降较快,因此平均入冬时间通常较早。特别是在一些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如大兴安岭等地,可能在秋季末就已经入冬。

再如,新疆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燥,因而入冬较早。北疆地区在11月上旬入冬,南疆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入冬;而西藏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入冬亦较早。不过,这些地区的平均入冬时间也往往受到每年天气状况的影响。

立冬日全国最低气温预报(图片来源: 中央气象台)

立冬日全国最高气温预报(图片来源: 中央气象台)

立冬日全国降水量预报,灰色区域为降雪地区(图片来源: 中央气象台)

又如,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南,气温下降较慢,因此平均入冬时间较晚。这些地区的平均入冬时间往往在小雪节气之后,甚至更晚。特别是在一些低纬度地区,如海南岛等地,可能全年无冬。

有些时候,还要根据具体的天气情况来定,比如一次寒潮来袭,当地出现大范围的降雪降温天气,入冬的时间会因为此次天气过程而提前。

(图片来源: 中国天气网)

04立冬之后,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不同的节令,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立冬之后,我们需要注意保暖、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调节作息、预防疾病以及关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要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出门前可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气温的高低适当增减衣物,特别注意手部、头部、脚部的保暖。

◎白天穿较厚一点的袜子和鞋子以抵御寒风。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例如菠菜、芹菜、南瓜、苹果、梨等。

◎坚果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可以增加身体的热量和能量,并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例如核桃、杏仁、花生等。

◎冬季人体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瘦肉、鱼类、禽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人体极易缺水,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热水不仅可以保证机体需要,还有助于调节体温、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排出有毒物质和预防感冒。

◎换季之时要注意增强锻炼,适当的户外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跳绳等,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但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体育项目,量力而行,并注意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降低受伤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